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风波背后

首頁
    吃盡穿絕,養尊處優,真算福也享盡,惡也做盡,便從現在死了,也不為冤枉,何苦再觍着沒鼻子的臉,去招世人的嘲笑。

    再說自已好運已終,更不必癡心再去領教男子。

    惟有尋個清靜地方,去善度這後半世。

    想着忽然觸起在四五年前,自己曾用了姓郭的跟媽,她從自己手裡賺得不少的錢,就回了她的原藉京東郭莊,買房置地,混得家成業就。

    自己總算對她有恩,而且她為人也很忠厚,投了她去,諒必不至拒絕。

    再說自己的積蓄,到鄉村去還足夠小财主資格,衣食都不用倚賴他人,隻向她賃一間房子住,請她照應些罷了。

    如眉主意已定,便在第二日乘火車去到北京。

    在北京賣了幾件首飾,把錢帶在身上,才又向人打昕到郭莊去的道路。

    原來郭莊離京城隻三十多裡,忙雇輛大車,一直前往。

     如眉從生來也不曾到過鄉僻地方,一路上望着黃沙白草,觸起當日的綠酒紅燈,更添了十分怅惘。

    将近黃昏,才到了郭莊村外,煩車夫向村人打聽郭媽的住址,卻又生了麻煩。

    原來這郭莊的人十有八九是姓郭,并且京東的婦女,多有到外面去當仆婦的,若指名尋問郭媽,這一村裡可以有一百餘個。

    如眉隻得自己跳下車來,尋個年老的村人,向他說明郭媽的年紀相貌,以及由天津賺錢回家的年玳代。

    那村人想了半天才道:“你說的是郭柱子的娘吧。

    ”如眉猛想起當年曾聽郭媽說過她有個兒子名喚柱兒,忙點頭道:“不錯。

    那村人向村内指着道:“她家住在村東頭兒,門口兒放着個碾子的就是。

    ” 如眉謝了村人,待還上車進村,偏那車夫嫌天晚了,怕趕不回去,不肯耽擱,立刻要走。

    如眉因已尋着郭媽住址,便放心打發了車錢,任其自去,然後獨行踽踽地進了村口,直走過東頭,卻尋不着什麼碾子,隻得還向人詢問。

    這次她卻聰明,不問郭媽,隻問郭柱子了。

    恰巧見一堵土牆之下,有個極粗蠢的婦人,坐在地上高聲向空叫罵。

    聽她的語氣,是因為丢下了一隻雞,所以趁着好日長天,罵偷偷雞的賊,以作消遣。

    端的罵得有腔有韻,如唱如歌,旁邊立着許多黃泥滿身的小孩,如眉便拉着個小孩問道:“郭柱子在哪裡住,你知道麼?”那小孩還未答道,那罵着的婦人卻已聽見,站起瞧瞧如眉,怒氣勃勃地問道:“你找郭柱子?”如眉點頭。

    那婦人瞪着眼道:“你找他作啥?他是俺的漢子。

    ”如眉想不到沒有上門,卻遇見了,她必是郭媽的兒媳。

    正要和她親熱兩句,不想那婦人已不由分說,拉着如眉罵道:“俺漢子十天沒回來了,你來了正好,他窩在哪個不要臉的家裡,你快說。

    誰教你來尋他?”如眉大驚道:“我是來尋郭柱子的娘,你怎……”那婦人道:“你改口也不成,尋郭柱子的爹也不成,我隻向你要我的漢子。

    ”如眉想不到遇見這意外的糾纏,忙分辯道:“你莫認錯,我是方從北京來……”如眉想要分辯也插不進口去,隻得等她喊鬧過了,才說明自己和郭媽的關系,以及自己的來意。

    那婦人聽了,又細聽如眉的口音,果然不是本地人。

    再替她相相面,卻又是五官不全,也曉得是誤會了,方松了手道:“你是來尋我娘的,我還疑是哪個混賬女人打發來的呢。

    你便是尋我娘,也算白來一趟,她從半年前就又上天津跟人去了。

    ”如眉失驚道:“真麼?”那婦人道:“你又不是鐵蠶豆,我還和你磨牙!”如眉還要說話,那婦人已轉入一個闆門之内,撲地把門關了,隻剩下那幾個小孩子圍着如眉,都瞪着小眼兒相望。

