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肆 人杳双忘

首頁
     生命中有一扇門始終沒有打開。

    為此你嘗試先打開了所有其他的門,最終還是返回到那扇緊閉的門前。

    務必要打開它。

    回來和解決都是遲早的問題。

     40 “你隻管走自己的路……同時要允許别人走他們自己的路。

    ”摘句。

     41 要始終邁開腳步移動,即便不知道前面是什麼。

    信任行動勝于一切言論和妄想。

     42 十個小時以上的漫長飛機航行,适合讀書。

    尤其适合閱讀一本繁體豎排密密麻麻費解難懂的書。

    在一個有限的被停頓的時段裡,人被迫專注。

    一些重要的書基本都是在飛機上讀完。

     買了一副新的耳環。

    綠色和藍灰色的水晶及月光石鑲嵌。

     航行經過一片白茫茫冰雪覆蓋的山嶺。

    忘記了在身邊沉睡過的人,夢中隻見到麋鹿的犄角劃過深綠灌木。

    你贈予我的寶石項鍊,一掉入湖水就化成了水滴。

    過去已去,未來還沒有來。

    現在我在這裡。

     43 摩天輪,巴黎。

    世間的某些部分需要你的相信,某些部分不過隻是一個遊樂場。

     在旅館房間。

    清晨醒來撩開窗簾,聽到叩擊玻璃窗的分明雨聲。

    光線很暗,不打開電視,有時在小圓桌邊默默坐着。

    在一個很遠的地方,但并沒有離開自己。

    這種如影相随的孤單,在長久的自處和過濾中,逐漸成為一種安然。

     一次小型的演講。

    男孩特意坐火車來聽我說話,衆人之中起身說,我來看你,心情如同來看望戀愛中的一個女朋友,心跳得這樣快。

    他應看到我已不是那個寫《告别薇安》的二十四歲的年輕女子。

    他也許已無法繼續閱讀我的新作,比如《春宴》。

    但這份惺惺相惜的初心仍令我心暖。

    不知道該對他說什麼,于是微笑着,什麼也沒有說。

     44 古老的宮殿建築。

    幽微光線。

    她遞過來一方手帕,說在附近店鋪購買,來不及包裝。

    小心折疊起來的棉布,上面繪有淡紫色鈴蘭,描着金線。

    這個年輕女孩,有一張白淨的鵝蛋形臉龐。

    穿及踝長裙,漆黑發絲邊佩戴一朵芍藥花。

    她是我的讀者。

     甚為喜歡這方手帕。

    送心愛的人手帕是一種多麼古典而柔情的方式。

     45 西斯廷小教堂。

    在封閉和陰暗之中,穹頂壁畫在頭頂展開。

    亞當與上帝手指相觸的瞬間,臉上有兒童般的純淨無助。

    仿佛即刻将被破壞。

    如同一種暗示,生命從此刻開始處于追尋。

     筆記摘自一位希臘教授演講:一,有效運作需要内在的道德核心和結構。

    如果核心是有錯誤的,不管運作多麼前進,就是深刻的危機,在搖籃裡就會指向死亡。

    二,所有的危機都是道德危機。

    三,現代社會注重改善生活标準而不是改善生活質量。

    在時間進程裡,人類道德的地平線狹窄了,把符合人性的生活可能性排除了。

    四,你也許會有一輛技術先進的跑車,但卻沒有一起坐車觀賞風景的人,你實際處于悲慘境地。

    從現代生活系統角度看,你過得很幸福,但這個系統一開始的道德目标就是有錯誤的。

    五,每一個人都需要檢查自己的目的,方式,做好個體的哲學工作,除非隻想建立一種貌似完美的混亂。

     從克裡特島到雅典有一段夜船的旅途,會寫在小說裡。

    坐夜船的記憶還停留在童年時候。

     45 如果想去一個地方,想過很久,有一天就帶着自己走了。

    這隻是時間問題。

     46 有時我們會選擇對某個人某件事服輸,其實是向自己服輸。

    人不可能一直試圖戰勝自己,這代價危險。

    有時你必須允許自己敗給這個世界不可測的脆弱和威嚴,敗給人性的複雜和深不可言。

     47 三裡屯。

    寒風中這個瘦小的女子,說韓語,黑大衣,短裙,透明黑絲襪,一雙細高跟黑鞋。

    黑色長發,大紅色口紅,抹了白粉的面容。

    裸露秀麗的小腿,臉色穩定。

    以前我覺得這樣的女子缺乏理性,現在卻覺得這美很是剛強。

    為了越過生活的庸俗,人所做出的犧牲值得。

    反之,厚厚裹起來害怕受凍的人,過于現實和安全。

     美需要怪異和逆反。

    需要犧牲。

     翻出《春宴》舊稿,試圖再做若幹小小修改。

    除了删除字詞已再無工作可做。

    它被密密縫制成一條拼花被子,每一塊花布各定其位。

    再次閱讀,覺得它如同一條執拗而窄小的隧道,徑直通往人心内裡。

    完全不管不顧。

    這樣封閉模式的寫作,也就這樣一次。

    若再寫一本小說,根本已無心力近同。

     它的寫法和内容考驗讀者耐心,易起争議。

    開篇前奏緩慢,一半之後,大概從第七章開始進入正式旅途。

    最後一章是終點,但必須以之前的漫長前路做鋪墊。

    這是任性之處。

     在某種程度上,我接受它是一本會被浪費的作品。

    即它被接受的,也許是其表象最淺層的一面,而底下的深度無法被輕易掘起。

    浪沙越重,内在埋藏越深。

    快速論斷使很多任性的作品獲得在時空領域裡被再次闡釋的可能性。

    這使時間生發出空曠的意味。

    我甘願它如此。

     它的有力與它的缺陷和任性同等明顯,也許是十年之後我依然能夠拿起來重讀的作品。

    《告别薇安》之類的舊作,不具備這樣的力量。

    大部分舊作對我而言,均是一種練筆,一種準備。

    《春宴》是一次中途的完成。

     小說的功能即是為讀者提供一種生活和思考經驗之外的新的可能性,外界吸收和接受與否,書要順受坦然。

    對我來說,我對它的不完美和強壯都覺放心,由它獨自開始漫長旅途并接受波瀾。

    信任它如河流孤行,最終歸入大海。

     48 應把小兒女情懷變成大的悲憫。

     他說他覺得内心很孤獨,找不到可以回去的家。

    他說,見到你本來是高興的事情,但你是個混合體。

    走過泥濘的街道,坐下來喝一杯熱茶。

    他在出租車上不知覺地入睡。

    日益老去的側臉線條。

     49 如果這是生活中最大的一個負面存在,那麼必須要從根部開始鏟除。

    把匕首吞下咽喉,把碎片埋入泥土。

     經曆黑暗與毒藥的試煉,不逃避,吞食它,轉化它。

    穿越最後一線生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