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七十一

首頁
    通為一。

    随其高下,為櫃蓄洩,三百裡間,渺然巨浸。

    土木之功,百七十萬,民不知役。

    繪圖上之。

     癸酉,诏曰:“朕望道未見,闵時多艱,與予共治之臣,锢于謀身之習。

    有官守者,以謀身而失其守,有言責者,以謀身而失其言,各懷患得患失之私,安有立政立事之志!緻天工之多曠,宣國步之未夷。

    今朕躬攬權綱,首嚴訓迪,凡聯事而合治,各滌慮以洗心。

    毋懷私恩,毋萌私念,毋植私計,毋締私交。

    三事大夫,以朝廷未尊為己愆,士氣未振為己恥,守令以民俗未裕為己責,将帥以邊疆未谧為己憂。

    主爾忘身,國爾忘家,以共圖内安外甯之效,則予汝嘉;其或不恭,邦有常憲。

    ”帝一新吏治,故有是诏。

     蒙古諸王呼必赉,圖壘第四子也,思大有為于天下,訪求賢才,虛己咨詢。

    先是懷仁趙璧侍藩邸,為呼必赉所信任,呼以秀才而不名。

    董文用,俊之子也,主文書,講說帳中,因命馳驿四方,騁名士。

     時肥鄉窦默,以經術教授于鄉,遣文用召之。

    默變姓名以自晦,文用俾其友人往見,而微服踵其後。

    默不得已,乃拜命。

    既至,問以治道,默首以三綱、五常為對,呼必赉曰:“人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則無以立于世矣。

    ”默又言:“帝王之道,在正心、誠意。

    心既正,則朝廷遠近莫敢不一于正。

    ”呼心赉深契其言,敬待加禮,不令暫去左右。

     默薦姚樞,呼必赉遣趙璧召之,聞其至,大喜,待以客禮。

    樞為《治道書》數千言,首陳二帝、三王之道,以治國、天平下之大經,彙為八目,曰修身,力學,尊賢,親親,畏天,愛民,好善,遠佞。

    次列救時之弊,為條三十,各疏其弛張之方于下,本末兼該。

    呼必赉奇其才,動必召問。

     金之亡也,左右司郎中王鹗,将就戮,蒙古萬戶張柔見而異之,釋其縛,辇歸,館于保州。

    呼必赉遣使聘之;乃至,使者數輩迎勞。

    召對,請講《孝經》、《書》、《易》及齊家、治國之道,古今事物之變,每夜分乃罷。

    呼必赉曰:“我雖未能即行汝言,安知異日不能行之耶!”鹗旋乞還,賜之馬,仍命近侍庫庫、柴桢等五人從之學。

     邢台劉侃,少為令史,居常郁郁不樂,一日,投筆歎曰;“丈夫不遇于世,當隐居以求其志,安能汩沒為刀筆吏乎!”即棄去,隐武安山中,旋為僧,名子聰,遊雲中,居南唐寺。

    時僧海雲赴呼必赉之召,過雲中,聞其博學多才藝,邀與俱行。

    既入見,應對契意,屢有詢問。

    子聰于書無所不讀,尤邃于《易》,旁通天文、律、算、三式之屬,論天下事如指諸掌,呼必赉大愛之。

    海雲歸,子聰遂留藩邸。

     淳祐五年蒙古太宗皇後稱制四年 春,正月,丁酉朔,诏曰:“國家以仁立國,其待士大夫尤過于厚。

    台谏乃因得言而釋私憾,摭細微而遺巨奸,遷谪降黜,或出非辜。

    其令三省将見在谪籍人斟酌放令自便,追奪停罷,亦與酌情牽複。

    其貪酷害民,公議弗容者,不拘此旨。

    ” 又诏:“邊将興師,河南之境,鋒镝所接,甯免瘡痍。

    中原遺民,皆祖宗赤了,朕甚痛之。

    自今邊臣各謹守封疆,毋先事首戎;益務緩懷,大布恩信,以副朕兼愛南北之意。

    ” 己酉,雷。

    庚戌,避正殿,減膳。

    诏中外指陳阙失。

     乙卯,劉伯正罷,以監察禦史孫起予言其隐默充位也。

    诏以禮部尚書兼給事中李性傳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

     召提舉鴻慶宮李韶權禮部尚書。

    入見,疏曰:“陛下改畀政權,并進時望,天下孰不延頸以觊大治!臣竊窺之,恐猶前日也。

    君子、小人,倫類不同。

    惟不計近功,不隐小利,然後君子有以自見;不惡聞過,不諱直言,然後小人無以自托。

    不然,治亂安危,反覆手爾。

    今土地日蹙,人民喪敗,兵财止有此數,旦旦而理之,不過椎剝州縣,朘削裡闾,就使韓、白複生,桑、孔繼出,能為陛下強兵理财,何補治亂安危之數!況議論紛然,賢者不肯苟容而去,不肖者反因是以媒其身。

    此君子、小人進退機括所系,何不思之甚也!聞之道路,德音每下,昆蟲、草木,鹹被潤澤,恩獨不及一朽胔;威斷一出,公卿大夫,莫敢後先,令獨不行于一老媪;大小之臣,積勞受爵,皆得以延于世,而國儲君副,社稷所賴以靈長,獨不早計而預定。

    何耶?又疏乞歸,不許,擢翰林學士。

     二月,戊辰,诏:“昨罷科籴,但令依時輸納,量革吏奸,使民樂輸。

    此後仰常切遵守,永無科籴,犯者以違制論。

    ” 甲戌,呂文德敗蒙古兵于五河,複其城;诏進二秩。

     壬辰,太白晝見,經天。

     三月,庚子,以殿中侍禦史鄭寀言,命有司舉行溫大雅、程以升、吳淇、徐敏子納賄之罪。

    仍降诏曰:“時方多事,念未能蠲租減賦,而吏之不良,乃肆貪虐!或有前期預借,或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