     如眉望着兩旁的茅屋土牆,發了會兒怔。

    天色已漸漸暗将起來,暮霭四合,時将入夜,自想真是時乖運蹇,遠道投人,偏又不遇。

    隻怪自己莽撞,把車又打發走了,孤單單的一個女人,徘徊在這荒村之中,舉目無親,這可怎樣是好,不禁自盛迷茫,悲從中來,恨不得痛哭一陣。

     正在這時,忽見從村中來了一個六十多歲的婆婆,提着一籃新挖得的帶泥青菜走來。

    如眉猛想起方才那郭媽的兒媳,說話未必是真,可以向這老婆詢問一下,并且可以向她求個地方,借宿一宵,便走上前叫了聲“老奶奶”,那老婆站住,揩揩老眼,望着如眉,見不是本村的人,便道:“你尋誰啊?”如眉道:“我向老奶奶打聽打聽。

    ”就指方才那婦人進去的門道:“這門裡住的郭媽是又出了門了麼?”那婆婆點頭道:“你問的是郭柱的媽麼?不錯,她到天津去又已有半年咧。

    ”如眉道:“她不是在外邊賺來許多錢财,在家裡享福了麼?怎又出去?”那婆婆歎道:“可憐那老婆也和我一樣,前世吃多了黃連,今生該着命苦。

    那郭大嫂錢可賺得不少,前五年回了家,又買房子又置地,還給兒子娶了媳婦,算是齊家得過。

    可恨他那兒子沒出息,喝大酒,耍大錢,又在京城架上一個婊子。

    她那兒媳也是胡吃悶睡,沒幾年又把産業敗光了。

    郭大娘沒法,隻得還到外邊給人當老媽,養活這一對活寶貝。

    ”說着又向如眉道:“看你這樣子,不是鄉村裡的人,怎和郭大嫂認識?”如眉道:“我是天津人,早先郭媽曾跟我當過仆婦,如今我有事尋她,偏又不在家,天這樣晚,已不能回去,老奶奶既認識郭媽,求你和她兒媳說話,容我在她家借宿一夜,明早便走。

    要不然我一個女子獨自困在這裡,怎麼辦呢?”那老婆婆擺手道:“你可不要惹她,郭大嫂的媳婦誰不知是個母夜叉,食親财黑,外帶氣迷心。

    便是向她尋宿,也自讨沒趣。

    ”如眉道:“我隻當賃她的房子,隻住一夜,多給房錢還不成麼?”那老婆想了想道:“你既肯花錢,何必和她嘔氣?我想起來了,這村外不遠有個尼庵,庵裡隻有師徒二人,你又是個女子,去借宿一宵。

