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張鴻漸

首頁
    方相感慨,聞門外有履聲,問之不應。

    蓋裡中有惡少甲,久窺方豔,是夜自别村歸,遙見一人逾垣去,謂必赴淫約者,尾之入。

    甲故不甚識張,但伏聽之。

    及方氏亟問,乃曰:“室中何人也?”方諱言:“無之。

    ”甲言:“竊聽已久,敬将以執奸也。

    ”方不得已以實告,甲曰:“張鴻漸大案未消,即使歸家,亦當縛送官府。

    ”方苦哀之,甲詞益狎逼。

    張忿火中燒,把刀直出,剁甲中顱。

    甲踣猶号,又連剁之,遂死。

    方曰:“事已至此,罪益加重。

    君速逃,妾請任其辜。

    ”張曰:“丈夫死則死耳,焉肯辱妻累予以求活耶!卿無顧慮,但令此子勿斷書香,目即瞑矣。

    ” 天明,赴縣自首。

    趙以欽案中人,姑薄懲之。

    尋由郡解都,械禁頗苦。

    途中遇女子跨馬過,一老妪捉鞚,蓋舜華也。

    張呼妪欲語,淚随聲堕。

    女返辔,手啟障紗,訝曰:“表兄也,何至此?”張略述之。

    女曰:“依兄平昔,便當掉頭不顧,然予不忍也。

    寒舍不遠,即邀公役同臨,亦可少助資斧。

    ”從去二二裡,見一山村,樓閣高整。

    女下馬入,令妪啟舍延客。

    既而酒炙豐美,似所夙備。

    又使妪出曰:“家中适無男子,張官人即向公役多勸數觞,前途倚賴多矣。

    遣人措辦數十金為官人作費,兼酬兩客,尚未至也。

    ”二役竊喜,縱飲,不複言行。

    日漸暮,二役徑醉矣。

    女出以手指械,械立脫。

    曳張共跨一馬,駛如龍。

    少時促下,曰:“君止此。

    妾與妹有青海之約,又為君逗留一晌,久勞盼注矣。

    ”張問:“後會何時?”女不答,再問之,推堕馬下而去。

     既曉問其地,太原也。

    遂至郡,賃屋授徒焉。

    托名宮子遷。

    居十年,訪知捕亡寝怠,乃複逡巡東向。

    既近裡門,不敢遽入,俟夜深而後入。

    及門,則牆垣高固,不複可越,隻得以鞭撾門。

    久之妻始出問,張低語之。

    喜極納入,作呵叱聲,曰:“都中少用度,即當早歸,何得遣汝半夜來?”入室,各道情事,始知二役逃亡未返。

    言次,簾外一少婦頻來,張問伊誰,曰:“兒婦耳。

    ”問:“兒安在?”曰:“赴郡大比未歸。

    ”張涕下曰:“流離數年,兒已成立,不謂能繼書香,卿心血殆盡矣!”話末已,子婦已溫酒炊飯,羅列滿兒。

    張喜慰過望。

    居數日,隐匿屋榻,惟恐人知。

    夜方卧,忽聞人語騰沸,捶門甚厲。

    大懼,并起。

    聞人言曰:“有後門否?”益懼,急以門扇代梯,送張夜度坦而出,然後詣門問故,乃報新貴者也。

    方大喜,深悔張遁,不可追挽。

     張是夜越莽穿榛,急不擇途,及明困殆已極。

    初念本欲向西,問之途人,則去京都通衢不遠矣。

    遂入鄉村,意将質衣而食。

    見一高門,有報條粘壁上,近視知為許姓,新孝廉也。

    頃之,一翁自内出,張迎揖而告以情。

    翁見儀容都雅,知非賺食者,延入相款。

    因诘所往,張托言:“設帳都門,歸途遇寇。

    ”翁留誨其少子。

    張略問官閥,乃京堂林下者;孝廉其猶子也。

    月餘,孝廉偕一同榜歸,雲是永平張姓,十八九少年也。

    張以鄉譜俱同,暗中疑是其子;然邑中此姓良多,姑默之。

    至晚解裝,出“齒錄”,急借披讀,真子也。

    不覺淚下。

    共驚問之,乃指名曰:“張鴻漸,即我是也。

    ”備言其由。

    張孝廉抱父大哭。

    許叔侄慰勸,始收悲以喜。

    許即以金帛函字,緻告憲台,父子乃同歸。

     方自聞報,日以張在亡為悲;忽白孝廉歸,感傷益痛。

    少時父子并入,駭如天降,詢知其故,始共悲喜。

    甲父見其子貴,禍心不敢複萌。

    張益厚遇之,又曆述當年情狀,甲父感愧,遂相交好。

     譯文  張鴻漸,是永平郡人。

    年齡才十八歲,是永平郡有名的文土。

    當時的盧龍縣令趙某異常貪婪殘暴,百姓們受盡壓榨,叫苦連天。

    有個姓範的秀才被趙縣令用杖刑活活打死,全縣的秀才們對範生的屈死都忿忿不平,要到省裡的巡撫衙門去為範生鳴冤告狀,來求張鴻漸起草狀詞,并約他一起赴省。

    張鴻漸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張的妻子方氏,長得很美,性情賢惠,聽到秀才們的主張後,就勸張鴻漸說:“大凡跟秀才們作事,可以共同取勝,而不可以一起失敗:若勝了就人人貪天功以為己有,一敗了就紛紛瓦解四散,不能再聚合起來。

    當今是個認錢财看權力的世界,是非曲直很難憑真理判定。

    您又孤單無兄弟,假若有個三長兩短,危難之時誰能來解救您!”張鴻漸很佩服她說的話,心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