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爾。
然釋文多雲地前人得也。
六千功德令六根清淨。
六千者。
義疏雲。
身三·口四·意三。
合為十善。
一善為首。
餘九莊嚴○成百善也。
自行百善。
教他百善。
贊歎法百。
贊歎行百善。
合為四百善。
約五種法師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
此二千善有上中下品。
故成六千也。
有人言。
菩薩行十善。
一善亦以九善莊嚴○便成百善。
自行百善。
教他行百善。
贊歎法為百。
歎人為百。
合為四百。
此之四百有上中下品。
成千二百。
三根于持經用勝。
具得三品。
故有千二百。
餘三根持經用但得中下二品。
故有八百。
有人言○六根皆具百福。
一一福各十善莊嚴。
成一千功德。
一根一千則為六千(雲雲)初說不言有人。
而義不如第二有說也。
玄論引注經。
即此第二義。
而雲既妨更出多釋。
如文。
今案。
以注經釋可為量。
四前言三根于持經勝者。
意根為五法師之本舌。
亦具五師由聲聞說受持等。
故勝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耶。
答。
玄論雲。
互相資持故。
餘根得用即是功德(文)問。
何名功德。
答。
法花經分别功德疏雲。
修功所得悉名功德(雲雲)涅槃疏十二雲。
如言功德。
功者故也(或本作政)德者得也。
功罰所得名為功德。
亦是功夫所得名為功德之者。
還訓于得。
得屬于我名為功德。
亦是修功德獲名得也(文)十住斷結經第六卷說諸菩薩德雲。
現如來眼不可思議○如來鼻通倍不可計。
如來舌通廣無邊際(文)(具說六根有通即是六根清淨也)涅槃疏十五雲。
習集故。
若自然六根清淨(雲雲)但知一切修行大乘經雲。
皆得六根清淨。
以六根淨是菩薩功德故。
又菩薩分得佛果功德。
故知六根清淨究竟在佛果也。
法花玄十雲。
問。
雲何名六根淨耶。
答。
如文所明。
有此勝用故名為淨。
又此經明。
權實二智真應兩身。
皆是無礙之法。
菩薩語無礙之法故分得無礙故名六根淨也。
問。
雲何權實真應無礙。
答。
如前說。
長為短用。
短為長用。
長短為非長短用。
非長短為長短用。
此是如來究竟自在無礙之身。
即有究竟自在無方之用。
始行之人分得此悟。
故六根自在也。
問。
諸部皆雲。
香到鼻方知。
雲何此經雲遙聞香耶。
答。
有人言。
道理則到根方知。
今假經力則遙聞也。
問。
若道理色可見。
聲可聞。
今假經力則應聞色見聲耶。
若色不可聞。
聲不可見者。
到者不可遙聞。
遙者不可到知也。
答。
明中色定可見。
闇中色不可見者。
何故人眼晝則見。
夜不見。
穴鳥夜見而晝不見耶。
若言眼有光故能見者。
晝何不見耶。
又如弱水不升毛而升鐵。
金剛破餘物而水銀所壞。
孰定強弱耶。
故知諸法無有定性。
随立而轉。
到不到亦然也。
又今約事釋者。
菩薩分得二智。
以實智故知。
六根六塵空無所有。
如華嚴中明。
眼入三昧。
耳出正受。
觀眼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以權智有六根之用。
約權智能知香義故。
說鼻遙聞香也。
非鼻根能遙聞。
餘亦例然也(文)非鼻根能遙聞者。
可有二義。
一雲。
鼻根非遙聞。
但是權智能遙聞。
有似六根之用也。
一雲。
鼻根自力非遙聞。
然由權智開導力故亦得遙聞也。
六通義
六通者。
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盡也。
身通亦名如意。
亦名神足。
仁王疏上雲。
以菩薩漏未盡故除漏盡通(文)涅槃疏十五雲。
若依大品。
歎菩薩德中雲。
悉是五通。
往生品雲菩薩得六通。
二文不違。
佛煩惱漏習漏俱盡故具六通。
菩薩但斷正使習漏未盡故。
未得漏盡。
若望凡夫二乘。
得言菩薩具得六通。
是以兩文不相乖有(略抄)法花序品疏雲。
經或雲菩薩得于五通。
或得六通。
凡有二義○一始行菩薩但得五通。
二法身菩薩得于六通。
又菩薩煩惱已盡。
形凡夫已盡故言得六。
餘有習氣。
比佛未盡故言得五通(文)問。
凡夫亦得五通耶。
答。
涅槃疏十五雲。
若是薩婆多成論等所解雲。
凡夫亦得五通○若是雪山部。
聖人得五通。
凡夫不得。
而今外道能飛行自在等者。
此是其若得異道術。
或是鬼神等依助故能爾。
不名為通。
諸可解釋不出此二(雲雲)問。
得通有幾種耶。
答。
涅槃疏十五雲。
有四種得。
一者修得。
二者報得。
三者功德得。
四者生得。
言修得者。
即是修習所得。
言報得者。
以修因故果報得此通。
亦如生色界則報得得此通。
功德得者。
如持法花經。
止為持經而自得功德莊嚴六根。
言生得者。
如生在人中自然得通。
此是生得。
如栴陀羅與阿阇世王(乃至)彼答雲。
我見宿命。
從七世以來常屠羊都無果報○(佛言。
卻後七日業熟堕地獄)婆娑中雲。
此非是通。
此通生惠。
何故生欲界非邊地(已上涅槃疏生得者。
俱舍名業得)問。
五通依何定修得之耶。
答。
法花疏第二雲。
小乘但明四禅方能發通。
大乘明一切禅定皆能發通(文)
問。
大乘一切禅定發通者。
依何文耶。
答。
可考之。
設雖無文。
道理應爾。
菩薩功德皆自在故。
大品疏三雲。
數人五通四根本發之。
六地發見谛。
九地發思惟。
論人三界定發漏盡。
七依定發五通。
即四禅三無色也(雲雲)問。
功德得者為唯持法花經得耶。
答。
持大乘經菩薩應得之。
故涅槃疏十五雲。
習集波若自然六根清淨。
即是功德得(文)但是大乘有斯功德。
問。
六根菩薩得清淨者。
鼻舌亦有得通。
于六通中何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