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七·仙人島

首頁
    ,但嚅嗫不可辨。

    王誦至佳處,兼述文宗評語,有雲:“字字痛切。

    ”綠雲告父曰:“姊雲:‘宜删“切”字。

    ’”衆都不解。

    桓恐其語嫚,不敢研诘。

    王誦畢,又述總評,有雲:“羯鼓一撾,則萬花齊落。

    ”芳雲又掩口語妹,兩人皆笑不可仰。

    綠雲又告曰:“姊雲:‘羯鼓當是四撾。

    ’”衆又不解。

    綠雲啟口欲言。

    芳雲忍笑诃之曰:“婢子敢言,打煞矣!”衆大疑,互有猜論。

    綠雲不能忍,乃曰:“去‘切’字,言‘痛’則‘不通’。

    鼓四撾,其聲雲‘不通又不通’也。

    ”衆大笑。

    桓怒诃之,因而自起泛卮,謝過不遑。

     王初以才名自诩,目中實無千古,至此神氣沮喪,徒有汗淫。

    桓谀而慰之曰:“适有一言,請席中屬對焉:‘王子身邊,無有一點不似玉。

    ’”衆未措想,綠雲應聲曰:“黾翁頭上,再着半夕即成龜。

    ”芳雲失笑,呵手扭脅肉數四。

    綠雲解脫而走,回顧曰:“何預汝事!汝罵之頻頻不以為非,甯他人一句便不許耶?”桓咄之,始笑而去。

    鄰炎辭别。

     諸婢導夫妻入内寝,燈燭屏榻,陳設精備。

    又視洞房中,牙簽滿架,靡書不有。

    略緻問難,響應無窮。

    王至此,始覺望洋堪羞。

    女喚“明珰”,則采蓮者趨應,由是始識其名。

    屢受诮辱,自恐不見重于閨闼;幸芳雲語言雖虐,而房帏之内,猶相愛好。

    王安居無事,辄複吟哦。

    女曰:“妾有良言,不知肯嘉納否?”問:“何言?”曰:“從此不作詩,亦藏拙之一道也。

    ”王大慚,遂絕筆。

     久之,與明珰漸狎,告芳雲曰:“明珰與小生有拯命之德,願少假以辭色。

    ”芳雲乃即許之。

    每作房中之戲,招與共事,兩情益笃,時色授而手語之。

    芳雲微覺,責詞重疊,王惟喋喋,強自解免。

    一夕對酌,王以為寂,勸招明珰。

    芳雲不許,王曰:“卿無書不讀,何不記‘獨樂樂’數語?”芳雲曰:“我言君不通,今益驗矣。

    句讀尚不知耶?‘獨要,乃樂于人要;問樂,孰要乎?曰:不。

    ’”一笑而罷。

    适芳雲姊妹赴鄰女之約,王得間,急引明珰,綢缪備至。

    當晚,覺小腹微痛,痛已而前陰盡腫。

    大懼,以告芳雲。

    雲笑曰:“必明珰之恩報矣!”王不敢隐,實供之。

    芳雲曰:“自作之殃,實無可以方略。

    既非痛癢。

    聽之可矣。

    ”數日不疹,優悶寡歡。

    芳雲知其意,亦不問訊,但凝視之,秋水盈盈,朗若曙星。

    王曰:“卿所謂‘胸中正,則眸子鷁焉’。

    ”芳雲笑曰:“卿所謂‘胸中不正,則鷁子眸焉’。

    ”蓋“沒有”之“沒”,俗讀似“眸”,故以此戲之也。

    王失笑,哀求方劑。

    曰:“君不聽良言,前此未必不疑妾為妒意。

    不知此婢,原不可近。

    曩實相愛,而君若東風之吹馬耳,故唾棄不相憐。

    無已,為若治之。

    然醫師必審患處。

    ”乃探衣而咒曰:“‘黃鳥黃鳥,無止于楚!’”王不覺大笑,笑已而瘳。

     逾數月,王以親老子幼,每切懷憶,以意告女。

    女曰:“歸即不難,但會合無日耳。

    ”王涕下交頤,哀與同歸,女籌思再三,始許之,桓翁張筵祖餞。

    綠雲提籃入,曰:“姊姊遠别,莫可持贈。

    恐至海南,無以為家,夙夜代營宮室,勿嫌草創。

    ”芳雲拜而受之。

    近而審谛,則用細草制為樓閣,大如橼,小如橘,約二十餘座,每座梁棟榱題曆曆可數,其中供帳床榻類麻粒焉。

    王兒戲視之,而心竊歎其工。

    芳雲曰:“實于君言:我等皆是地仙。

    因有夙分,遂得陪從。

    本不欲踐紅塵,徒以君有老父,故不忍違。

    待父天年,須複還也。

    ”王敬諾。

    桓乃問:“陸耶?舟耶?”王以風濤險,願陸。

    出則車馬已候于門。

     謝别而邁,行蹤骛駛。

    俄至海岸,王心慮其無途。

    芳雲出素練一匹,望南抛去,化為長堤,其闊盈丈。

    瞬息馳過,堤亦漸收。

    至一處,潮水所經,四望遼邈。

    芳雲止勿行,下車取籃中草具,偕明珰數輩,布置如法,轉眼化為巨第。

    并入解裝,則與島中居無稍差殊,洞房内幾榻宛然。

    時已昏暮,因止宿焉。

     早旦,命王迎養。

    王命騎趨詣故裡,至則居宅已屬他姓。

    問之裡人,始知母及妻皆已物故,惟老父尚存。

    子善博,田産并盡,祖孫莫可栖止,暫僦居于西村。

    王初歸時,尚有功名之念,不恝于懷;及聞此況,沉痛大悲,自念富貴縱可攜取,與空花何異。

    驅馬至西村見父,衣服滓敝,衰老堪憐。

    相見,各器失聲;問不肖子,則出賭未歸。

    王乃載父而還。

    芳雲朝拜已畢,燂湯請浴,進以錦裳,寝以香舍。

    又遙緻故老與談宴,享奉過于世家。

    子一日尋至其處,王絕之不聽入,但予以廿金,使人傳語曰:“可持此買婦,以圖生業。

    再來,則鞭打立斃矣!”子泣而去。

    王自歸,不甚與人通禮;然故人偶至,必延接盤桓,撝抑過于平時。

    獨有黃子介,夙與同門學,亦名士之坎坷者,王留之甚久,時與秘語,賂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