    明早走時,多開發些香錢也就罷了。

    “如眉自己想想,也隻可如此,便托那婆婆攜引,向尼庵借宿。

     那婆婆領她出了村口,經過一片田地,穿過樹林,又經過許多叢塚,才瞧見一座小小的廟宇,在天色昏黑中已瞧不見廟額上的字。

    那婆婆上前敲門,半晌才聽裡面有女子聲音問道;“誰呀?”那婆婆道:“小師傅,是我。

    ”說時廟門業已開放。

    如眉隐約中見門内是個十四五歲的小尼姑,向老婆叫了聲郭奶奶。

    那老婆婆指着如眉道:“這位嫂子是來到咱們村裡尋人,卻沒尋着。

    又因天晚不能進城……”那小尼姑聽到這裡,就接口道:“我明自了,是要借宿。

    不成,我們廟裡沒地方。

    ”如眉想不到又遭拒絕,正要歎氣回身,忽聽那小尼姑身後有人叫道:“是有人借宿麼?請進來,廟裡有地方,我就知道這小東西好搗鬼,所以跟着出來。

    ”那老婆婆道:“阿彌陀佛,老師傅出來了。

    ”說着那小尼旁邊,已又有個光頭出現。

    那老尼道:“哪位借宿?請到廟裡。

    這本是行方便的地方,我這徒弟怕來人要她伏侍,又怕擠得她沒地方睡,就滿嘴撒謊,不要怪罪。

    ”那老婆婆向如眉道:“你和老師傅進去吧,我要回家,不陪你了。

    ”如眉深深謝了那婆婆,自随尼姑進廟。

     那老尼領如眉到了佛殿前院,如眉隻覺黑暗暗陰慘慘地怕人,隻偏東一間小屋内,微有燈光。

    如眉随她進了那間房裡,這屋裡哪像什麼清修之所,簡直村民的家室一樣。

    一鋪土炕,旁邊還連着個做飯的鍋台。

    一張小幾上,倒是放着經卷,不過和幾隻破鞋放在一處。

    那老尼姑讓如眉坐下,問她姓名,如眉隻說姓柳。

    又客氣了兩句打攪的話,接着老尼又問如眉吃飯不曾。

    如眉腹中正餓,隻得回說“沒有。

    ”老尼道:“我們早吃過了,還有我一個徒兒沒吃,遲了一會同她一起用吧。

    ”如眉稱謝,又飲了一杯敬客的白水,就見老尼師徒唧喳了一會。

    那小尼出去,須臾進來,向老尼道:“我姐姐起床了,現在把這位客人讓過去吧。

    ”老尼點頭,就向如眉道:“我那徒弟房裡還幹淨些,請你那邊吃飯,飯後就在那邊睡好了。

    ”如眉便随她出了房門,進了旁邊一間房裡,小尼提着油燈随入。

    如眉看見房中居然有一張大闆床,放着洗淨的被褥,坐着個未曾削發的女子,正低着頭默坐。

    那老尼向女子道:“這位是來借宿的,你陪着她說話,我給你們弄飯去。

    ”那女子答應着,老尼師徒便出去了。

     如眉看那女子生得黃發麻面,其貌甚醜,便和她閑說了幾句。

    那女子回答的言語卻十分大方,且又不是鄉村口音。

    遲了一會,那老尼又端上飯來,卻是野蔬菜和小米飯。

    由那女子陪着,如眉勉強吃了一些。

    飯後那老尼也沒來陪,如眉和那女子對燈共坐。

    問起那女子的為尼原因以及日常生活狀況,那女子道:“我來到這裡隻兩三個月,還沒落發呢。

    這裡倒很清靜,也不念經卷,每天吃飽了就睡,睡醒了就吃,高興時就到廟外看看莊稼。

    ”如眉道:“你不覺得悶麼?”那女子凄然道:“我自己知道是這樣孤單的命,這才是收原結果,沉下心去也覺悶了。

    ”如眉聽她說話情形,料必有難言之隐,又為便再問。

    那女子又問如眉到這村裡來的原故,如眉正懷着滿腹牢騷,又覺着她是方外之人,可以随便說話,便道:“不怕師姑笑話,我現在是個無家可歸的人。

    因被人害得孤苦伶丁,要尋個清靜地方居住,所以到這村來投下姓郭的老媽。

    哪知她偏不在,明天我從這裡出去,還不知下落到哪裡呢。

