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敗不堪,不是原來的老樣子了;村裡的老人小孩,竟然沒有一個認識的。
心裡這才感到驚異,忽然想起漢朝的劉晨、阮肇二人遇仙後從天台上返回家園時,所見情景和今天的模樣非常相似。
他沒敢再進家門,就在對門坐下休息。
過了很久,有個老翁拖着根拐杖從裡面出來。
賈奉雉向他拱手行禮,問道:“賈奉雉家在哪兒?”老翁指着賈宅說:“這就是。
莫非您要問那樁奇事嗎?我全都知道。
相傳這位賈公當時聽說自己考中了舉人就逃走了;走的時侯,他的兒子才七八歲;後來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賈夫人忽然又大睡不醒。
兒子在世的時候,冷了熱了還能夠為母親換換衣服;等到兒子死了,兩個孫子很窮,房子也拆毀了,隻好用木頭紮了架子,蓋上點草苫子給賈夫人遮蔽風雨。
一個月前,賈夫人忽然醒過來,屈指一算已經一百多年了。
遠近的人聽說這件奇事,都來尋訪觀看,近幾天的人才少了點。
”賈奉雉聽說恍然犬悟,說:“老翁有所不知,賈奉雉就是我呀。
”老翁大驚,急忙走去告訴賈家的人。
此時賈奉雉的長孫早死了;他的次孫賈祥也已經到了五十多歲。
孫子認為他長得年輕,懷疑他是冒充僞裝。
不多時,賈夫人出來,才認出他來。
頓時淚流不止,叫着他一塊進了家門。
夫妻二人苦于沒有房子,隻好暫時進了孫子的屋裡。
一時男女老幼,跑來擠滿了一屋,都是賈奉雉的曾孫、玄孫輩,大都粗俗無知。
長孫媳婦吳氏,買酒并準備了粗茶淡飯招待他們;又叫小兒子賈杲和媳婦,同自己共住一屋,倒出房子清理幹淨讓祖父母去住。
賈奉雉住進了為他準備的房子,裡面煙熏火燎的氣味再加上小孩子的尿味,實在難聞。
住了幾天,他悔恨得不得了。
兩個孫子家分别輪換着供給他們吃喝,飯菜做得很不對口味。
村裡人因為賈奉雉百年新歸,天天請他去喝酒;然而賈夫人卻經常吃不上飽飯。
長孫媳婦吳氏是讀書人家的女兒,很懂閨訓家規,對祖父母一真很孝順。
而次孫賈祥家裡送的飯菜越來越少,有時得呼喊着才給他們送一點來。
賈奉雉很生氣,就帶着夫人離開這裡,到東村設帳教學去了。
他常對夫人說:“這次回家我非常後悔,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不得已,隻好再重操舊業,倘若心裡不再感到羞愧的話,要想富貴也并不是難事。
”
過了一年多,長孫媳婦吳氏還時時給他們送些東西來;而次孫賈祥父子竟然和他們斷了來往了。
這一年,賈奉雉考中了秀才。
縣令很看重他的文才,便厚厚地贈送錢财資助他,從此家裡稍微富裕了起來。
賈祥也漸漸地來近乎他。
賈奉雉把他叫進來,算了算過去用他的飯錢,拿出銀子償還了他,并喝斥他離開,永不來往。
于是賈奉雉買了一處新宅子,讓長孫媳婦吳氏搬過去同住在一起。
吳氏有兩個兒子,大兒在家留守舊業;小兒賈杲很聰明,賈奉雄便叫他和自己的學生們在一起讀書。
賈奉雉從深山回來以後,腦子更加清晰好用。
不久,他參加鄉試、會試連中,成了進士。
又過了幾年,賈奉雉以監察禦史的職銜巡按浙江。
他聲名顯赫,家中樓台歌舞,稱盛一時。
但是賈奉雉為人剛正,不媚權貴,朝中的大官們都想陷害他。
他曾屢次上疏請求辭官回鄉,一直沒得到皇帝的準許,不久禍患就發生了。
原先,賈祥的六個兒子都是些無賴之輩,賈奉雉雖然不理睬并拒絕他們進門,但是他們都利用賈奉雉的勢力作威作福,蠻橫地強占别人的田宅,鄉鄰們都認為他們是些禍害。
有個某乙才新娶了個媳婦,被賈祥的次子奪去當了妾。
某乙本來就詭詐,鄉鄰們又湊錢幫助他去告狀,因此這件事就傳到京城。
當權的那些大官于是都紛紛奏章攻擊賈奉雉。
賈奉雉毫無辦法來為自己辨白,被關進牢獄一年多。
賈祥和他的次子都病死在獄中。
後來賈奉雉奉旨充軍遼陽。
當時賈杲考中秀才已經很久了,他為人非常仁義厚道,名聲很好。
賈奉雉夫人後來生的一個兒子,年已十六歲了,就把他托付給了賈杲。
賈奉雉夫妻二人這才帶着一個男仆和一個女仆上路赴遼陽。
賈奉雉說道:“這十幾年的富貴,還不如一場夢的時間長。
如今才知道榮華的官場,都是地獄的境界,悔比劉晨和阮肇多造了一重罪孽呀!”
他們走了幾天,抵達海邊,遠遠地看見有一艘巨大的船向這邊駛來,上面鼓樂齊鳴,侍衛們都像些天神。
大船靠近岸邊後,從裡面走出一個人來,笑着請賈禦史上船休息一下。
賈奉雉一見那人驚喜異常,一縱身就躍了過去,押解他的官差也不敢阻擋。
賈夫人急忙想跟過去,但大船已經駛去很遠了,于是她氣憤地投入海中。
才漂泊了幾步。
就見有個人從船上垂下一條白緞子來,把她引救到船上而去。
押解的官差趕緊登上小船,叫劃槳的快劃,一邊追一邊大喊。
隻聽到大船上鼓聲如雷,和轟鳴的浪濤聲交相呼應,轉眼間就不見了。
賈奉雉的仆人認識大船上的那個人,原來他就是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