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回 远道访故人庵中避雨客窗谈往事壁上飞镖

首頁
    孟家堡,常來挑釁,因為他妒忌往日孟公藩的威名,現在大有取而代之的雄心。

     孟哲不敢和他計較,時時退讓,隐忍着過去。

    不料柴龍以為孟哲純取不抵抗主義,是可欺也。

    遂向孟哲要求孟哲名下的五十畝田地把賤價讓售給他,因為柴家寨背附野人山,缺少平地。

    孟哲所有的田地雖然不少,而這五十畝田地和柴家寨毗連,倘然割與柴龍,是與柴龍有利的。

    柴龍觊觎已久,隻因一向落在孟公藩手中,不肯讓給他人,所以無可如何。

    現在他見孟哲好欺,遂有此種要求。

     孟哲卻用他父親臨終時,叮囑他不可将這田地輕易讓給人家。

    在孟公藩的心思,也是防制柴家寨得了這塊土地,勢必強大起來,于己反有不利。

    孟哲也明白這層道理,所以毅然拒絕。

    柴龍不料他有這麼一着,惱羞成怒,不知怎樣地勾結了當地官吏,誣陷孟哲殺人。

    孟哲遂被捉将官裡去,監禁在獄,那田地也被柴龍強占了去等情事。

     我得知孟哲為強暴所冤抑,沒有能力反抗,自己和孟家有以前的一回事,人有德于我,不可忘卻,遂決意要往那裡去援助孟哲。

    湊巧觀海師兄一同在家,他也願意伴我同行。

    我們二人就不分星夜,跋涉長途,趕到了野人山。

    我與孟家堡别離很久,所以主人不認識我,于是我們倆先到孟家堡去探問些确實消息。

     遇見一個老叟,也是姓孟,他和孟公藩是遠房弟兄,見我們探問孟家的事,他很誠意地招接我們到他家中去坐地。

    請我們吃午飯,留我們在他家住宿。

    他便把這事詳詳細細地告訴說來,方知那個柴龍聲勢浩大,且有異志。

    因為去年春裡,他不知怎樣地結識了一個年輕道姑,那道姑是從川中來此,生得十分妖豔,且有極高深的武藝。

    據柴家寨中的人傳說,當道姑初來時,曾與柴龍比武,柴龍枉自有了拔山扛鼎之力,還失敗在道姑手裡。

    因此他對道姑心悅誠服,和她同居在一室,把自己的妻子攆掉了。

     居然喧賓奪主,道姑在實際上做了柴龍的夫人。

    名義上卻說是結拜兄妹呢。

    至于真姓實名,卻不知道。

    ”雲三娘講到這裡,玉琴目視劍秋笑起來道:“原來就是風姑娘的一流人物,在那邊作崇了。

    ” 劍秋道:“邪教的黨羽散布各處甚多,欲作死灰複燃之舉。

    其中也未嘗不有人才,無如邪說談辭,篝火狐鳴,焉能成得大事?不過騷擾地方,荼毒良民而已。

    所謂教中的四大金剛,就是雲真人、雷真人、風姑娘、火姑娘。

    武術既佳,魔力又大,很想在各處煽惑愚民,秘密集會。

    雲真人已被一明禅師除掉。

    風姑娘本想借螺蛳谷為根據地,吳駒、袁彪都是很有能耐的人,但被我們遇見後,袁彪脫離邪黨,獨樹一幟,風姑娘也被我們驅走,現在她已和山東的祥姑等聯絡一塊了。

    至于雷真人和火姑娘,我們還沒有碰見。

    雲師所遇的火姑娘大約就是四大金剛之一了。

    ” 雲三娘微笑道:“不錯,火姑娘在柴家寨犧牲色相,便是要憑藉柴龍以便擴張他的勢力。

    所以柴龍不久也入了邪教,事事聽火姑娘的主張。

    而邪教的徒黨漸漸聞風而來,煽惑遠近許多鄉民,一齊做他們的黨羽。

    柴家寨地少人衆,自然要謀對外發展。

    孟哲所有的那塊田地,湊巧毗連他們的地方,柴龍垂涎已久。

    看到孟哲選衦無能,更增進他觊提觎之心,于是遂遣人來向孟哲要求,願出一百兩紋銀,将這地購下。

    孟哲不允,柴龍懷恨在心,陰謀陷害。

    有一天在孟哲莊後發現兩個無名死屍,生前被人用刀殺死,委棄在這裡的。

    孟哲正要報官相殓,以便埋葬,不料柴龍突然帶領許多寨中人趕到孟家堡,一口咬定孟哲殺害他們寨中的人,用強力把孟哲拘到官裡去。

     那地方沒有什麼正式的官吏,不過由雲南府任命一個理刑廳胡廳長來管理地方稅收的事務,以及鬥毆等情。

    此外還有一個李把總,帶領百十名兵丁,在此駐紮,勢力薄弱得很,沒有什麼多大的權力。

    地方上的事情本來要仰承孟公藩的意思,現在公藩已死,柴龍跋扈,不受節制。

    胡廳長事事姑息,不敢得罪他。

    所以柴龍敢将孟哲拘去,誣告孟哲有意殺害柴家寨人。

    胡廳長一再審訊,孟哲不肯承認。

     我們孟家堡中人也聯名具保,要求釋放孟哲。

    胡廳長左右為難,既不定孟哲的罪,也不把他釋放,隻是監禁在那裡。

    柴龍乘機假造契據,要将這田地占去。

    孟家堡人不服,兩邊械鬥起來,結果孟家堡人勢力不敵,死傷很多,這田地卻被柴龍強奪過去了。

    ” 玉琴聽到這裡,忍不住說道:“何物柴龍,竟敢如此猖獗。

    那些官吏要他何用!” 雲三娘道:“械鬥的事,我國人是常常有的,何況在那邊陲之區呢!地方官哪裡有這種權力彈壓得住。

    情于公戰而勇于私鬥,這是我國人的一種劣根性。

    惟有戰國時商鞅在秦變法,使人民都一變而為勇于公戰。

    所以秦國不但能稱霸于諸侯,且能并吞六國,統一天下。

    ” 劍秋道:“現在東西各國鷹瞵虎視,漸漸向我中國實行侵略主義,日本窺于東,俄國伺于北,外患日甚。

    而我國兀自迷夢未醒隻知對内而不知對外,竊恐數十年之後,染指者益衆,我國不自振作或要受亡國之禍哩。

    ”說至此玉琴雙眉怒豎,似乎十分憤恨的樣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