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九

首頁
    江左,蓋非得已,當為攘卻恢複之圖。

    頃歲駐跸揚州,有兵數十萬,可以一戰;而斥堠不明,金人奄至,卒以奔走,逾江入越,此宰相黃潛善、汪伯彥之過也。

    前年移跸建康,是時兵練将勇,食足财豐,據江上不測之險,當敵人疑懼之秋,可以守矣;而舟師不設,金人未至,先已奔走,遵海而南,此呂頤浩之過也。

    往者不可谏,來者猶可追。

    陛下今歲戰守之策,安所從出?萬一事起倉猝,大臣複欲棄土地,遺人民,委府庫,脫身奔走,此豈安國家定社稷之媒乎!臣愚以謂有江海,則必資舟楫戰守之具;有險阻,則必資郡縣固守之力;有兵将,則必駕馭馴擾,不可為将帥自衛之資;有财賦,則必轉運灌輸,不可為盜賊侵據之用。

    伏望委任大臣,早賜措畫。

    ” 己卯,昭慈獻烈皇後靈駕發引,帝遣尊于行宮外門,參知政事張守撰哀冊文。

    禮畢,易吉服還内。

    百僚服初喪之服,詣五雲門外奉辭,退,易常服,詣常朝殿門外立班,進名奉慰。

    故事,園陵用吉兇儀仗五千三十一人,至是太常請權用五百四十四人。

     初,總護使李回既受命,有司猶援園陵之制,辟官分局,費用頗廣。

    寶文閣待制陳戩,時為給事中,上疏論列,以為異日歸祔泰陵,複用何禮?至謂會稽之山不可采,而欲取他山之石;廂禁之卒不足用,而欲調諸郡之夫;并緣為奸,誇侈如此,豈不違太後慈儉之遺訓!于是一切镌省。

     辛巳,诏文林郎、越州上虞縣丞婁宗亮赴行在,以其言宗社大計也。

     宗亮之書曰:“先正有言,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也;周王薨,章聖取宗室子育之宮中,此天下之大慮也。

    仁宗皇帝感悟其說,诏英宗入繼大統,文子文孫,宜君宜王,遭罹變故,不斷如帶,今有天下者,獨陛下一人而已。

    恭惟陛下克己憂勤,備嘗艱難,春秋鼎盛,自當則百斯男。

    屬者椒寝未繁,前星不耀,孤立無助,有識寒心,天其或者深為陛下追念祖宗仁心長慮之所及乎?崇甯以來,谀臣進說,推濮王子孫以為近屬,馀皆謂之同姓,緻使昌陵以後,寂寞無聞,奔迸藍縷,僅同民庶。

    恐祀豐于昵,仰違天監,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二聖所以未有回銮之期,強敵所以未有悔禍之意,中原所以未有息肩之時也。

    欲望陛下于伯字行下,遴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視秩親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處藩服。

    更加廣選宣祖、太宗之裔材武可稱之人,升為南班以備環列。

    庶幾上尉在天之靈,下系人心之望。

    臣本書生,白首選調,垂二十年,今将告歸,不敢緘默。

    位卑言高,罪當萬死,惟陛下幸赦!”疏入,帝讀之,大為歎寤。

     壬午,權攢昭慈獻烈皇後于會稽縣之上皇村,神圍方百步,下宮深一丈五寸,明器止用鉛錫,置都監、巡檢各一員,衛卒百人,生日忌辰,旦望節序,排辦如天章閣之儀。

    改寶山證慈禅院為泰甯寺,專奉香火,賜田十頃。

    帝事昭慈皇後,備極考愛,故園陵儀範,率用母後臨朝之比焉。

     癸未,江淮招讨使張俊以大軍至瑞昌縣之丁家洲。

     初,俊被密旨并收李允文,恐其拒命,乃與神武後軍統制陳思恭謀之,思恭言允文兵尚衆,須以計取。

    會英州編管人汪若海自江東赴貶,行至撫州,允文以書招之。

    招讨使參議官湯東野,因引若海谒俊,俊曰:“君與李節制善,盍往說之與俱來,免盛夏提師至鄂”若海曰:“與來而少保誅之,則若海為賣友。

    ”俊曰:“以百口保之。

    ”若海先以書與允文曰:“張少保既破李成,欲移兵指武昌。

    若海言君無反狀,其屬曰:‘節制非朝命,且殺袁植與留四川綱運,非反而何!’惟少保言‘以百口相保’。

    今有三說:劉豫新立,君能引張用之衆,擒豫以取重賞,一也;或引衆西投宣撫司張樞密,既相辟,必為君白于朝,二也;信少保百口相保之言,三也。

    君勿恃張用之徒為強,彼見李成既破,皆已喪魄,若知朝廷怒君,必回戈相逐矣。

    ”允文感悟,乃舉其軍東下。

    俊因檄若海并招新除舒蕲鎮撫使張用,時用自鹹甯縣引兵趨分甯,為通泰鎮撫使嶽飛所逼逐,會俊于丁家洲。

    俊并将二軍,遣統制王偉護允文及參謀官滕膺赴行在。

     甲申,昭慈獻烈皇後神主還越州。

     戊子,帝谕大臣曰:“昨令廣選藝祖之後宗子二三歲者得四五人,資相皆非歧嶷,且令歸家,俟其至皇南選之。

    ”先是尚書右仆射範宗尹有造膝之請,帝曰:“藝祖以聖武定天下,而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闵。

    朕若不取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同知樞密院事李回曰“自昔人君,惟堯、舜能以天下與賢,惟藝祖不以大位私子,聖明獨斷,發于至誠。

    陛下遠慮,上合藝祖,實可昭格天命。

    ”帝曰:“此事亦不難行,隻是道理所在。

    朕止令于伯字行中選擇,庶昭穆順序。

    ”秦桧曰:“須擇宗室閨門有禮法者。

    ”帝曰:“當如此。

    ”簽書樞密院事富直柔曰:“宮中有可付托否?”帝曰:“朕已得之。

    若不先擇宮嫔,則可慮之事更多。

    ”宗尹曰:“陛下睿明,審慮如此,宗廟無疆之福。

    ”帝所指宮嫔,蓋張婕妤、吳才人也。

     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