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二章

首頁
    天看邸抄吧!” 鄧承修号鐵香,人稱“鐵漢”,凡有搏擊,毫不容情。

    這一道奏折,可以猜想得到,必為王文韶而發,更可以預料得到,詞氣必不如洪良品那樣緩和。

    加以這一天夜裡,刑部會同步軍統領衙門,大捉戶部書吏,益見得大案大辦,情勢嚴重,所以第二天中午,專有關心時局的人守在内閣,等看邸抄。

     午初時分,發抄原折以外,上谕下來了,說的是: “本日召見軍機大臣,據王文韶力求罷斥,懇請至于再三。

    王文韶由道員曆任藩臬,擢授湖南巡撫,著有政聲,是以特召為軍機大臣,并令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

    數年以來,辦事并無贻誤。

    朝廷簡任大臣,一秉至公;該給事中稱為沈桂芬所援引,即屬臆度之詞。

    現在時事多艱,王文韶受恩深重,惟當黾勉趨公,力圖報稱,仍着照常入直,不得引嫌固辭。

    ” 王文韶雖被留了下來,但案子卻并不馬虎,上谕中說: “至雲南報銷一案,疊經谕令麟書、潘祖蔭嚴行訊辦,定須究出實情!景廉、王文韶有無情弊,斷難掩飾。

    着俟崔尊彜潘英章到案後,添派惇親王、翁同和會同查辦。

    ” 前後對看,慈禧太後的意思便頗費猜疑了。

    有一說,王文韶沒有學到沈桂芬的清慎,卻學到了他的柔媚,深為慈禧太後所欣賞,所以對這一案,有意保全庇護。

    另一說則正好相反,認為慈禧太後大權獨掌,身體亦已複元,一定要大刀闊斧作一番整頓,眼前不讓景廉、王文韶抽身,正是要等案子水落石出,拿他們兩人置之于法,作為徹底整饬吏治的開始。

     但不論如何,添派惇親王和翁同和會同查辦,意味着案子隻會大,不會小,特别是有親王在内,更意味着案内涉嫌的人,不止于三品官兒的崔尊彜和周瑞清。

    向例,涉及一二品大員的案件,方派親王查辦。

     ※※※ 從中午審到晚上,商人也好,戶部的書辦也好,都是支吾其詞,始終不肯透露實情,秋審處的總辦,主審本案的剛毅相當焦急。

     “堂上一直在催!”他跟他的同僚說,“上谕上‘定須究出實情’這句話,得有交代,我看,隻好動刑了。

    ” 刑部司官問案,重在推求案情,難得用刑,但這一案情況特殊,大家都覺得剛毅的辦法亦未嘗不可,隻有另一個總辦沈家本,态度比較緩和。

     “那些票号掌櫃,戶部書辦,平日起居豪奢,何嘗吃過苦頭?隻要吓一吓他們就行了。

    ”沈家本說,“能不動刑,最好不動。

    ” “你倒試試看!”剛毅不以為然,“我原來也是這麼想,無奈民性刁頑,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

    明天一定得有個結果,此案千目所視,刑部不能丢面子。

    ” 于是第二天問案的情形就不同了,傳了提牢廳的差役伺候着。

    将人犯帶上堂來,剛毅先提警告,倘有人不說實話,自己皮肉受苦。

    接着便從商人王敬臣問起。

     “王敬臣,你開票号,豈有不知同行例規的道理?凡是捐官上兌,請诰封之類的,應納官項,向例都由票号經手代辦。

    你們跟六部書辦,都有往來,外省官員彙到票号的銀子,用到什麼地方,那有不曉得的道理?你說,雲南彙來的銀子,是怎麼支出去的?” “回老爺的話,實在不知道。

    ” “還說不知道!”剛毅大怒,使勁拍着桌子說:“我教你知道!掌嘴!五十。

    ” “喳!”值堂差役齊聲答應。

     其中一個右手套着皮掌,踏上前來,對準王敬臣的臉就抽,左右開弓,手法極其熟練。

    王敬臣“嘩嘩”大叫,抽不到十下,就打落了兩個牙齒,滿嘴是血。

     “我招,我招!” 隻要犯人一說“招”,行刑的就得住手,不然便有處分,但其中當然也有出入。

    王敬臣為人吝啬,從吃上官司,一個小錢都不肯花,差役恨他,所以“招”字已經出口,還使勁抽了他一巴掌,将門牙都打掉了。

     這一下識得厲害,王敬臣比較老實了,說聽潘英章談過,雲南彙來的銀子,是辦報銷用的。

    崔尊彜到京以後,曾經有兩封給周瑞清的信,是由他鋪子裡的夥計送去的。

     “信上說些什麼?” “回老爺的話,信是封口的。

    ” 剛毅自己也發覺了,這話問得多餘,便又喝道:“還有什麼話?一起說了,省得費事。

    ” “小的不敢隐瞞,就是這些話。

    ” 看樣子,也就是如此了。

    剛毅吩咐押下王敬臣,另問戶部跟工部的書辦。

     這些人就不如王敬臣那樣老實,熬刑不招。

    剛毅自覺刑部司官,須格外講法,不便動用大刑,隻好改換方式,請沈家本用水磨功夫去套問。

     旁敲側擊,一層一層慢慢往裡逼,總算從戶部書辦褚世亨口中套出幾句話,雲南報銷案是雲南司一張一盧兩書辦拟的稿,派辦處一陳一沈兩書辦經手複核以後,才送上司官,轉呈堂官畫的稿。

     所獲雖不多,無論如何是抓着了線索。

    剛毅當面向堂官細陳經過,決定采取穩健而不放松的宗旨,即刻行文戶部,将張、盧、陳、沈四書辦“嚴密查傳,迅予咨複。

    ” 複文很快地就到了,說這四個書辦都傳不到,已經奏請捉拿。

     “這太不成話了!”潘祖蔭很生氣,“奉了旨就咨戶部,請他們看管書辦,結果還是讓他們逃走。

    這算怎麼回事?” “回大人的話,”剛毅答道:“這明明是有意縱放,正見得畏罪情虛。

    大可嚴參。

    ” “參是要參的,案子還是要辦,隻是線索中斷,如之奈何?” “不要緊,還有周瑞清一條線索。

    ” 于是據實奏陳,指責戶部雲南司司官“難保無知情故縱情弊”,除查取職名饬令聽候查辦以外,周瑞清既曾與崔尊彜通信,則洪良品所參,并非無因。

    隻是周瑞清為三品大員,未經解任,不便傳訊,奏請饬令周瑞清将崔尊彜的原信呈案,以便查核。

     此奏一上,不但照準,而且因為周瑞清既有接受崔尊彜信函情事,特命“解任聽候傳質”。

    這一下顯得案子又擴大了,不過周瑞清倒還沉着,看到上谕,首先就派聽差當“抱告”,拿了崔尊彜的兩封信呈上刑部。

     信裡不過泛泛通候之語,于案情無關。

    剛毅看完了,往桌上一丢,冷笑着說:“這又何足為憑?崔尊彜給他的信,當然很多,随意找兩封不關痛癢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