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六十三

首頁
    昭勳、崇德為名。

     庚辰,以京湖制置使陳晐經理屯田有緒,诏獎之。

     壬辰,決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系囚。

     是春,夏主父遵顼卒,年六十四,谥曰英文皇帝,号曰神宗。

     夏,四月,己醜,以《降興格》制輔臣俸。

    先是帝覽尚書省所進請給冊,以輔臣俸薄,令戶部條奏,遂有是命。

     辛卯,金享于太廟。

     以莫澤言,令二廣諸司:“今後守卒以下阙官,須申省部,未有注授者方許奏辟,卒令未滿求辟者禁之。

    ” 以久雨,诏大理寺、三衙、臨安府、兩浙州縣決系囚,杖以下釋之。

     癸巳,秘書少監範楷言淫雨未止,歲事可慮,帝動容曰:“不知何以弭災?”楷曰:“願陛下益加儆懼。

    ”帝曰:“《洪範》雨旸寒燠風,皆歸之肅乂哲謀聖。

    以此知人事與天意常相感通。

    ”楷曰:“人主與天地龍近,所以古人夙夜畏威。

    ”帝曰:“敬天一念,朕因此加謹。

    ” 庚子,下诏省刑。

     五月,辛酉,大理少卿葉宰言:“請令諸州軍奏谳來上,先以期日關奏邸及刑寺,以稽留獄之弊。

    ”從之。

     戊寅,李知孝奏請速正濟王叛逆之罪,追奪王爵。

     先是知孝以為言,帝曰:“觀卿之意,欲正名分、明國法耳。

    如朕始者所行,正欲全恩意也。

    ”知孝言:“陛下隆骨肉之愛,自是美事,但叛逆之臣,不正典刑,非所以訓。

    ”帝曰:“更當審慮區處。

    ”及是章複三上,帝曰:“此事卿屢奏陳,朕欲全始終之恩,所以重于施行。

    ”知孝曰:“陛下笃親睦族,可謂至矣。

    台谏、給舍既屢奏谏,若有施行,亦非得已。

    ”帝曰:“卿言即如此切至,朕當出卿所陳,更與大臣商榷。

    ” 癸未,令萬壽觀建甯宗神禦殿室。

     乙未,以傅伯成為龍圖閣學士、提舉南京鴻慶宮。

    先是召伯成,以疾抗章不至,遂以是寵之。

     丙申,賜禮部進士王會龍等九百九十八人及第、出身。

     壬寅,以先聖五十二代孫孔萬春襲封衍聖公。

     己酉,錄行在系囚。

     蒙古主避暑于渾垂山,取夏甘、肅等州。

     秋,七月,戊辰,大風。

    诏釋大理寺、三衙、兩浙州軍系囚。

    喬行簡因進讀,奏風變,帝曰:“大風可畏,皆朕不德有以緻之。

    ”行簡曰:“陛下引咎責躬,此意上通于天,在祖宗朝皆有已行典故,臣已略具敷陳,欲乞陛下思所以應天之實。

    ”帝曰:“所陳甚善,朕當益加修者。

    比以害稼為憂,當令體訪。

    知早稻已獲,晚稻未花,又幸不崇朝而止。

    ” 庚午,金平章政事英國公胥鼎薨。

     是月,蒙古主取夏西涼府搠羅、河羅等縣,遂逾沙陀,至黃河九渡,取應裡等縣。

    夏國主德旺驚悸而卒,年四十六,号曰獻宗。

    國人立其弟南平王晛,以兵事方殷,告于金,各停使聘。

     八月,金伊喇布哈複曲沃及晉安。

     辛卯,金設益政院于内廷,以禮部尚書樂平楊雲翼等為說書官,日二人直,備顧問。

    雲翼為金主講《尚書》,言帝王之學,不必如經生分章析句,但知為國大綱足矣。

    因舉任賢去邪,與治同道,與亂同事,有言逆于汝心,有言遜于汝志等數條,一皆本于正心、誠意,敷繹詳明。

    一日,經筵畢,因言:“人臣有事君之禮,有事君之義。

    禮不敢齒君之路馬,蹴其刍者有罰;入君門則趨,見君之幾杖則起;君命召,不俟駕而行;受命不宿于家。

    是皆事君之禮,人臣所當盡也。

    然國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一一陳之,則向所謂禮者,特虛器耳。

    君曰可而有否者,獻其否;君曰否而有可者,獻其可。

    言有不從,雖引裾、折檻、斷鞅、轫輪有不惜焉者。

    當是時也,姑徇事君之虛禮而不知事君之大義,國家何賴焉!”金主變色曰:“非卿,朕不聞此言。

    ”雲翼嘗患風痹,及愈,金主問愈之方,對曰:“但治心耳,心和則邪氣不幹。

    治國亦然,人君先正其心,則朝廷百官莫不一于正矣。

    ”金主矍然,知其以醫谏也。

     壬辰,令戶部申嚴州縣受租苛取之禁,轉運使察其違者劾之。

     甲午,以久雨,蠲大理寺、三衙、臨安府點檢提領酒所贓賞錢。

     濟王竑之死也,始欲治葬于西山寺,後遂藁葬西溪。

    史彌遠患人言不已,思有以折抑之,乙巳,上言曰:“昔秦王廷美以昵比兇惡,君臣就請行法,遂勒歸私第,尋降涪陵縣公,房州安置。

    比濟王從賊僣僞,給舍、台谏俱有奏請,乞正名定罪,陛下欲全始終之恩,弗俞其請,今又論奏不已。

    臣等切詳秦王以言語不順,尚坐追降竄責,今濟王逆節著明,負先帝教育之大恩,忘陛下友愛之至德,參之公論,揆之國法,死有馀罪。

    臣等詳議審處,請将濟王追降巴陵縣公,庶幾上全仁恩,下伸公議。

    ”從之。

     丙午,衛泾薨。

     乙卯,诏:“新中法科而資淺者,須外應二考以上,方擢為評事。

    ”從陳貴誼請也。

     九月,庚申,雷。

     李全破益都,執張林送楚州。

    蒙古郡王岱遜攻之,全戰屢敗,退守益都,蒙古築長圍困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