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蹇償債

首頁
李公著明,慷慨好施。鄉人王卓,傭居公家。其人少遊惰,不能操農務,家屢貧。然小有技能,常為役務,每赍之厚。時無晨炊,向公哀乞,公辄給以升鬥。一日告公曰:&ldquo小人日受厚恤,三四口幸不餓殍,然何可以久?乞主人貸我綠豆一石作資本。&rdquo公忻然授之。卓負去,年餘,一無所償,及問之,豆資已蕩然矣。公憐其貧,亦置不索。

    公讀書蕭寺。後三年餘,忽夢卓來曰:&ldquo小人負主人豆直,今來投償。&rdquo公慰之曰:&ldquo若索爾償,則平日所負欠者,何可算數?&rdquo卓愀然曰:&ldquo固然。凡人少有所為而受人千金,可不報也。若無端受人資助,升鬥且不容昧,況其多哉!&rdquo言已竟去。公愈疑。既而家人白公曰:&ldquo夜牝驢産一駒,且修偉。&rdquo公忽悟曰:&ldquo得毋駒乃王卓耶?&rdquo越數日歸,見駒,戲呼王卓,駒奔赴,若有知識。自此遂以為名。公乘赴青州,衡府内監見而悅之,願以重價購之,議直未定。适公以家務,急不可待,遂歸。又逾歲,駒與雄馬同枥,龁折胫骨,不可療。有牛醫至公家,見之,謂公曰:&ldquo乞以駒付小人,朝夕療養,需以歲月。萬一得痊,得直與公剖分之。&rdquo公如所請。後數月,牛醫售驢得錢千八百,以半獻公。公受錢頓悟,其數适符豆價也。噫!昭昭之債,而冥冥之償,此足以勸矣。

    譯文  李著明先生,是個慷慨樂施的人。同鄉某人,當傭工住在李公家裡。這個人從小遊手好閑,不能幹農活,家裡很貧窮。不過他也有些小技能,常為李家做些雜務,每次都得到很豐厚的報酬。有時吃不上早飯,向李公哀求乞讨,李公就給他一升半鬥糧食。有一天,他對李公說:&ldquo小人天天得到您豐厚的救濟,一家三四口才不緻餓死。然而怎可長久這樣下去呢。請求主人借給我一石綠豆做經商的資本吧。&rdquo李公很高興,立即讓家裡人如數給了他。某人把綠豆背走,過了一年多,也沒償還。問起他,才知道綠豆錢早已花光了。李公可憐他的貧困,也就放置一旁不再索要了。

    後來李公到佛寺讀書。過了三年多時間,忽然夢見某人來,說:&ldquo小人欠您的綠豆錢,今天來償還。&rdquo李公安慰他說:&ldquo假若還要你償還的話,那麼平日所借欠的東西,怎麼算得清呢?&rdquo某人憂傷地說:&ldquo的确是這樣。不過若為人做了事,即使得到千金也可以不償還假如毫無緣故的受人資助,就是一升半鬥都不容許昧下,何況更多的呢!&rdquo說完,就走了。李公更加生疑。不久家人對李公說:&ldquo夜裡母驢生了一個驢駒,而且很高大。&rdquo李公忽然明白過來說:&ldquo難道這驢駒就是某人嗎?&rdquo過了幾天李公回家,見到驢駒,便戲呼某人的名字。驢駒聽到呼喚便跑過來,就像知道是在叫它。從此以後便把這驢駒叫做某人的名字。

    李公騎着驢駒去青州,衡王府的内監看見了很喜歡這驢駒,願出高價購買,但價錢還沒說定。正好李公遇到家中有急事不能等待,就回來了。又過了一年,驢駒和一匹雄馬同槽吃食時,被馬咬折了胫骨,不能治療。有個牛醫來到李公家裡,看見了,對李公說:&ldquo請您把驢駒交給我,每天精心治療養護,需要用些日子。萬一能把它治好,賣得的錢和您平分。&rdquo李公同意按他的請求辦。過了幾個月,牛醫賣驢駒得了一千八百錢,拿出一半給了李公。李公接受了這些錢,頓時醒悟,原來錢數恰好符合某人所借的綠豆價錢。噫!陽世欠下的債,而經陰司轉生來償還,這事足以勸人為善的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