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害羞

首頁
    由地在心裡品評起劉偉來了。

     三十幾歲的劉偉是恢複考試制度頭二年考中師範學校的,七八年來在本鄉所屬的幾所小學校轉來轉去最後算是在本校紮住了腳。

    他有一顆聰明透頂的腦瓜唯獨缺少了一點毅力,他多才多藝學啥會啥結果卻是樣樣精通樣樣稀松。

    他教高年級語文嫌其淺顯無味,教數學又讨厭其枯燥,最終他選擇了曆史科目,主要是可以不負太多的責任,升學考試或本鄉統考不考曆史他就沒有任何壓力。

    他已經放棄了寫小說彈電子琴而對圍棋興趣正濃。

    他的性格有時可愛有時又執拗得不近人情。

    他走過的學校沒有一個領導喜歡他,但事後卻說那小夥子其實不錯。

    他讀過不少古今中外的野史,對一切人和事都用曆史典故來作證他的看法屬天經地義。

    他不巴結誰也不故意傷害誰,誰要是惹下他他會把中外曆史上一切奸黨逆臣引來證明你與他們屬一丘之貉,領導害怕他又藐視他。

    他在本校唯一沒有犯過錯的人就是王老師,所以讓他作王老師的副手當六甲班副班主任。

    王老師有時覺得這人正直得可愛聰明得可愛有時候又覺得這人不成景戲!穿那樣裸身露肉的衣服滿鎮子上跑,老師總得注意點儀容儀表嘛!然而他隻顧結緊自己的風紀扣而絕不會去指責劉偉的渙散。

     一個牽着孩子的女人買了一隻冰棍走了,留下一枚五分硬币。

    王老師接過那五分硬币時手掌裡竟有一種異樣的感覺,無論如何,第一個買主已經光顧了,冰棍生意開張了。

     入夏之前,學校買回來一套冰棍兒生産機器,這是春節後開始新學期一直吵吵嚷嚷的結果。

    開學後,教師們議論最多是春節期間的見聞,見聞中共同強烈的感覺是在本校教書最可憐了。

    張老師說他弟弟所在的工廠除了發年終獎金還發了過年所需的一切,雞、魚、油、菜、粉絲、黃花、木耳、豬和牛羊肉以及烹調所需的大料都每人一份發齊了,連衛生紙也發了一大捆。

    胡老師說他姐所在的公司除了發上述吃食外,還發了電熱毯、電熱杯、氣壓熱水瓶。

    大家覺得學校畢竟比不得企業于是就與本鄉的學校橫向比較,這個學校辦個皮鞋加工廠給每個老師發了一雙毛皮鞋價值三十多塊,那個學校買了豆芽機賣豆芽老師們分了說不清多少錢,唯獨本校什麼也給老師發不出……議論從私下發展到公開,終于進入本校校務會議議事日程,冰棍機器買回來了。

     原先勤工儉學讓學生“學工”的兩間房子徹底進行了清除,牆壁刷新了,冰棍機器安裝好了。

    因為一開始就明确是利潤性生産,自然不能指靠學生來擔承,于是就得雇民工,于是就有幾位以至大部分老師向校長成斌申述自己的種種艱難,要求把自己的兒子或閑在農村的妻子招來做冰棍工人。

    成斌校長的愛人也在農村,春閑無事,他想把身強力壯的中年愛人弄來掙一點收入,面對好多老師的申求而終于沒說出口。

    他對所有申求者都一律說:“好好好,統一研究之後再說”。

    成校長和吳主任研究出一個最公道的辦法,讓所有申求者抓阄。

    抓阄的結果自然是抓中的高興抓空的也對校長沒有意見,因為校長自己也抓空了。

    沒有後門,王老師沒有參加抓阄,他的三個女兒早已出嫁,一個獨生兒子正在交通大學讀書,令好多老師羨慕。

     冰棍生産順利而且質量不錯,招來了附近村鎮一些男女青年趸取冰棍兒。

    沒過幾天,幾個教師向校長成斌提出建議,咱們生産冰棍卻讓旁人把錢賺了,倒不如讓老師們自己賺。

    在成校長和吳主任進一步研究的時候,體育教員楊小光已經等待不及勇敢地闖過禁區,率先在冰棍廠趸了一箱冰棍兒,放在操場上的樹底下,讓學生們在炎炎烈日下打籃球踢足球跳繩翻杠子,然後宣布休息五分鐘:“每人至少一根冰棍兒,有現錢的交現錢,沒現錢的跟同村同學借下,借不下的先欠着以後來校時帶上就是了。

    ”他每天有四五節體育課,銷售的冰棍可以賺七八塊錢。

    有人立即向校長成斌反映了楊小光向學生兜售冰棍兒的問題。

    成校長找楊小光談話,想不到楊小光比校長更理直氣壯:“你生産冰棍兒是不是給人吃的?是不是隻許外人吃而不許本校學生吃?你看不見那些小販趸了冰棍就在學校門口賣給學生?這樣熱的天學生上體育課熱得要命渴得要死,紛紛奔大門口去買冰棍兒,我這體育課還能不能上下去?我為學生服務關心學生健康給學生供應冰棍兒有什麼不對?我賺了幾個煙錢你就有意見了是不是?你沒意見誰有意見叫誰當面給我提出來,讓他來教體育課好了!我三伏能熱死三九能凍死教體育算是倒八輩子黴了,你們當領導的誰說一句公道話來?” 校長成斌在連珠炮下首先亂了陣腳,立即轉了笑臉換了口氣對楊小光解釋起來,要正确對待群衆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雲雲。

    好像他不是找楊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