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rdquo妪笑曰:&ldquo小女子志不可奪,真吾甥婦也!&rdquo乃拔女頭上金花一朵,付生收之。
命歸家檢曆,以良辰為定。
乃使青衣送女去。
聽遠雞已唱,遣人持驢送生出。
數步外,欻一回顧,則村舍已失,但見松楸濃黑,蓬顆蔽冢而已。
定想移時,乃悟其處為薛尚書墓。
薛乃生故祖母弟,故相呼以甥。
心知遇鬼,然亦不知十四娘何人。
咨嗟而歸,漫檢曆以待之,而心恐鬼約難恃。
再往蘭若,則殿宇荒涼,問之居人,則寺中往往見狐狸雲。
陰念:若得麗人,狐亦自佳。
至日除舍掃途,更仆眺望,夜半猶寂,生已無望。
頃之門外嘩然,屣出窺,則繡幰已駐于庭,雙鬟扶女坐青廬中。
妝奁亦無長物,惟兩長鬣奴扛一撲滿,大如甕,息肩置堂隅。
生喜得佳麗偶,并不疑其異類。
問女曰:&ldquo一死鬼,卿家何帖服之甚?&rdquo女曰:&ldquo薛尚書,今作五都巡環使,數百裡鬼狐皆備扈從,故歸墓時常少。
&rdquo生不忘蹇修,翼日往祭其墓。
歸見二青衣,持貝錦為賀,竟委幾上而去。
生以告女,女曰:&ldquo此郡君物也。
&rdquo
邑有楚銀台之公子,少與生共筆硯,頗相狎。
聞生得狐婦,饋遺為餪,即登堂稱觞。
越數日,又折簡來招飲。
女聞,謂生曰:&ldquo曩公子來,我穴壁窺之,其人猿睛鷹準,不可與久居也。
宜勿往。
&rdquo生諾之。
翼日公子造門,問負約之罪,且獻新什。
生評涉嘲笑,公子大慚,不歡而散。
生歸笑述于房,女慘然曰:&ldquo公子豺狼,不可狎也!子不聽吾言,将及于難!&rdquo生笑謝之。
後與公子辄相谀噱,前隙漸釋。
會提學試,公子第一,生第二。
公子沾沾自喜,走伻來邀生飲,生辭頻招乃往。
至則知為公子初度,客從滿堂,列筵甚盛。
公子出試卷示生,親友疊肩歎賞。
酒數行,樂奏于堂,鼓吹伧佇,賓主甚樂。
公子忽謂生曰:&ldquo諺雲:&lsquo場中莫論文。
&rsquo此言今知其謬。
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處數語略高一籌耳。
&rdquo公子言已,一座盡贊。
生醉不能忍,大笑曰:&ldquo君到于今,尚以為文章至是耶!&rdquo生言已,一座失色。
公子慚忿氣結。
客漸去,生亦遁。
醒而悔之,因以告女。
女不樂曰:&ldquo君誠鄉曲之儇子也!輕薄之态,施之君子,則喪吾德施之小人,則殺吾身。
君禍不遠矣!我不忍見君流落,請從此辭。
&rdquo生懼而涕,且告之悔。
女曰:&ldquo如欲我留,與君約:從今閉戶絕交遊,勿浪飲。
&rdquo生謹受教。
十四娘為人勤儉灑脫,日以纴織為事。
時自歸甯,未嘗逾夜。
又時出金帛作生計,日有赢餘,辄投撲滿。
日杜門戶,有造訪者辄囑蒼頭謝去。
一日,楚公子馳函來,女焚爇不以聞。
翼日,出吊于城,遇公子于喪者之家,捉臂苦約,生辭以故。
公子使圉人挽辔,擁捽以行。
至家,立命洗腆。
繼辭夙退。
公子要遮無已,出家姬彈筝為樂。
生素不羁,向閉置庭中,頗覺悶損,忽逢劇飲,興頓豪,無複萦念。
因而醉酣,頹卧席間。
公子妻阮氏,最悍妒,婢妾不敢施脂澤。
日前,婢入齋中,為阮掩執,以杖擊首,腦裂立斃。
公子以生嘲慢故,銜生,日思所報,遂謀醉以酒而誣之。
乘生醉寐,扛屍床間,合扉徑去。
生五更酲解,始覺身卧幾上,起尋枕榻,則有物膩然,绁絆步履。
摸之,人也。
意主人遣僮伴睡。
又蹴之不動,舉之而僵,大駭,出門怪呼。
厮役盡起,爇之,見屍,執生怒鬧。
公子出驗之,誣生逼奸殺婢,執送廣平。
隔日,十四娘始知,潸泣曰:&ldquo早知今日矣!&rdquo因按日以金錢遺生。
生見府尹,無理可伸,朝夕搒掠,皮肉盡脫。
女自詣問,生見之,悲氣塞心,不能言說。
女知陷阱已深,勸令誣服,以免刑憲。
生泣聽命。
女還往之間,人咫尺不相窺。
歸家咨惋,遽遣婢子去。
獨居數日,又托媒媪購良家女,名祿兒,年及笄,容華頗麗,與同寝食,撫愛異于群小。
生認誤殺拟絞。
蒼頭得信歸,恸述不成聲。
女聞,坦然若不介意。
既而秋決有日,女始皇皇躁動,晝去夕來,無停履。
每于寂所,于邑悲哀,至損眠食。
一日,日晡,狐婢忽來。
女頓起,相引屏語。
出則笑色滿容,料理門戶如平時。
翼日,蒼頭至獄,生寄語娘子一往永訣。
蒼頭複命,女漫應之,亦不怆恻,殊落落置之家人竊議其忍。
忽道路沸傳:楚銀台革職,平陽觀察奉特旨治馮生案。
蒼頭聞之,喜告主母。
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視,則生已出獄,相見悲喜。
俄捕公子至,一鞫,盡得其情。
生立釋甯家。
歸見女,泫然流涕,女亦相對怆楚,悲已而喜,然終不知何以得達上聽。
女笑指婢曰:&ldquo此君之功臣也。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