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羅施鬼國既降複叛,诏雲南、湖廣、四川合兵三萬人讨之。
兵且壓境,适李德輝在播州,乃遣安珪馳驿止三道兵勿進,複遣張孝思谕鬼國趣降。
其酋阿察,熟德輝名,曰:“是活合州李公耶!其言明信可恃。
”即身至播納款。
德輝以其事上聞,乃改鬼國為順元路,以阿察為宣撫使。
時有以受鬼國馬千數谮德輝于朝者,帝曰:“是人朕所素知,雖一羊不妄受,甯有是耶!”及左丞之命下,而德輝已卒。
蠻夷哭之,哀如私親,為位而祭者動辄千百人。
合州安撫使王立,衰绖率吏民拜哭,聲震山谷,為發百人護喪。
興元、播州安撫使何彥清率其民立廟祀之。
甲申,诏龍虎山天師張宗演赴阙。
己醜,命達實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
達實受命而行,四閱月始抵其地。
還,圖其形熱來上,言:“河出吐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馀泓,沮洳散渙,弗可逼視,方可七八十裡,履高山下瞰,燦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諾爾,鄂端,譯言星宿也。
群流奔湊,近五七裡,彙為二巨澤,名鄂博諾爾。
自西而東,連屬吞噬,行一日,迤逦東鹜成川,号齊必勒河。
又二三日,水西南來,名伊爾齊,與齊必勒河合。
又三四日,水南來,名呼蘭。
又水東南來,名伊拉齊,合流入齊必勒。
其流浸大,始名黃河,然水猶清,人可涉。
又一二日,岐為八九股,名也孫斡倫,譯言九渡,通廣五七裡,可度馬。
又四五日,水渾濁,土人抱革囊騎過之。
自是兩山峽束,廣可一裡、二裡或半裡,其深叵測。
朵甘思東北有大雪山,名伊爾瑪布谟喇,其山最高,譯言騰格爾哈達,即昆璮也。
自八九股水至昆璮,行二十日。
昆侖以西,山皆不穹峻。
其東,山益高,地益漸下,岸狹隘,有孤可一躍而越之外。
行五六日,有水西南來,名納鄰哈喇,譯言細黃河也。
又兩日,水南來,名奇爾穆蘇。
二水合流入河,河水北行,轉西,流過昆璮北,向東北流,約行半月,至貴德州,地名筆齊裡,始有州治、官府。
又四五日,至積石,即《禹貢》之積石也。
自發源至漢地,南北澗溪,細流傍貫,莫知紀極。
山皆草石,至積石方林木暢茂。
世言河九折,蓋彼地有二折焉。
”
丙申,始制象轎。
吏部尚書劉好禮言:“象力甚巨,上往還兩都,乘輿駕象,萬一有變,從者雖多,何力能及!”未幾,象驚,幾傷從者,好禮,祥符人也。
十一月,乙巳,置泉府司,掌領禦位下及皇太子、皇太後、諸王出納金銀事。
戊申,中書省議流通鈔法,凡賞賜宜多給币帛,課程宜多收鈔,制可之。
丁巳,北京行省平章政事廉希憲薨,年五十。
希憲嘗戒其子曰:“丈夫見義勇為,禍福無預于己。
謂臯、夔、稷、契、伊、傅、周、召為不可及,是自棄也。
天下事苟無牽制,三代可複也。
”又曰:“汝讀《狄梁公傳》乎?梁公有大節,為不肖子所堕,汝輩宜慎之。
”後追封魏國公,谥文正,又追封恒陽王。
壬戌,诏江淮行中書省括巧匠;未幾,賜将作院工匠銀鈔、币帛;旋敕逃役之民竄名匠戶者,複為民。
甲子,诏頒《授時曆》。
初,帝命王恂、許衡、楊恭懿及同知太史院事郭守敬遍考曆書,晝夜測驗,創立新法,參以古制推算,極為精密,至是曆成。
守敬與恂等同奏言:“自漢以後,曆經七十改,創法者十有三家。
今所考正凡七事:一曰冬至,二曰歲馀,三曰日躔,四曰月離,五曰入交,六曰二十八宿距度,七曰日出入晝夜刻。
所創法凡五事:一曰太陽盈縮,二曰月行遲疾,三曰黃赤道差,四曰黃赤道内外度,五曰白道交周。
其馀正訛補阙,蓋非一事。
”奏上,賜名《授時曆》,頒之天下。
自是八十年間,司天之官遵而用之,靡有差忒。
凡日月薄食,五緯陵犯,彗孛飛流,暈珥虹蜺,精祲雲氣,諸系占候者,俱在簡冊。
丁卯,遺宣慰使嘉珲迪、孟慶元等持诏谕占城國主,令其子弟或大臣入朝。
昭文館大學士窦默卒。
默每論國家大計,面折廷诤,人謂可方汲黯。
帝嘗曰:“朕求賢三十年,得一窦漢卿及李俊民。
”又曰:“如窦漢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為一,可謂全人矣。
”公茂,樞字也。
默後累贈太師,追封魏國公,谥文正。
俊民,澤州人。
精于邵雍皇極數。
時知數者無如劉秉忠,亦自以為弗及。
帝在潛邸,嘗問以祯祥,及即位,其言皆驗,而俊民已卒,賜谥莊靜先生。
十二月,庚午,殺江淮行省平章政事阿裡布、右丞雅克特穆爾、左丞崔斌。
斌既發阿哈瑪特奸蠹,海内稱快。
未幾,斌遷江淮行省左丞,阿哈瑪特慮其害己,乃奏遣布拉噶達爾、劉思愈檢核江南行省錢谷,誣構斌與阿裡布等盜官糧四十七萬石,因奏罷宣課提舉司及擅易命官八百馀員,自分左右司官,鑄銀銅印。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