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回 孟玉樓愛嫁李衙内 李衙内怒打玉簪兒

首頁
    畫眉。

     會看馬首升騰日,脫卻寅皮任意移。

     薛嫂問道:“先生,如何是'會看馬首升騰日,脫卻寅皮任意移'?這兩句俺每不懂,起動先生講說講說。

    ”先生道:“馬首者,這位娘子如今嫁個屬馬的夫主,才是貴星,享受榮華。

    寅皮是克過的夫主,是屬虎的,雖是寵愛,隻是偏房。

    往後一路功名,直到六十八歲,有一子,壽終,夫妻偕老。

    ”兩個媒人說道:“如今嫁的倒果是個屬馬的,隻怕大了好幾歲,配不來。

    求先生改少兩歲才好。

    ”先生道:“既要改,就改做丁卯三十四歲罷。

    ”【張夾批:作者直欲不為數命所縛。

    】薛嫂道:“三十四歲,與屬馬的也合的着麼?”先生道:“丁火庚金,火逢金煉,定成大器,正合得着。

    ”當下改做三十四歲。

     兩個拜辭了先生,出離卦肆,徑到縣中。

    門子報入,衙内便喚進陶、薛二媒人,旋磕了頭。

    衙内便問:“那個婦人是那裡的?”陶媽媽道:“是那邊媒人。

    ”因把親事說成,告訴一遍,說:“娘子人才無比的好,隻争年紀大些。

    小媳婦不敢擅便,随衙内老爹尊意,讨了個婚貼在此。

    ”于是遞上去。

    李衙内看了,上寫着“三十四歲,十一月廿七日子時生”,說道:“就大三兩歲,也罷。

    ”薛嫂兒插口道:“老爹見的是,自古道,妻大兩,黃金長;妻大三,黃金山。

    【張夾批:不差一字,可歎可想。

    】【繡像眉批:薛嫂此語說過兩遍,宛似今人一篇文章,到處皆用。

    】這位娘子人材出衆,性格溫柔,諸子百家,當家理紀,自不必說。

    ”衙内道:“我已見過,不必再相。

    隻擇吉日良時,行茶禮過去就是了。

    ”兩個媒人禀說:“小媳婦幾時來伺候?”衙内道:“事不遲稽遲,你兩個明日來讨話,往他家說。

    ”每個賞了一兩銀子,做腳步錢。

    兩個媒人歡喜出門,不在話下。

     這李衙内見親事已成,喜不自勝,即喚廊吏何不韋來商議,對父親李知縣說了。

    令陰陽生擇定四月初八日行禮,十五日準娶婦人過門。

    就兌出銀子來,委托何不韋、小張閑買辦茶紅酒禮,不必細說。

    兩個媒人次日讨了日期,往西門慶家回月娘、玉樓話。

    正是:姻緣本是前生定,曾向藍田種玉來。

     四月初八日,縣中備辦十六盤羹果茶餅,一副金絲冠兒,一副金頭面,一條瑪瑙帶,一副丁當七事,金镯銀钏之類,兩件大紅宮錦袍兒,四套妝花衣服,三十兩禮錢,其餘布絹綿花,共約二十餘擡。

    兩個媒人跟随,廊吏何不韋押擔,到西門慶家下了茶。

    【張夾批:可歎!】 十五日,縣中撥了許多快手閑漢來,【張旁批:不用借守備府人。

    】搬擡孟玉樓床帳嫁妝箱籠。

    月娘看着,但是他房中之物,盡數都交他帶去。

    【張夾批:恨無張四一阻。

    】原舊西門慶在日,把他一張八步彩漆床陪了大姐,月娘就把潘金蓮房中那張螺钿床陪了他。

    【繡像眉批:前後脈絡照映,一毫不亂。

    】玉樓交蘭香跟他過去,留下小鸾與月娘看哥兒。

    月娘不肯,說:“你房中丫頭,我怎好留下你的?左右哥兒有中秋兒、繡春和奶子,也勾了。

    ”玉樓止留下一對銀回回壺與哥兒耍子,做一念兒,其餘都帶過去了。

    【張夾批:挑楊姑娘何益?】到晚夕,一頂四人大轎,四對紅紗燈籠,八個皂隸跟随來娶。

    玉樓戴着金梁冠兒,插着滿頭珠翠、胡珠子,身穿大紅通袖袍兒,先辭拜西門慶靈位,【張夾批:來去分明。

    若雲改過,為去邪歸正理!若雲脫難,為永離重險也。

    】【繡像夾批:辭靈不哭,情盡矣。

    】然後拜月娘。

    月娘說道:“孟三姐,你好狠也!你去了,撇的奴孤另另獨自一個,和誰做伴兒?”【張夾批:月娘始終不識玉樓。

    】【繡像夾批:傷心語。

    】兩個攜手哭了一回。

    然後家中大小都送出大門。

    媒人替他帶上紅羅銷金蓋袱,抱着金寶瓶,月娘守寡出不的門,請大姨送親,送到知縣衙裡來。

    滿街上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