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粵士人郭某,暮自友人歸,入山迷路,竄榛莽中。約更許,聞山頭笑語,急趨之,見十餘人藉地飲。望見郭,哄然曰:“坐中正欠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見諸客半儒巾,便請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賞,何求道路?”即飛一觥來。郭飲之,芳香射鼻,一引遂盡。又一人持壺傾注。郭故善飲,又複奔馳吻燥,一舉十觞。衆人大贊曰:“豪哉!真吾友也!”郭放達喜谑,能學禽語,無不酷肖。離坐起溲,竊作燕子鳴。衆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鵑,衆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紛議問,郭回首為鹦鹉鳴曰:“郭秀才醉矣,送他歸也!”衆驚聽,寂不複聞;少頃又作之。既而悟其為郭,始大笑。皆撮口從學,無一能者。一人曰:“或惜青娘子未至。”又一人曰:“中秋還集于此,郭先生不可不來。”郭敬諾。一人起曰:“客有絕技,我等亦獻踏肩之戲,若何?”于是嘩然并起。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飛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繼至者,攀肩踏臂如緣梯狀。十餘人頃刻都盡,望之可接霄漢。方驚顧間,挺然倒地,化為修道一線。郭駭立良久,遵道得歸。翼日腹大痛,溺綠色似銅青,着物能染,亦無潮氣,三日乃已。往驗故處,則肴骨狼藉,四圍叢莽,并無道路。至中秋郭欲赴約,朋友谏止之。設鬥膽再往一會青娘子,必更有異,惜乎其見之搖也!
譯文 廣東有個姓郭的秀才,傍晚從朋友那裡回來,走到山中迷了路,走進了一片亂樹叢裡。到了一更時,聽到附近的山頭上有人說話,他急忙朝那裡奔去。見十多個人,正圍坐在地上喝酒,瞧見郭秀才,一齊大聲說:“座中正好少一個客人,你來到,太好了,太好了!”郭秀才入了座,見在座的多半是讀書人,便請教回家的路。其中一個笑起來:“你這個人真酸氣,舍棄這大好的明月不觀賞,怎麼想着回家呢?”立刻遞給他一杯酒。郭秀才嘗了一點,香味撲鼻,一仰頭就喝了下去。接着又一個人拿壺給他倒酒。郭秀才本來就很喜歡喝酒,又加上奔跑得口渴,一連喝了十杯。大家拍手稱贊說:“有氣魄!真是我們的朋友!”郭秀才為人放達,愛開玩笑,能學各種鳥叫,無不學得維妙維肖。他離坐去旁邊小便時,偷偷地學燕子叫。大家懷疑地說:“半夜裡哪來的燕子?”又學杜鵑叫,大家越加感到驚疑。郭秀才回到坐處,隻笑不說話。正當大家在紛紛議論時,郭秀才回過頭去,學作鹦鹉說:“郭秀才喝醉了,快送他回去吧!”大家很驚訝,可側起耳朵再聽,四周隻是一片寂靜,再也沒聽到叫聲。過了一會兒,郭秀才又學鹦鹉叫。大家這才發現是郭秀才學的,一起大笑起來。大家都撮起嘴跟他學,沒有一個學得像。一個人說:“今晚可惜青娘子沒來。”又一個人說:“中秋佳節,我們還在這裡聚會,郭先生不能不來。”郭秀才恭敬地答應下來。這時,一個人站起來說:“郭先生有學鳥叫的絕技,我們來表演疊人遊戲,怎麼樣?”于是吵吵嚷嚷,一塊站起來,前邊的一個人挺身站立;立刻有一個人飛快地跳到他的肩上,也直立起來;一連上了四個人,高得不能再向上跳。繼續再上的人,抓着臂,踩着肩,像爬梯子一樣;十多個人,一會兒全爬上去了,看上去高入雲霄。郭秀才正驚愕時,他們就像一根直立的木柱,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變化成一條細長的小道。郭秀才驚駭地站了很久,順着小道竟回了家。
笫二天,郭秀才腹内痛得厲害;尿出的尿是綠色的,像銅青,碰到東西就能染上色,也沒有尿味,一連尿了三天才好了。郭秀才又去察看他們集會的地方,隻見滿地肉骨剩菜,杯盤狼藉,周圍一片叢棘茂草,并沒有道路。到了中秋節,郭秀才想去赴會,朋友們把他勸住了。假若大着膽子再去見一下青娘子,必定會有更多奇異的事。可惜啊,他當時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