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奔過去..
反正免不了要落入什麼人的手心就是了。
”這種奴役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鐵屑投向磁石一樣。
直到有一日,“死亡來解脫我們。
”①男人是軟弱的。
至少男人在情愛世界中是軟弱的,這不僅是屠格涅夫一個人的發現,而是他那個時代的俄國大作家們的共同發現。
從普希金筆下的葉甫根尼·奧涅金開始,到萊蒙托夫筆下的畢喬林、岡察洛夫筆下的奧勃洛摩夫、托爾斯泰筆下的聶赫留朵夫..
莎士比亞發現了人的偉大也發現了人的軟弱(哈姆萊特等等),從而劃了一個時代。
而俄國的一批偉大的作家發現了男人的偉大也發現了男人的軟弱,又劃了一個時代。
隻有實際上最為“陰盛陽衰”的中國人,至今依然陶醉在“男人偉大,女人軟弱”的自以為是的迷幻夢境之中。
這也是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男人的又一大奇迹。
武俠世界更是一個大男人的世界。
大俠客大豪傑、大英雄都是“男人”
的别稱。
隻有少數的優秀作家,如梁羽生寫出了卓一航①,古龍寫出傅紅雪②,而金庸則寫出了陳家洛。
在金庸的筆下,我們甚至可以發現這樣一種模式:男主人公在江湖上是英雄豪邁,不愧為大俠大好漢,而在情愛裡,在女性面前卻有一種本能的卑怯、軟弱、被動。
——我們可以列出一系列這樣的名字,包括陳家洛、餘魚同、徐天宏、胡斐、苗人鳳、張無忌、石破天、令狐沖、狄雲、段譽..
且讓我們來看一看次要人物。
《天龍八部》中有一個怪人叫趙錢孫——這自然不是他的真名,他因戰①參見瓦西列夫《情愛論》第394頁。
①梁羽生《白發魔女傳》中人物。
②古龍《天涯·明月·刀》中人物
場驚吓而又情場失意而變得有些瘋瘋癫癫,不知“我是誰”也不願知“我是誰”,隻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諸衛、蔣沈韓楊..”自稱。
簡稱趙錢孫。
(這可以是每一個人,男性)——少年時愛上了他的師妹,師妹也對他有意,不料陰差陽錯,兩人終于未能成就美好姻緣。
他的師妹小娟另嫁他人。
這對趙錢孫(我們權且呼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更要命的是,他四十年以來一直不明白他與師妹究竟是為什麼會陰差陽錯的。
——直到四十年後,大家都成了老者,師妹的丈夫由小譚變成了譚公,而小娟自然也就變成了譚婆。
譚婆因丐幫徐長老相邀,因而約了師兄趙錢孫一道一同趕往丐幫所在地:
譚公突然滿面怒色,向譚婆道:“怎麼?是你去叫他來的麼?怎地事先不跟我說?
瞞着我偷偷摸摸。
”譚婆怒道:“什麼瞞着你偷偷摸摸?我寫了信,要徐長老遣人送去,乃是光明正大之事。
就是你愛喝幹醋,我怕你唠叨羅嗦,甯可不跟你說。
”譚公道:“背夫行事,不守婦道,那就不該!”
譚婆更不打話,出手便是一掌,拍的一聲,打了丈夫一個耳光。
的武功明明遠比譚婆為高,但妻子這一掌打來,既不招架,亦不閃避,一動也不動的挨了她一掌,跟着從懷中又取出一隻小盒,伸指沾點油膏,塗在臉上,頓時便消腫退青。
一個打得快,一個治得快,這麼一來,兩人心頭怒火一齊消了。
旁人瞧着,無不好笑。
隻聽得趙錢孫長歎一聲,聲音悲切哀怨之至,說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唉,早知這般,悔不當初。
受她打幾掌,又有何難?”語聲之中,充滿了悔恨之意。
譚婆幽幽地道:“從前你給我打了一掌,總是非打還不可,從來不肯相讓半分。
”
趙錢孫呆若木雞,站在當地,怔怔的出了神,追憶昔日往事,這小師妹脾氣暴燥,愛使小性兒,動不動就出手打人,自己無緣無故的挨打,心有不甘,每每因此而起争吵,一場美滿姻緣,終于無法得諧。
這時親眼見到譚公逆來順受、挨打不還手的情景,方始恍然大悟,心下痛悔,悲不自勝。
數十年來自怨自艾,總道小師妹移情别戀,必有重大原因,殊不知對方隻不過有一門“挨打不還手”的好處。
“唉,這時我便求她在我臉上再打幾掌,她也是不肯的了。
”
徐長老道:“趙錢孫先生,請你當衆說一句,這信中所寫之事,是否不假。
”
趙錢孫喃喃自語:“我這蠢材傻瓜,為什麼當時想不到?學武功是去打敵人,打惡人,打卑鄙小人,怎麼去用在打心上人,意中人身上?打是情,罵是愛,挨幾個耳光,又有什麼大不了?”..
..趙錢孫怒道:“誰自慚形穢了?他隻不過會一門‘挨打不還手’的功夫,又有什麼勝得過我了?”
忽聽杏林彼處,有一個蒼老的聲音說道:“能夠挨打不還手,那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功夫,豈是容易?”(第十五回)
以上這段故事像是一個笑話,一場鬧劇,更像是一個寓言。
既然女子像一塊磁石,而男子像是鐵屑,那男子就不可能表現出自由意志。
兩人之間的平等隻是徒具虛名,因為女子的随心所欲就壓制了男子的自由。
當然男女之間的關系,也可能有相反的情況①即男子也可能壓制女子的自由。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