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回 弄私情戲贈一枝桃 走捷徑探歸七件事

首頁
    升貢。

    其州縣發解禮闱,一切罷 之。

    每歲考試上舍則差知貢舉,亦如禮闱之式。

    仍立八行取士之科。

    八行 者,謂孝、友、睦、姻、任、恤、忠、和也。

    士有此者,即免試,率相補 太學上舍。

     二曰罷講議财利司。

    竊惟國初定制,都堂置講議财利司。

    蓋謂人君節 浮費,惜民财也。

    今陛下即位以來,不寶遠物,不勞逸民,躬行節儉以自 奉。

    蓋天下亦無不可返之俗,亦無不可節之财。

    惟當事者以俗化為心,以 禁令為信,不忽其初,不弛其後,治隆俗美,豐亨豫大,又何講議之為哉? 悉罷。

     三曰更鹽鈔法。

    竊惟鹽鈔,乃國家之課以供邊備者也。

    今合無遵複祖 宗之制鹽法者。

    诏雲中、陝西、山西三邊,上納糧草,關領舊鹽鈔,易東 南淮浙新鹽鈔。

    每鈔折派三分,舊鈔搭派七分。

    今商人照所派産鹽之地下 場支鹽。

    亦如茶法,赴官秤驗,納息請批引,限日行鹽之處販賣。

    如遇過 限,并行拘收;别買新引增販者,俱屬私鹽。

    如此則國課日增,而邊儲不 乏矣。

     四曰制錢法。

    竊謂錢貨,乃國家之血脈,貴乎流通而不可淹滞。

    如有 厄阻淹滞不行者,則小民何以變通,而國課何以仰賴矣?自晉末鵝眼錢之 後,至國初瑣屑不堪,甚至雜以鉛鐵夾錫。

    邊人販于虜,因而鑄兵器,為 害不小,合無一切通行禁之也。

    以陛下新鑄大錢崇甯、大觀通寶,一以當 十,庶小民通行,物價不緻于踴貴矣。

     五曰行結粜俵籴之法。

    竊惟官籴之法,乃赈恤之義也。

    近年水旱相仍, 民間就食,上始下赈恤之诏。

    近有戶部侍郎韓侶題覆欽依:将境内所屬州 縣各立社會,行結粜俵籴之法。

    保之于黨,黨之于裡,裡之于鄉,倡之結 也。

    每鄉編為三戶,按上上、中中、下下。

    上戶者納糧,中戶者減半,下 戶者退派糧數關支,謂之俵粜。

    如此則斂散便民之法得以施行,而皇上可 廣不費之仁矣。

    惟責守令核切舉行,其關系蓋匪細矣。

     六曰诏天下州郡納免夫錢。

    竊惟我國初寇亂未定,悉令天下軍徭丁壯 集于京師,以供運饋,以壯國勢。

    今承平日久,民各安業,合頒诏行天下 州郡,每歲上納免夫錢,每名折錢三十貫,解赴京師,以資邊饷之用。

    庶 兩得其便,而民力少蘇矣。

     七曰置提舉禦前人船所。

    竊惟陛下自即位以來,無聲色犬馬之奉。

    所 尚花石,皆山林間物,乃人之所棄者。

    但有司奉行之過因而緻擾,有傷聖 治。

    陛下節其浮濫,仍請作禦前提舉人船所。

    凡有用悉出内帑,差官取之, 庶無擾于州郡。

    伏乞聖裁。

     奉旨曰:“卿言深切時艱,朕心嘉悅,足見忠猷,都依拟行。

    ”該部 知道。

     西門慶聽了,又看了翟管家書信,已知禮物交得明白。

    蔡狀元見朝,又點了兩淮巡鹽,不日往此經過,心中不勝歡喜。

    一面打發夏壽回家:“報與你老爹知道。

    ”一面賞了來保五兩銀子、兩瓶酒、一方肉,回房歇息,不在話下。

    正是:樹大招風風損樹,人為名高名喪身。

    有詩為證:得失榮枯命裡該,皆因年月日時栽。

     胸中有志終須至,囊内無财莫論才。

     禹門雲:此回上墳,為西門氏一件正經大事;西門慶必要官哥同去,其言曰:“此來為何”?此言原無可厚非。

    兒孫之存亡夭壽,全在祖父之陰骘德行,積累深淺,不在天時寒暖炎涼,地方南北東西也。

    或謂;此番官哥不去,或不至死。

    予謂:縱然官哥不去,又焉得活?其中自有道理也。

     試觀外而親戚朋友,内而妻妾奴婢,又夾雜四優四娼,大鑼大鼓,大酒大肉,寫得如火如花,極其熱鬧,可謂盛矣。

    乃如此大排場,不聞有起敬起孝,足以動人觀瞻者,輕輕以潘金蓮,陳敬濟調情作結,讀之不覺失笑。

    作者之意,亦以上辱西門慶之祖宗,下殺西門慶之子孫,即潘金蓮一淫婦也。

    若西門慶本在可殺之列,故一到家,延齡久候,王六兒之案先破矣。

     此回兩段正文,中間央着上墳一事。

    正所謂雨将至,燥熱異常,戲将完而鑼鼓大作也。

    迨來保六兒到京,探得七事回報,功名幸獲無恙,豈西門慶,雖曾孝序亦無之何耶?《易》曰:履霜堅冰至。

    官哥于此回已露死機,西門慶即以下回埋伏死兆。

    正所謂月滿則虧, 日盈則昃,陰陽消長,其即在此兩回乎?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