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回 一纸兴亡看复鹿 千年灰劫付冥

首頁
    免士卒寒心。

    ”韋小寶聽他說到董夫人,想起陳近南的話來,這董夫人喜歡次孫克墍,幾次三番要改立他為世子,不由得怒氣勃發,罵道:“這老婊子,軍中之事,她婦道人家懂得甚麼?他奶奶的,天下大事,就敗在這種老婊子手裡。

    部将犯了軍法倘若不斬,人人都犯軍法了,那還能帶兵打仗麼?這老婊子胡塗透頂,就知道喜歡小白臉。

    ” 施琅萬料不到他聽到這件事會如此憤慨,登時大起知己之感,一拍大腿,說道:“韋大人說得再對也沒有了。

    您也是帶慣兵的,知道軍法如山,克敵制勝,全仗着号令嚴明。

    ”韋小寶道:“老婊子的話,你不用理,那個甚麼小校老校,抓過來喀嚓一刀就是。

    ”施琅道:“卑職當時的想法,跟韋大人一模一樣。

    我對董夫人派來的人說,姓施的是國姓爺的部将,隻奉國姓爺的将令。

    我意思是說,我不是董夫人的部将,可不奉夫人的将令。

    ”韋小寶氣忿忿的道:“是極,誰做了老婊子的部将,那可倒足大黴了。

    ” 索額圖和施琅聽他大罵董夫人為“老婊子”,都覺好笑,又怎想得到他另有一番私心。

     施琅道:“那老……那董夫人惱了卑職的話,竟派了那小校做府中親兵,還叫人傳話來說,有本事就把那小校抓來殺了。

    也是卑職一時忍不下這口氣,親自去把那小校一把抓住,一刀砍了他的腦袋。

    ”韋小寶鼓掌大贊:“殺得好,殺得妙!殺得幹淨利落,大快人心。

    ”施琅道:“卑職殺了這小校,自知闖了禍,便去向鄭成功謝罪。

    我想我立過大功,部屬犯了軍法,殺他并沒有錯。

    可是鄭成功聽了婦人之言,說我犯上不敬,當即将我扣押起來。

    我想國姓爺英雄慷慨,一時之氣,關了我幾天,也就算了。

    哪知過了多時,我爹爹和弟弟,以及我的妻子,都給拿了,送到牢裡來。

    這一來我才知大事不妙,鄭成功要殺我的頭,乘着監守之人疏忽,逃了出來。

    過不多時,就得到訊息,鄭成功将我全家殺得一個不留。

    ” 韋小寶搖頭歎息,連稱:“都是董夫人那老婊子不好。

    ”施琅咬牙切齒的道:“鄭家和我仇深似海,隻可惜鄭成功死得早了,此仇難以得報。

    卑職立下重誓,總有一天,也要把鄭家全家一個個殺得幹幹淨淨。

    ” 韋小寶早知鄭成功海外為王,是個大大的英雄,但聽得施琅要殺鄭氏全家,那自然包括他的大對頭鄭克墍在内,益覺志同道合,連連點頭,說道:“該殺,該殺!你不報此仇,不是英雄好漢。

    ”施琅自從給康熙召來北京之後,隻見到皇帝一次,從此便在北京投閑置散,做的官仍是福建水師提督,爵位仍是靖海将軍,但在北京領一份幹饷,無職無權,比之順天府衙門中一個小小公差的威勢尚不如,以他如此雄心勃勃的漢子,自然是坐困愁城,猶似熱鍋上螞蟻一般。

    這三年之中,他過不了幾天便到兵部去打個轉。

    送禮運動,錢是花得不少,曆年來宦囊所積,都已填在北京官場這無底洞裡,但皇帝既不再召見,回任福建的上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拿得到手。

    到得後來,兵部衙門一聽到施琅的名字就頭痛,他手頭已緊,沒錢送禮,誰也不再理他。

    此刻聽得韋小寶言語和他十分投機,登覺回任福建有望,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索額圖道:“施将軍,鄭成功殺你全家,确是不該。