    ” 那女子一怔道:“你怎的被人害了?”如眉道:“我的事不便和師姑你說。

    ”那女子道:“咱們同是女人,但說何妨。

    ”如眉道:“我是錯認識了一個男人,落到這般地步。

    ”說着就把自己為娼的事略去不提,隻說自己如何嫁了朱上四,那朱上四如何負心,把自己擠出來的話都草草訴了一遍。

    那女子聽了凄然歎道:“聽你這樣說,我和你也是同病相憐啊。

    ”如眉道:“我瞧師姑也不是鄉村的人,怎的到這廟裡出家,可以和我說說麼?”那女子道:“咱們一樣苦命,何必瞞你。

    我的事雖不和你一樣,可是我比你還艱難呢。

    說起來話長,我去年和我胞姐同居,認識了個姓林的男子,生了感情,那姓林的原來有妻,但是已經決裂。

    我那時也糊塗,差不多就算和他訂了婚約。

    以後我脫離姐姐的家,和姓林的一同出來,卻又和他發生誤會,他竟抛開我走了。

    我十分沒法,知道他在天津的地址,就奔了去。

    雖沒遇見他,卻遇見他的前妻,陰錯陽差地一同住居許多日,我才知道他那前妻是個極好的人,而且學問相貌全都出色。

    我自覺慚愧,就立志不再和他們糾纏。

    決計自己置身事外,設法圓成他們這一雙恩愛夫妻。

    無奈姓林的音信毫無,也自沒法。

    偏巧他那前妻有個朋友張式歐被人陷害。

    ”如眉聽到這裡,心裡一動,沖口道:“哦,張式歐這人,是個北京口音的少年男子麼?”那女子道:“不錯,你也認識他。

    ”如眉搖頭道:“這人好像是聽人說過,我卻不認識。

    ”那女子道:“這人認識了一個混賬妓女,不知怎的受了那妓女的害,幾乎傷命,向那姓林的前妻求救,是我自告奮勇,把他男扮女裝,送回北京。

    其中還有好些事情,不必說了。

    我們到了北京,正趕上戒嚴,不許通過,便住了客店。

    在店裡遇着官兵查店,帶兵官恰是那姓林的,我就把他叫到一邊,假說自己已經嫁人,請他斷念。

    又申說他前妻思念他的苦情,把他激動,回去重圓舊好,算了卻一樁心願。

    我又知道姓林的前妻,心地忠厚,他們夫婦見面,猜透我的心思,絕不肯就此罷手,定要把我尋回,那豈不又多了一番糾纏,還是躲避為好。

    當時在張式歐家中住了幾天,雖和他的妹妹很說得來,但自知那裡并非安身之地。

    不過我孤孑一身,又是女子,實苦沒處投奔。

    後來忽然想到我天生苦命,還在人群裡留戀什麼,不如尋個僻靜無人之處,去苦度生涯。

    ” 如眉聽了,暗想她的心思居然和自己一樣,世上苦人,原來不是我一個啊。

    那女子歎了口氣,又接着道:“隻是這僻靜地方很不易尋,不知怎的,心思一動,就決定出家為尼。

    隻又不知尼庵在哪裡,便暗地裡向張式歐家的仆婦詢句。

    那仆婦以為我要去燒香,使指給一個很有名的尼庵。

    我去了一看,哪裡是清靜所在,簡直是承賓應客的熱門會場啊。

    我如何住得下去?回到張家,又問那仆婦有沒有規矩冷靜的庵堂,那仆婦道:”京城裡全是這樣,便有冷靜的,我也不知道,除非我們鄉裡有個尼庵,倒真清靜,可惜太遠。

    ”我便問她家在哪裡,她說家在郭莊,離京城三十多裡呢。

    我本來願意遠遠躲藏,聽了十分合意,悄悄問明了路徑,誰也不叫知道,個人暗地裡投來。

    這廟名叫普善庵,老尼姑名叫長明,小尼姑名叫能慧,隻她們師徒倆同住,倒真正是指佛吃飯,賴佛穿衣,成天際也不念經,也不打坐。

    有幾畝廟産,雇長工種着,收了糧食,足夠吃用。

    再加上村人布施的香錢,倒舒服得很。

    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