返回

卷之七 虎豹變

首頁
    生是無賴賭賊,出乖露醜,還想我認你做女婿麼?我女兒被你氣死了,你還有何顔再來見我?”宿習立在門外,不敢回言。

    又聽得丈人吩咐家僮道:“他若不去,可捉将進來,鎖在死人腳上。

    ”宿習聽了這話,隻得轉身奔回曲家。

    看官聽說:原來璧娘雖然抱病,卻不曾死。

    還虧冉化之朝夕調理,又委曲勸慰道:“女婿受辱,正足懲戒将來,使他悔過,是禍焉知非福。

    ”又把自己密托曲谕卿周旋的話說與知道,璧娘因此心境稍寬,病體已漸平複。

    化之卻教谕卿假傳死信,哄宿習到門,辱罵一場,這都是化之激勵女婿的計策。

    正是: 欲揮蕩子淚,最苦阿翁心。

     故把惡言罵,隻緣恩義深。

     且說宿習奔回曲家,見了谕卿,哭訴其事。

     谕卿歎道:“夫婦大倫,乃至生無相見,死無相哭,可謂傷心極矣。

    令嶽不肯認兄為婿,是料兄為終身無用之物,兄須争口氣,切莫應了令嶽所料。

    ”宿習涕泣拜謝。

     忽一日,谕卿對宿習道:“今晚本官審一件好看的人命公事,兄可同去一看。

    ”說罷,便教宿習換了青衣,一同走入總捕衙門,向堂下側進入叢裡立着。

    隻見階前跪着原、被、證三人,王二府先叫幹證趙三問道:“李甲妻子屈氏為什缢死的?”趙三道:“為兒子李大哄了她頭上寶簪一雙,往張乙家去賭輸了,因此氣忿缢死。

    ”王二府道:“如今李大何在?”趙三道:“懼罪在逃,不知去向。

    ”王二府便喚被告張乙上來,喝道:“你如何哄誘李大在家賭錢,緻令屈氏身死?”張乙道:“李大自到小人家裡來,不是小人去喚他來的。

    這寶簪也是他自把來輸與小人,不是小人到他家去哄的。

    今李甲自己逼死了妻子,卻又藏過了兒子,推在小人身上。

    ”王二府罵道:“奴才!我曉得你是開賭的光棍,不知誤了人家多少子弟,哄了人家多少财物。

     現今弄得李甲妻死子離,一家破敗,你還口硬麼?”說罷,擲下六根簽,打了三十闆。

    又喚原告李甲問道:“你平日怎不教訓兒子,卻縱放他在外賭錢?”李甲道:“小人為禁他賭錢,也曾打罵過幾次。

    争奈張乙暗地哄他,因此瞞着小人,輸去寶簪,以緻小人妻子缢死。

    ”王二府道:“我曉得你妻子平日一定姑息,你怪她護短,一定與她尋鬧,以緻她抱恨投缳。

    你不想自己做了父親,不能禁約兒子,如何但去責備婦人,又隻仇怨他人,也該打你幾闆。

    ”李甲叩頭求免,方才饒了。

    王二府道:“李大不從父訓,又陷母于死,幾與殺逆無異,比張乙還該問重重地一個罪名,着廣捕嚴行緝拿解究。

    張乙收監,候拿到李大再審。

    屈氏屍棺發壇。

    李甲、趙三俱釋放甯家。

    ”判斷已畢,擊鼓退堂。

    曲谕卿挽着宿習走出衙門,仍回家中,對宿習道:“你令嶽還算忠厚,尊嫂被兄氣死了,若告到官司,也是一場人命。

    ”宿習默默無言,深自悔恨,尋思”丈人怪我,是情理所必然,不該怨他。

    ”正是: 莫嫌今日人相棄,隻恨當初我自差。

     過了幾日,宿習因悶坐無聊,同着曲家從人到總捕廳前,看他投領文冊。

    隻見廳前有新解到一班強盜,在那裡等候官府坐堂審問。

    内中有三個人卻甚斯文模樣,曲家從人便指着問道:“你這三個人不像做強盜的,如何也做強盜?”一人答道:“我原是好人家子弟,隻因賭極了,無可奈何入了盜夥,今日懊悔不及。

    ”一人道:“我并不是強盜,是被強盜扳害的。

    他怪我賴了賭帳,曾與我厮打一場,因此今日拖陷我。

    ”一人道:“我一發冤枉,我隻在賭場中赢了一個香爐,誰知卻是強盜贓物,今竟把我算做窩贓。

    ”曲家從人笑道:“好賭的叫做賭賊,你們好賭,也便算得是強盜了。

    ”宿習聽罷,面紅耳熱,走回曲家,思量《哀角文》中“賭與盜鄰”一句,真是确語,方知這幾張紙牌是籍沒家私的火票,逼勒性命的催批,卻恨當時被他誤了,今日悔之晚矣。

    自此時常夜半起來,以頭撞壁而哭。

     谕卿見他像個悔悟發憤的,乃對他說道:“兄在我家傭書度日,不是長策,今考期将近,可要去赴童生試否?”宿習道:“恨我向來隻将四十葉印闆、 八篇頭舉業做個功課,實實不曾讀得書。

    今急切裡一時讀不下,如何是好?”谕卿道:“除卻讀書之外,若衙門勾當,我斷不勸你做。

    我亦不得已做了衙門裡人,終日兢兢業業,畏刑懼罪。

    算來不如出外為商,做些本份生意,方為安穩。

    ”宿習道:“為商須得銀子做本錢,前日輸去便容易,今日要他卻難了。

    ”谕卿道:“我有個敝友闵仁宇是常州人,他慣走湖廣的,如今正在這裡收買布匹,即日将搭伴起身到湖廣去。

    兄若附他的船同行最便,但極少也得三五十金做本錢方好。

    ”宿習道:“這銀子卻哪裡來?”谕卿道:何不于親友處拉一銀會 ?”宿習道:“親友都知不肖有賭錢的病,哪個肯見托?”谕卿道:“今知兄回心學好,或肯相助也未可知。

    兄未嘗去求他,如何先料他不肯,還去拉一拉看。

    ”宿習依言,寫下一紙會單,連連出去走了幾日,及至回來,唯有垂首歎氣。

     谕卿問道:“有些就緒麼?”宿習道:“不要說起。

    連日去會幾個親友,也有推托不在家,不肯接見的;也有勉強接見,語言冷淡,禮貌疏略,令人開口不得的;也有假意殷勤,說到拉會借銀,不是愁窮,定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