    不過你也由此而因禍得福,棄暗投明。

    若不是如此,隻怕你此刻還在台灣抗拒王師,做那叛逆造反之事了。

    ” 施琅道:“索大人說得是。

    ” 韋小寶問道:“鄭成功殺了你全家,你一怒之下,就向大清投誠了?”施琅道:“是。

    先帝恩重如山,卑職起義投誠,先帝派我在福建辦事。

    卑職感恩圖報,奮不顧身,立了些微功,升為福建同安副将。

    恰好鄭成功率兵來攻,卑職跟他拚命,仗着先帝洪福,大獲全勝。

    先帝大恩,升我為同安總兵。

    後來攻克了廈門、金門和梧嶼,又聯合一批紅毛兵,坐了夾闆船,用了洋槍洋炮,把鄭成功打得落海而逃,先帝升卑職為福建水師提督,又加了靖海将軍的頭銜。

    其實卑職功勞是半分也沒有的,一來是我犬清皇上福份大,二來是朝中諸位大人指示得宜。

    ”韋小寶微笑道:“你從前在鄭成功軍中,又在福建跟他打了幾場硬仗,台灣的情形自然是很明白的。

    皇上召你來問攻台的方略,你怎麼說了?” 施琅道:“卑職啟奏皇上:台灣孤懸海外,易守難攻。

    台灣将士,又都是當年跟随鄭成功的百戰精兵。

    如要攻台,統兵官須得事權統一,内無掣肘,便宜行事,方得成功。

    ”韋小寶道:“你說要獨當一面,讓你一個人來發号施令?”施琅道:“卑職不敢如此狂妄。

    不過攻打台灣,須得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京師與福建相去數千裡,遇有攻台良機,上奏請示,待得朝中批示下來,說不定時機已失。

