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獨居寓所。
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來,則是獻刀;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
”卓然其說,即差獄卒四人往喚操。
去了良久,回報曰:“操不曾回寓,乘馬飛出東門。
門吏問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縱馬而去矣。
儒曰:“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
”卓大怒曰:“我如此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謀者,待拏住曹操便可知矣。
”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拏曹操。
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且說曹操逃出城外,飛奔谯郡。
路經中牟縣,為守關軍士所獲,擒見縣令。
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縣令熟視曹操,沈吟半晌,乃曰:“吾前在洛陽求官時,曾認得汝是曹操,如何隐諱?且把來監下,明日解去京師請賞。
”把關軍士,賜以酒食而去。
至夜分,縣令喚親随人暗地取出曹操,直至後院中審究;問曰:“我聞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禍?”操曰:“‘燕雀安知鴻鹄志哉?’汝既拏住我,便當解去請賞。
何必多問!”縣令屏退左右,謂操曰:“汝休小觑我。
我非俗吏,奈未遇其主耳。
”操曰:“吾祖宗世食漢祿,若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吾屈身事卓者,欲乘間圖之,為國除害耳。
今事不成,乃天意也!”縣令曰:“孟德此行,将欲何往?”操曰:“吾将歸鄉裡,發矯诏,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吾之願也。
”縣令聞言,乃親釋其縛,扶之上坐,再拜曰:“公真天下忠義之士也!”曹操亦拜,問縣令姓名。
縣令曰:“吾姓陳,名宮,字公台。
老母妻子,皆在東郡。
今感公忠義,願棄一官,從公而逃。
”操甚喜。
是夜陳宮收拾盤費,與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劍一口,乘馬投故鄉來。
行了三日,至成臯地方,天色向晚。
操以鞭指林深處,謂宮曰:“此間有一人姓呂,名伯奢,是吾父結義弟兄;就往問家中消息,覓一宿,如何?”宮曰:“最好。
”二人至莊前下馬,入見伯奢。
奢曰:“我聞朝廷遍行文書,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陳留去了。
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陳縣令,已粉骨碎身矣。
”伯奢拜陳宮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滅門矣。
使君寬懷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
”說罷,即起身入内。
良久乃出,謂陳宮曰:“老夫家無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來相待。
”言訖,匆匆上驢而去。
我是貓
操與宮坐久,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
操曰:“呂伯奢非吾至親,此去可疑,吾竊聽之。
”二人潛步入草堂後,但聞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獲。
”遂與宮拔劍直入,不問男女,皆殺之,一連殺死八口。
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欲殺。
宮曰:“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急出莊上馬而行。
行不到二裡,隻見伯奢驢鞍前鞽懸酒二瓶,手攜果菜而來,叫曰:“賢侄與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可久住。
”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豬相款。
賢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請轉騎。
”操不顧,策馬便行。
行不數步,忽拔劍複回,叫伯奢曰:“此來者何人?”伯奢回頭看時,操揮劍砍伯奢于驢下。
宮大驚曰:“适才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幹休?若率衆來追,必遭其禍矣。
”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默然。
當夜行數裡,月明中敲開客店門投宿。
喂飽了馬,曹操先睡。
陳宮尋思:“我将謂曹操是好人,棄官跟他;原來是個狠心之人!今日留之,必為後患。
”便欲拔劍來殺曹操。
正是:
設心狠毒非良士,操卓原來一路人。
畢竟曹操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