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懷他志,卒成前年之禍。
桧之大罪未正于朝,緻使其黨複出為惡。
臣聞立大事者,以人心為本。
今内外之議未決,而遣使之诏已下,失中原将士四海傾慕之心,他日誰複為陛下用命哉!”
庚戌,金百官請上尊号;金主不許。
诏:“中都、平州及饑荒地并經契丹剽黥有質妻賣子者,官為收贖。
”
金尚書左丞翟永固乞緻仕,不許,壬子,罷為真定尹。
尚書省奏:“永固自執政為真定尹,其傘蓋當用何制度?”金主曰:“用執政制度。
”遂著為令。
癸醜,以胡昉、楊由義為使金通問國信所審議官。
金罷貢金線段匹。
甲寅,金以尚書右丞赫舍哩良弼為左丞,吏部尚書石琚參知政事。
琚固辭,金主曰:“卿之才望,無不可者,何以辭為!”
十二月,己未,尚書左仆射、平章事陳康伯罷。
乙醜,張浚入見,力言金未可與和,請帝幸建康以圖進兵。
帝乃手诏王之望待命境上,令胡昉等先往谕金帥以四州不可割之意;如必欲得四州,則當追還使人,罷和議。
戊辰,除朱熹為武學博士。
時湯思退等主和議,近習曾觌、龍大淵用事。
熹三劄所陳,不除前所上封事之議,而語益剀切,思退等皆不悅,故除是職。
尋與洪适論不合而歸。
丁醜,以湯思退為尚書左仆射,張浚為右仆射,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浚仍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
金主獵于近效,以所獲薦山陵,自是歲以為常。
辛巳,金以蘇保衡為尚書右丞。
除胡铨為宗正少卿;乞補外,不許。
時金将富察特默、大周仁、蕭琦降,并為節度使。
铨言:“受降自古所難。
今金三大将内附,優其部曲以系中原之心,善矣。
然處之近地,萬一包藏禍心,或為内應,後将噬臍。
願勿任以兵柄,遷于湖廣以絕後患。
”
永康陳亮上《中興五論》,力排和議,不報。
金太師、尚書令張浩薨。
金主辍朝一日,谥文康。
先是近侍有請罷科舉者,金主曰:“吾見太師議之。
”浩入見,金主曰:“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學者乎?”浩對曰:“有。
”曰:“誰欤?”浩曰:“秦始皇。
”金主顧左右曰:“豈可使我為始皇乎!”議遂寝。
是歲,兩浙大水、旱、蝗,江東大水,悉蠲其賦。
隆興二年金大定四年
春,正月,丁亥朔,诏曰:“朕恭覽乾德元年郊祀诏書,有雲:‘務從省約,無至勞煩。
’仰見事天之誠,愛民之仁。
朕祗膺慈诏,嗣守皇祚,今歲冬日至,當郊見上帝,可令有司,除事神儀物、諸軍賞給依舊制外,其乘輿服禦及中外支費,并從省約。
”
戊子,金罷路、府、州元日及萬春節貢獻。
金主謂侍臣曰:“秦王宗翰有功于國,何乃無嗣?”皆未知所對。
金主曰:“朕嘗聞宗翰在西京,坑殺降者千人,得非其報耶?”
癸巳,帝謂侍臣曰:“近日士大夫奔競之風少息否?”宰相湯思退等曰:“方欲措置。
”帝曰:“卿等留意政事,當立紀綱,正法度,不可困于文書。
”
金群臣再請上尊号,金主不許。
丙申,命虞允文調兵讨廣西諸盜。
知潭州黃祖舜,言江、湖之間,私籌輕薄沙錢,請申嚴私鑄之刑。
戶部契勘私鑄毛錢及磨錯翦鑿并博易私錢行使,各有立定條法,下諸路提刑司,行下所部切嚴約束,從之。
丁酉,金主如安州春水。
王寅,至安州,大雪。
诏扈從人舍民家者,人日支錢一百與其主。
丙午,金布薩忠義複以書來。
庚戌,申嚴卿、監、郎官更出疊入之制。
辛亥,金主獲頭鵝,遣使薦山陵,自是歲以為常。
壬子,赈歸正人。
是月,福建諸州地震。
二月,丁巳,金免安州今年賦役,凡扈從人嘗止其家者亦複一年。
庚午,還中都。
丙子,減文武官及百司吏郊賜之半。
庚辰,金以北京粟價踴貴,诏悉免今年課。
乙酉,胡昉自宿州還。
初,昉至金,金人以失信執之。
帝聞昉被執,謂張浚曰:“和議不成,天也。
自此事當歸一矣。
”既而布薩忠義以書進金主,金主覽之,曰:“行人何罪!即遣還。
邊事令元帥府從宜措畫。
三月,丙戌朔,诏張浚視師江淮。
王之望等以币還。
初,湯思退恐和議不成,請以宗社大計奏禀上皇而後從事,帝曰:“金無禮如此,卿猶欲議和。
今日敵勢,非秦桧時比,卿議論,秦桧不若!”思退大駭,陰謀去浚,遂令之望等驿奏兵少糧乏,樓橹器械未備,又言委四萬衆以守泗州非計,帝惑之。
會戶部侍郎錢端禮言:“兵者兇器,願以符離之潰為戒,早決國是,為社稷至計。
”乃诏浚行視江淮。
時浚所招徕山東、淮北忠義之士,以實建康、鎮江兩軍,凡萬二千人;萬弩營所招淮南壯士及江西群盜又萬馀人,陳敏統之,以守泗州。
凡要害之地,皆築城堡,其可因水為險者皆積水為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