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回 孟玉樓愛嫁李衙内 李衙内怒打玉簪兒

首頁
    看見說:“此是西門大官人第三娘子,嫁了知縣相公兒子衙内,今日吉日良時娶過門。

    ”也有說好的,也有說歹的。

    說好者,當初西門大官人怎的為人做人,今日死了,止是他大娘子守寡正大,有兒子,房中攪不過這許多人來,都交各人前進,甚有張主。

    有那說歹的,街談巷議,指戳說道:“西門慶家小老婆,如今也嫁人了。

    當初這厮在日,專一違天害理,貪财好色,奸騙人家妻女。

    【繡像眉批:此一段兒,作書大意。

    】今日死了,老婆帶的東西,嫁人的嫁人,拐帶的拐帶,養漢的養漢,做賊的做賊,都野雞毛兒零撏了。

    常言三十年遠報,而今眼下就報了。

    ”旁人紛紛議論不題。

    【張夾批:于衆妾散,用旁人語一結。

    又玉樓之于西門,仇仇也。

    今幸而不終陷溺,複有安身立命之時。

    視此群小失志,能不撫膺長歎?今而後方知,有青天白日之可以自活也。

    】 且說孟大姨送親到縣衙内,鋪陳床帳停當,留坐酒席來家。

    李衙内賞薛嫂兒、陶媽媽每人五兩銀子,一段花紅利市,打發出門。

    至晚,兩個成親,極盡魚水之歡,于飛之樂。

    到次日,吳月娘送茶完飯。

    楊姑娘已死,孟大妗子、二妗子、孟大姨都送茶到縣中。

    衙内這邊下回書,請衆親戚女眷做三日,紮彩山,吃筵席。

    都是三院樂人妓女,動鼓樂扮演戲文。

    【張夾批:比瓶兒華筵何如?】吳月娘那日亦滿頭珠翠,身穿大紅通袖袍兒,百花裙,系蒙金帶,坐大轎來衙中, 做三日赴席,【張夾批:比花大妗子、楊宗美諸人何如?】在後廳吃酒。

    知縣奶奶出來陪侍。

    月娘回家,引見席上花贊錦簇,歸到家中,進入後邊院落,靜俏俏無個人接應。

    想起當初,有西門慶在日,姊妹們那樣鬧熱,往人家赴席來家,都來相見說話,一條闆凳坐不了,如今并無一個兒了。

    一面撲着西門慶靈床兒,不覺一陣傷心,放聲大哭。

    【繡像眉批:此時此景,真難為情。

    在鐵人也應下淚。

    】哭了一回,被丫鬟小玉勸止。

    【張夾批:于諸人散完,用此一結。

    卻即用月娘自結更妙。

    】正是:平生心事無人識,隻有穿窗皓月知。

     這裡月娘憂悶不題。

    卻說李衙内和玉樓兩個,女貌郎才,如魚如水,正合着油瓶蓋。

    每日燕爾新婚,在房中厮守,一步不離。

    端詳玉樓容貌,越看越愛。

    【張夾批:極力将士主樓一寫,自熱結後至于此,方有此一段暢快文字。

    】【繡像夾批:玉樓方遇知己。

    】又見帶了兩個從嫁丫鬟,一個蘭香,年十八歲,會彈唱;一個小鸾,年十五歲,俱有顔色。

    心中歡喜沒入腳處。

    有詩為證:堪誇女貌與郎才,天合姻緣禮所該。

     十二巫山雲雨會,兩情願保百年偕。

     原來衙内房中,先頭娘子丢了一個大丫頭,約三十年紀,名喚玉簪兒。

    【張夾批:後文嚴州之釁,原從一簪起。

    此寫玉簪總為下文地也。

    又玉樓镌名于簪,則簪于玉樓是一名字。

    此又作者乾陽深意,言雖一朝天理不冥,使我輩得意,我又不敢以浮名累實也。

    】專一搽胭抹粉,作怪成精。

    頭上打着盤頭揸髻,【繡像眉批:今人以氈帽捏巾者本此。

    】用手貼苫蓋,周圍勒銷金箍兒,假充作鬏髻,【繡像夾批:奇想。

    】身上穿一套怪綠喬紅的裙襖,腳上穿着雙撥船樣四個眼的剪絨鞋,約長尺二。

    在人根前,輕身浪颡,做勢拿班。

    【張夾批:所為浮名也。

    】衙内未娶玉樓時,他便逐日頓羹頓飯,殷勤伏侍,不說強說,不笑強笑,何等精神。

    自從娶過玉樓來,見衙内和他如膠似漆,把他不去揪采,這丫頭就使性兒起來。

    一日,衙内在書房中看書,這玉簪兒在廚下頓了一盞好果仁炮茶,雙手用盤兒托來書房裡,笑嘻嘻掀開簾兒,送與衙内。

    不想衙内看了一回書,搭伏定書桌就睡着了。

    【繡像眉批:此是衙内常态,非因夜作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