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二

首頁
    鄒子談天,甫在奧穾之内。

    煉石既誣,聱足亦詭。

    俗書徒繁,竟無顯說,世士蒙昧,莫詳厥體。

    是以憑惠獨慮,六合之相持;桓譚拒問,率五藏以為喻。

    通人學,思郁理窮,況乃牆見,其能辯乎!嗟夫!區界現事,猶莫之知,不思妙義,固其已矣。

     竊惟方等大典,多說深空,唯《長含》、《樓炭》,辯章世界,而文博偈廣,難卒檢究。

    且名師法匠,職競玄義,事源委積,未必曲荊佑以庸固,志在拾遺,故抄集兩經,以立根本,兼附雜典,互出同異,撰為五卷,名曰《世界集記》。

    将令三天階序,煥若披圖;六趣群分,照如臨鏡。

    庶溺俗者發蒙,服道者瑩解,共建慧眼之因,俱成覺智之業焉。

     《三千大千世界名數記第》(出《長阿含》。

    )《諸世界海形體記》第二(出《華嚴經》。

    )《大小劫名譬喻記》第三(出《樓炭經》。

    )《劫初世界始成記》第四(出《長阿含》。

    ) 《大海須彌日月記》第五(出《長阿含》。

    )《四天下地形人物記》第六(出《長阿含》。

    )《劫初四姓種緣記》第七(出《長阿含》。

    )右第一卷 《轉輪聖王記》第八(出《長阿含》。

    )《欲界六天記》第九(出《長阿含》。

    )《色界十八天記》第十(出《長阿含》。

    )《無色界四天記》第十一(出《長阿含》。

    ) 《乾闼婆甄那羅記》第十二(出《長阿含》。

    )右第二卷《阿須輪鬥戰記》第十三(出《長阿含》。

    )《世界諸神及餓鬼記》第十四(出《長阿含》。

    ) 《龍金翅象師子十二獸記》第十五(出《大集經》。

    )右第三卷《大小地獄閻羅官屬記》第十六(出《長阿含》。

    )。

    右第四卷 《世界雲雨雷電記》第十七(出《長阿含》。

    )《世界樹王華藥記》第十八(出《長阿含》。

    )《小劫饑兵疫三靈記》第十九(出《長阿含》。

    )《大劫火水風三災記》第二十(出《長阿含》。

    ) 右第五卷 ○薩婆多部師資記目錄序第六△釋僧佑撰 大聖遷輝,歲紀綿邈,法僧不墜,其唯律乎!初集律藏,一軌共學,中代異執,五部各分。

    既分五部,則随師傳習,唯薩婆多部偏行齊土,蓋源起天竺,流化罽賓,前聖後賢,重明疊耀。

    或德升住地,或道證四果,或顯相标瑞,或晦迹同凡,皆秉持律儀,闡揚法化。

    舊記所載,五十三人。

    自茲以後,睿哲繼出,并嗣徽于在昔,垂軌于當今。

    季世五衆,依斯立教,遺風馀烈,炳然可尋。

     夫蔭樹者護其本,飲泉者敬其源。

    甯可服膺玄訓,而不記列其人哉!佑幼齡憑法,年逾知命,仰前覺之弘慈,奉先師之遺德。

    猥以庸淺,承業《十誦》,諷味講說,三紀于茲。

    每披聖文以凝感,望遐蹤以翹心。

    遂搜訪古今,撰《薩婆多記》。

    其先傳同異,則并錄以廣聞;後賢未絕,則制傳以補阙。

    總其新舊九十馀人。

    使英聲與至教永被,懋實共日月惟新,此撰述之大旨也。

    條序馀部,則委之明勝,疾恙叡漠,則辭之铨藻。

    傥有覽者,略文取心。

     《大迦葉羅漢傳》第一《阿難羅漢》第二《末田地羅漢》第三(譯曰中也。

    )《舍那婆斯羅漢》第四 《優波掘羅漢》第五《慈世子菩薩》第六《迦旃延羅漢》第七《婆須蜜菩薩》第八 《吉栗瑟那羅漢》第九《長老肋羅漢》第十《馬鳴菩薩》第十一《鸠摩羅馱羅漢》第十二 《韋羅羅漢》第十三《瞿沙菩薩》第十四《富樓那羅漢》第十五《後馬鳴菩薩》第十六 《達磨多羅菩薩》第十七《蜜遮伽羅漢》第十八《難提婆秀羅漢》第十九《瞿沙羅漢》第二十 《般遮屍棄羅漢》第二十一《羅睺羅羅漢》第二十二《彌帝麗屍利羅漢》第二十三《達磨達羅漢》第二十四 《師子羅漢》第二十五《因陀羅摩那羅漢》第二十六《瞿羅忌梨婆羅漢》第二十七《婆秀羅羅漢》第二十八 《僧伽羅叉菩薩》第二十九《優波亶馱羅漢》第三十《婆難提羅漢》第三十一《那伽難羅漢》第三十二 《達磨屍梨帝羅漢》第三十三(譯日法勝。

    )《龍樹菩薩》第三十四《提婆菩薩》第三十五《婆羅提婆菩薩》第三十六 《破樓提婆》第三十七《婆修跋摩》第三十八《毗栗惠多羅》第三十九《毗樓》第四十 《毗阇延多羅菩薩》第四十一《摩帝麗菩薩》第四十二《诃梨跋暮菩薩》第四十三《婆秀槃頭菩薩》第四十四(譯曰青目。

    ) 《達磨達帝菩薩》第四十五《旃陀羅羅漢》第四十六《勒那多羅菩薩》第四十七《槃頭達多》第四十八 《弗若蜜多羅漢》第四十九《婆羅多羅》第五十《不若多羅》第五十一《佛馱先》第五十二 《達磨多羅菩薩》第五十三右五十三人第一卷《長安城内齊公寺薩婆多部佛大跋羅師宗相承略傳》《阿難羅漢》第一 《末田地羅漢》第二《舍那婆斯羅漢》第三《優波掘羅漢》第四《迦旃延菩薩》第五 《婆須蜜菩薩》第六《吉栗瑟那羅漢》第七《勒比丘羅漢》第八《馬鳴菩薩》第九 《瞿沙菩薩》第十《富樓那羅漢》第十一《達磨多羅菩薩》第十二《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