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徐姓,泛海為賈,忽被大風吹去。
開眼至一處,深山蒼莽。
冀有居人,遂纜船而登,負糗臘焉。
方入,見兩崖皆洞口,密如蜂房,内隐有人聲。
至洞外伫足一窺,中有夜叉二,牙森列戟,目閃雙燈,爪劈生鹿而食。
驚散魂魄,急欲奔下,則夜叉已顧見之,辍食執入。
二物相語,如鳥獸鳴,争裂徐衣,似欲啖噉。
徐大懼,取橐中糗糒,并牛脯進之。
分啖甚美。
複翻徐橐,徐搖手以示其無,夜叉怒,又執之。
徐哀之曰:&ldquo釋我。
我舟中有釜甑可烹饪。
&rdquo夜叉不解其語,仍怒。
徐再與手語,夜叉似微解。
從至舟,取具入洞,束薪燃火,煮其殘鹿,熟而獻之。
二物啖之喜。
夜以巨石杜門,似恐徐遁,徐曲體遙卧,深懼不免。
天明二物出,又杜之。
少頃攜一鹿來付徐,徐剝革,于深洞處取流水,汲煮數釜。
俄有數夜叉至,群集吞啖訖,共指釜,似嫌其小。
過三四日,一夜叉負一大釜來,似人所常用者。
于是群夜叉各緻狼糜。
既熟,呼徐同啖。
居數日,夜叉漸與徐熟,出亦不施禁锢,聚處如家人。
徐漸能察聲知意,辄效其音,為夜叉語。
夜叉益悅,攜一雌來妻徐。
徐初畏懼莫敢伸,雌自開其股就徐,徐乃與交,雌大歡悅。
每留肉餌徐,若琴瑟之好。
一日諸夜叉早起,項下各挂明珠一串,更番出門,若伺貴客狀。
命徐多煮肉,徐以問雌,雌雲:&ldquo此天壽節。
&rdquo雌出謂衆夜叉曰:&ldquo徐郎無骨突子。
&rdquo衆各摘其五,并付雌。
雌又自解十枚,共得五十之數,以野苎為繩,穿挂徐項。
徐視之,一珠可直百十金。
俄頃俱出。
徐煮肉畢,雌來邀去,雲:&ldquo接天王。
&rdquo至一大洞廣闊數畝,中有石滑平如幾,四圈俱有石坐,上一坐蒙一豹革,餘皆以鹿。
夜叉二三十輩,列坐滿中,少頃。
大風揚塵,張皇都出。
見一巨物來,亦類夜叉狀,竟奔入洞,踞坐鹗顧。
群随入,東西列立,悉仰其首,以雙臂作十字交。
大夜叉按頭點視。
問:&ldquo卧眉山衆盡于此乎?&rdquo群哄應之。
顧徐曰:&ldquo此何來?&rdquo雌以&ldquo婿&rdquo對,衆又贊其烹調。
即有二三夜叉,奔取熟肉陳幾上,大夜叉掬啖盡飽,極贊嘉美,且責常供。
又顧徐雲:&ldquo骨突子何短?&rdquo衆曰:&ldquo初來未備。
&rdquo物于項上摘取珠串,脫十枚付之,俱大如指頂,圓如彈丸,雌急接代徐穿挂,徐亦交臂作夜叉語謝之。
物乃去,蹑風而行,其疾如飛。
衆始享其餘食而散。
居四年餘,雌忽産,一胎而生二雄一雌,皆人形不類其母。
衆夜叉皆喜其子,辄共拊弄。
一日皆出攫食,惟徐獨坐,忽别洞來一雌欲與徐私,徐不肯。
夜叉怒,撲徐踣地上。
徐妻自外至,暴怒相搏,龁斷其耳。
少頃其雄亦歸,解釋令去。
自此雌每守徐,動息不相離。
又三年,子女俱能行步,徐辄教以人言,漸能語,啁啾之中有人氣焉,雖童也,而奔山如履坦途,與徐依依有父子意。
一日雌與一子一女出,半日不歸,而北風大作。
徐恻然念故鄉,攜子至海岸,見故舟猶存,謀與同歸。
子欲告母,徐止之。
父子登舟,一晝夜達交。
至家妻已醮。
出珠二枚,售金盈兆,家頗豐。
子取名彪,十四五歲,能舉百鈞,粗莽好鬥。
交帥見而奇之,以為千總。
值邊亂,所向有功,十八為副将。
時一商泛海,亦遭風,飄至卧眉,方登岸,見一少年,視之而驚。
知為中國人,便問居裡,商以告。
少年曳入幽谷一小石洞,洞外皆叢棘,且囑勿出。
去移時,挾鹿肉來啖商。
自言:&ldquo父亦交人。
&rdquo商問之,而知為徐,商在客中嘗識之。
因曰:&ldquo我故人也。
今其子為副将。
&rdquo少年不解何名。
商曰:&ldquo此中國之官名。
&rdquo又問:&ldquo何以為官?&rdquo曰:&ldquo出則輿馬,入則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諾,見者側目視,側足立,此名為官。
&rdquo少年甚歆動。
商曰:&ldquo既尊君在交,何久淹此?&rdquo少年以情告。
商勸南旋,曰:&ldquo餘亦常作是念。
但母非中國人,言貌殊異,且同類覺之必見殘害,用是輾轉。
&rdquo乃出曰:&ldquo待北風起,我來送汝行。
煩于父兄處,寄一耗問。
&rdquo商伏洞中幾半年。
時自棘中外窺,見山中辄有夜叉往還,大懼,不敢少動。
一日北風策策,少年忽至,引與急竄。
囑曰:&ldquo所言勿忘卻。
&rdquo商應之。
又以肉置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