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靈官

首頁
    出觀外。

    此二寫狐之醜。

    狐在無法隐瞞身份的情況下,向道士坦白交待自己之所以在祭天時非逃不可的原因.是因為這天百神出動,清除穢物。

    用狐狸的不打自招的話使其暴露原形,此三寫狐之醜。

     其次用自叙法追寫狐之奇臭。

    當道士問狐為何一年多不回觀時,狐說自己有次人意,藏在剛溝内,不料被清除穢物的靈官發現了。

    靈官氣憤地要鞭打它.它吓得沒命地逃.一直逃到黃河邊,靈官仍緊追不舍。

    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它隻好躲在糞坑裡,靈官怕臭才轉身走了。

    于是它便一身奇臭。

    rF河洗濯百I--I才除掉了身上的惡臭。

    用狐自我描述被靈官清除的經過,來寫狐逃難時的狼狽相.寫狐奇臭不可聞。

    這簡直是一幅維妙維肖的自我諷刺漫畫。

     總之.此篇故事主要用狐的語言來寫的醜和臭,生動地描繪出了狐這個穢物形象。

     小說最後借狐勸道士避禍.哀悼明王朝的滅亡,謾罵農民起義,這是應加以批判的封建毒素。

    

注釋

  [1]朝天觀:指北京朝天宮。

    明宣宗朱瞻基,仿效朱元璋在南京所建朝天宮的樣式,于宣德八年(1432)在皇城西北建成朝天宮,作為郊祀前百官習儀之所。

    宮内有三清、通明、普濟等十一殿,以奉三清、上帝及諸神,又于東西建具服殿,備臨幸。

    熹宗天啟六年(1626)遭火災焚毀。

    見《帝京景物略》卷四。

     [2]吐納術口吐濁氣,鼻吸清氣,古人叫&ldquo吐故納新&rdquo。

    語出《莊子·刻意》。

    本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養生方法,近似于深呼吸。

    魏晉以來,道教徒神秘化為修煉的法術,認為吐出&ldquo死氣&rdquo,吸納&ldquo生氣&rdquo,可得長生。

     [3]玄友:道友。

    《老子》:&ldquo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rdquo道家宗奉其學說。

    後世道教徒之間,彼此亦以玄友相稱。

     [4]郊祭:舊時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種典禮。

    始于周代,又稱郊社或郊祀。

    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稱&ldquo郊&rdquo,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稱&ldquo社&rdquo。

    明初定合祀天地于大祀殿。

    嘉靖九年後分祀:冬至祀天圜丘,夏至祀地方丘。

    祀天前之六日及七日,百宮于朝天宮習儀。

    見《明史·禮志》一。

     [5]莫逆:意思是心意相投,無所違逆。

    《莊子·大宗師》&ldquo三人相視而笑,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rdquo本指對道的理解相同。

    後世稱志趣相投、友情深厚的朋友為莫逆之交。

     [6]行遁:走避。

     [7]卷(quán拳)甕:小甕。

    陰溝開口、入口處常以去底之小甕為之。

     [8]靈官:即王靈官。

    相傳名善,來徽宗時人。

    生前學道,死後由玉皇太帝封為&ldquo先天主将&rdquo,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道教奉祀為護法神。

    道觀所塑王靈官像,赤面,三目,被甲執鞭,是鎮守山門之神。

    糞除:掃除穢物。

     [9]兼以緻囑:此從二十四卷抄本,底本囑作祝。

     [10]甲申之變,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義軍攻占北京,明亡,史稱甲申之變。

    清兵入京也在同年,此當兼指。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