    台灣諸将别人也就罷了,有一個陳永華足智多謀,又有一個劉國軒骁勇善戰,實是大大的勁敵,倘若貿然出兵,難有必勝把握。

    ” 韋小寶點頭道:“那也說得是。

    皇上英明之極,不會怪你這些話說得不對。

    你又說了些甚麼?”施琅道:“皇上又垂詢攻台方略。

    卑職回奏說:台灣雖然兵精,畢竟為數不多。

    大清攻台,該當雙管齊下。

    第一步是用間,使得他們内部不和。

    最好是散布謠言,說道陳永華有廢主自立之心,要和劉國軒兩人陰謀篡位。

    鄭經疑心一起,說不定就此殺了陳劉二人;就算不殺,也必不肯重用,削了二人的權柄。

    陳劉二人,一相一将,那是台灣的兩根柱子,能夠二人齊去,當然最好,就算隻去一人,餘下一個也是獨木難支大廈了。

    ”韋小寶暗暗心驚:“他媽的,你想害我師父。

    ”問道:“還有個‘一劍無血’馮錫範呢?” 施琅大為驚奇,說道:“韋大人居然連馮錫範也知道。

    ”韋小寶道:“我是聽皇上閑談時說起過的。

    皇上于台灣的内情可清楚啦!皇上說,董夫人喜歡小白臉孫子鄭克墍,不喜歡世子鄭克墍,要兒子改立世子,可是鄭經不肯。

    可有這件事?”施琅又驚又佩,說道:“聖天子聰明智慧,曠古少有,居于深宮之中,明見萬裡之外。

    皇上這話,半點不錯。

    ”韋小寶道:“你說攻打台灣,有兩條法子,一條是用計害死陳永華和劉國軒,另一條是甚麼啊?”施琅道:“另一條就是水師進攻了。

    單攻一路,不易成功,須得三路齊攻。

    北攻雞籠港,中攻台灣府,南攻打狗港,隻要有一路成功,上陸而立定了腳根,台灣人心一亂,那就勢如破竹了。

    ”韋小寶道:“統帶水師,海上打仗,你倒内行得很。

    ”施琅道:“卑職一生都在水師,熟識海戰。

    ”韋小寶心念一動,尋思:“這人要去殺姓鄭的一家,幹掉了鄭克墍這小子,倒也不錯。

    不過鄭成功是個大大的英雄好漢,殺了他全家,可說不過去。

    何況他攻台灣,就是要害我師父,那可不行。

    此人善打海戰,派他去幹這件事,倒是一舉兩得。

    ”轉頭問索額圖:“大哥,你以為這件事該當怎麼辦?” 索額圖道:“皇上英明,高瞻遠矚,算無遺策,咱們做奴才的,一切聽皇上吩咐辦事就是了。

    ”韋小寶心想:“你倒滑頭得很,不肯擔幹系。

    ”端起茶碗。

    侍候的長随高聲叫道:“送客!”施琅起身行禮,辭了出去。

    索額圖說了會閑話,也即辭去。

    韋小寶進宮去見皇帝,禀告施琅欲攻台灣之事。

    康熙道:“先除三藩,再平台灣,這是根本的先後次序。

    施琅這人才具是有的,我怕放他回福建之後,這人急于立功報仇,輕舉妄動,反而讓台灣有了戒備,因此一直留着他在北京。

    ”韋小寶登時恍然大悟,說道:“對,對!施琅一到福建,定要打造戰船,操演兵馬,搞了個打草驚蛇。

    咱們攻台灣,定要神不知,鬼不覺,人人以為不打,卻忽然打了,打那姓鄭的小子一個手忙腳亂。

    ”康熙微笑道:“用兵虛實之道,正該如此。

    再說,遣将不如激将,我留施琅在京,讓他全身力氣沒處使,悶他個半死,等到一派出去,那就奮力效命,不敢偷懶了。

    ”韋小寶道:“皇上這條計策,諸葛亮也不過如此。

    奴才看過一出《定軍山》的戲,諸葛亮激得老黃忠拚命狠打,就此一刀斬了那個春夏秋冬甚麼的大花面。

    ”康熙微笑道:“夏侯淵。

    ”韋小寶道:“是,是。

    皇上記性真好,看過了戲,連大花面的名字也記得。

    ”康熙笑道:“這大花面的名字,書上寫得有的。

    施琅送了甚麼禮物給你?” 韋小寶奇道:“皇上甚麼都知道。

    那施琅送了我一隻玉碗,我可不大喜歡。

    ”康熙問道:“玉碗有甚麼不好?”韋小寶道:“玉碗雖然珍貴,可是一打就爛。

    奴才跟着皇上辦事,雙手捧的是一隻千年打不爛、萬年不生鏽的金飯碗,那是大大的不同。

    ”康熙哈哈大笑。

    韋小寶道:“皇上,奴才忽然想到一個主意,請皇上瞧着,能不能辦?”康熙道:“甚麼主意?”韋小寶道:“那施琅說道他統帶水師,很會打海戰……”康熙左手在桌上一拍,道:“好主意,好主意。

    小桂子,你聰明得很,你就帶他去遼東,派他去打神龍島。

    ”韋小寶心下駭然,瞪視着康熙,過了半晌,說道:“皇上定是神仙下凡,怎麼奴才心中想的主意還沒說出口,皇上就知道了。

    ”康熙微笑道:“馬屁拍得夠了。

    小桂子,這法子大妙。

    我本在擔心,你去攻打神龍島,不知能不能成功。

    這施琅是個打海戰的人才,叫他先去神龍島操練操練,不過事先可不能洩漏了風聲。

    ”韋小寶忙道:“是,是。

    ” 康熙當即派人去傳了施琅來,對他說道:“朕派韋小寶去長白山祭天,他一力舉薦,說你辦事能幹,要帶你同去。

    朕将就聽着,也不怎麼相信。

    ” 韋小寶暗暗好笑:“諸葛亮在激老黃忠了。

    ”施琅連連磕頭,說道:“臣跟着韋都統去辦事,一定盡忠效命,奮不顧身,以報皇上逃邝。

    ”康熙道:“這一次是先試你一試,倘若果然可用,将來再派你去辦别的事。

    ”施琅大喜,磕頭道:“皇上逃邝浩蕩。

    ”康熙道:“此事機密,除了韋小寶一人之外,朝中無人得知。

    你一切遵從韋小寶的差遣便是,這就下去罷。

    ”施琅磕了頭,正要退出,康熙微笑道:“韋都統待你不錯,你打一隻大大的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