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鴉頭

首頁
    諸生王文,東昌人,少誠笃。

    薄遊于楚,過六河,休于旅舍,乃步門外。

    遇裡戚趙東樓,大賈也,常數年不歸。

    見王,相執甚歡,便邀臨存。

    至其所,有美人坐室中,愕怪卻步。

    趙曳之,又隔窗呼妮子去。

    王乃入。

    趙具酒馔,話溫涼。

    王問:&ldquo此何處所?&rdquo答雲:&ldquo此是小勾欄。

    餘因久客,暫假床寝。

    &rdquo話間,妮子頻來出入,王局促不安,離席告别,趙強捉令坐。

     俄見一少女經門外過,望見王,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容娴婉,實神仙也。

    王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便問:&ldquo麗者何人?&rdquo趙曰:&ldquo此媪次女,小字鴉頭,年十四矣。

    纏頭者屢以重金啖媪,女執不願,緻母鞭楚,女以齒稚哀免。

    今尚待聘耳。

    &rdquo王聞言,俯首默然癡坐,酬應悉乖。

    趙戲之曰:&ldquo君倘垂意,當作冰斧。

    &rdquo王怃然曰:&ldquo此念所不敢存。

    &rdquo然日向夕絕不言去。

    趙又戲請之,王曰:&ldquo雅意極所感佩,囊澀奈何!&rdquo趙知女性激烈,必當不允,故許以十金為助。

    王拜謝趨出,罄資而至,得五數,強趙緻媪,媪果少之。

    鴉頭言于母曰:&ldquo母日責我不作錢樹子,今請得如母所願。

    我初學作人,報母有日,勿以區區放卻财神去。

    &rdquo媪以女性拗執,但得允從,即甚歡喜。

    遂諾之,使婢邀王郎。

    趙難中悔,加金付媪。

     王與女歡愛甚至。

    既,謂王曰:&ldquo妾煙花下流,不堪匹敵,既蒙缱绻,義即至重。

    君傾囊博此一宵歡,明日如何?&rdquo王泫然悲哽。

    女曰:&ldquo勿悲。

    妾委風塵,實非所願。

    顧未有敦笃如君可托者。

    請以宵遁。

    &rdquo王喜遽起,女亦起。

    聽谯鼓已三下矣。

    女急易男裝,草草偕出,叩主人扉。

    王故從雙衛,托以急務,命仆便發。

    女以符系仆股并驢耳上,縱辔極馳,目不容啟,耳後但聞風鳴,平明至漢口,稅屋而止。

    王驚其異,女曰:&ldquo言之,得無懼乎?妾非人,狐耳。

    母貪淫,日遭虐遇,心所積懑,今幸脫苦海。

    百裡外即非所知,可幸無恙。

    &rdquo王略無疑貳,從容曰:&ldquo室對芙蓉,家徒四壁,實難自慰,恐終見棄置。

    &rdquo女曰:&ldquo何必此慮。

    今市貨皆可居,三數口,淡薄亦可自給。

    可鬻驢子作資本。

    &rdquo王如言,即門前設小肆,王與仆人躬同操作,賣酒販漿其中。

    女作披肩,刺荷囊,日獲赢餘,顧贍甚優。

    積年餘,漸能蓄婢媪,王自是不着犢鼻,但課督而已。

     女一日悄然忽悲,曰:&ldquo今夜合有難作,奈何!&rdquo王問之,女曰:&ldquo母已知妾消息,必見淩逼。

    若遣姊來吾無憂,恐母自至耳。

    &rdquo夜已央,自慶曰:&ldquo不妨,阿姊來矣。

    &rdquo居無何,妮子排闼入,女笑逆之。

    妮子罵曰:&ldquo婢子不羞,随人逃匿!老母令我縛去。

    &rdquo即出索子絷女頸。

    女怒曰:&ldquo從一者得何罪?&rdquo妮子益忿,捽女斷衿。

    家中婢媪皆集,妮子懼,奔出。

    女曰:&ldquo姊歸,母必自至。

    大禍不遠,可速作計。

    &rdquo乃急辦裝,将更播遷。

    媪忽掩入,怒容可掬,曰:&ldquo我固知婢子無禮,須自來也!&rdquo女迎跪哀啼,媪不言,揪發提去。

    王徘徊怆恻,眠食都廢,急詣六河,冀得賄贖。

    至則門庭如故,人物已非,問之居人,俱不知其所徙。

    悼喪而返。

    于是俵散客旅,囊資東歸。

    後數年偶入燕都,過育嬰堂,見一兒,七八歲。

    仆人怪似其主,反複凝注之。

    王問:&ldquo看兒何說?&rdquo仆笑以對,王亦笑。

    細視兒,風度磊落。

    自念乏嗣,因其肖己,愛而贖之。

    诘其名,自稱王孜。

    王曰:&ldquo子棄之襁褓,何知姓氏?&rdquo曰:&ldquo本師嘗言,得我時,胸前有字,書山東王文之子。

    &rdquo王大駭曰:&ldquo我即王文,烏得有子?&rdquo念必同己姓名者,心竊喜,甚愛惜之。

    及歸,見者不問而知為王生子。

    孜漸長,孔武有力,喜田獵,不務生産,樂鬥好殺,王亦不能鉗制之。

    又自言能見鬼狐,悉不之信。

    會裡中有患狐者,請孜往觇之。

    至則指狐隐處,令數人随指處擊之,即聞狐鳴,毛血交落,自是遂安。

    由是人益異之。

     王一日遊市廛,忽遇趙東樓,巾袍不整,形色枯黯。

    驚問所來,趙慘然請間。

    王乃偕歸,命酒。

    趙曰:&ldquo媪得鴉頭,橫施楚掠。

    既北徙,又欲奪其志。

    女矢志不二,因囚置之。

    生一男棄之曲巷,聞在育嬰堂,想已長成,此君遺體也。

    &rdquo王出涕曰:&ldquo天幸孽兒已歸。

    &rdquo因述本末。

    問:&ldquo君何落拓至此?&rdquo歎曰:&ldquo今而知青樓之好,不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