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能傳不能聽,有的能聽不能傳,都是下乘;能聽能傳才稱上乘。
妖魔國隻有通天教主和王面神猴也精于此道,因此,玉面神猴把老君和古佛的心語聽得—清二楚。
當他們分别把心語再傳給玉帝的一刹那,玉面神猴已經把這内容用上乘魔法,播傳出去,直達遠在數千萬裡外妖魔國通天教主的耳中。
百密一疏,出事往往就在這~疏之中,同時也可以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心語的内容是:(一)确定幕後主持者是妖魔國,(二)天聽地察仙師負責偵查魔國和鬼國的間諜,以及幕後主持人物,(三)過去未來現在佛負責查察各國的通敵人物和内奸。
出于意表,殿外的遠處連續地傳入幾聲獅子吼,吼聲震蕩着殿内的空氣,頓使群仙諸佛衆神聖大驚失色,但又不敢發問。
玉帝卻乘此機會叫太上老君轉命鎮元子,走到他的身邊。
說了幾句話,但最後兩句卻說得很響:“你出去查明,是誰發出獅子吼聲?”
其實玉帝已經低聲吩咐鎮元子從速分别通知天聽地察仙師和過去未來現在佛,主辦調查事務,不過群仙諸佛衆神聖還以為他是吩咐鎮元子去探查獅子吼聲。
一切經過,玉面神猴都明白了。
他心中暗笑,但在表面上,故意作出抓頭摸腮那種猢狲的姿态,顯示他好像對于目前情況漠不關心似的。
鎮元子匆匆出殿,在殿門口,巧遇伏虎羅漢也匆匆入殿,一仙一聖,撞個滿懷,一個拱手,一個合十,彼此說了一聲“對不起”,分别出殿入殿。
伏虎羅漢神色緊張,急步趨前,到玉皇大帝的案前站定,合十奏道;“不好了!元始天尊被獅首力士擊傷,口流仙血,現已被本羅漢送入天醫處治療。
”
玉帝聽了,大為震駭。
在座的群仙諸佛衆神聖也均感既驚且奇。
太上老君面色發青,顯然是萬分憤怒,顫聲問道:“請問大羅漢。
詳情到底如何?”
原來伏虎羅漢奉命前往探查獅子吼聲,早巳聽得吼聲是從北天門外傳來,于是駕雲循聲前進,越行越遠,約在—百裡外,見到元始天尊與獅首力士正在雲端惡鬥。
伏虎羅漢随即隐身雲層,潛匿近處窺視。
最初雙方都不用武器,徒手搏擊,硬拼三掌,發出像山崩地裂的聲音,震耳欲聾。
論道行,當然是元始天尊占勝,論力氣,獅首力士稍占上風。
元始天尊究竟是大羅金仙,金光護體,态度安詳,站在雲端,步法穩重,猶如一座山嶽,舉于投足,中規中矩,擊出仙掌,掌風帶着金石之聲,威力雄厚。
獅首力士也不是弱者。
他亦有罡氣護身,姿态靈活,猛進勇退,捉摸不定,揮拳如槌,猶如擊鼓,咚咚有聲,威武非凡。
他們硬拼三掌,似乎是各盡全力。
第一半,獅首力士被元始天尊震退一尺;第二掌,元始天尊的身形斜退半步,他開始感到獅首力士實力堅強,面現驚異之色;第三掌,雙方各退三步。
三掌之後,—仙一妖都知道硬拼無法取勝,于是元始天尊凝立不動,但獅首力士卻用快進速退之法,運拳如風,連續攻擊,一擊即退,既退又進。
仙靜妖動,靜者有時受制于動,手忙腳亂,而動者也常被靜所制,氣喘心浮。
良久之後,獅首力士領悟一動不如靜的道理,就改變作戰方針,退而不進,也學習元始天尊凝立不動的模樣。
仙妖相對呆立,好像泥塑木雕。
不久,元始天尊似乎不肯給對方有調氣養神的機會,采取了主動進攻。
隻見他飛身而起,身軀懸空,繞着獅首力士的頭頂周圍盤旋,一邊連揮仙掌,不斷向下進擊,勢如泰山壓頂。
這時,獅首力士目光如炬,穩立中央,仰舉着頭,雙拳輪流向上還擊,見招拆招,無不得心應手,氣勢極盛。
仙妖掌來拳去,雖非硬拼,但掌風拳風發出的聲音,宛如金鼓雷鳴,周圍二百丈左右,旋風動蕩,久久不息。
這時,元始天尊是動。
獅首力士是靜。
顯然,動者吃虧,靜者便宜。
于是元始天尊歪斜地懸空飄開。
站定雲端,他似乎也需要調氣養神了。
可是獅首力士卻乘機猛沖,如影随形,舉拳奮擊,頓使元始天尊受到嚴重威脅,險象畢現,連忙從自己的道士冠上拔下夾發金簪,作為武器。
。
獅首力士想不到那大羅金仙竟然有此一着,因他已被元始天尊的金簪在肩上劃破了五寸長的傷痕,鮮血直流。
,
在近處窺視的伏虎羅漢隻聽到他大聲罵道:“老鬼,不要臉……。
”于是獅首力士也從身邊拔出短劍,寒光四射,顯然這是上古神物——混沌地劍。
當年女蝸氏煉石補天,從太古金剛石中采得了—種稀有的金屬,數量極少,僅夠鑄成—柄短劍。
當她煉石補天時,她順便煉鑄此劍,以作防身武器,但不知如何它竟會落在獅首力士之手。
可能是玉面神猴暫借绐他,以便對付神仙。
由于這柄神劍是女蝸氏鑄煉的,陰氣太盛,劍光所及,寒不可擋,劍氣所及,銷魂蝕骨。
專破神仙金剛不壞之身。
這時,獅苜力士,一劍在握,好比龍出海,虎生翼,氣勢驟盛,在—揮一舞之際。
竟把元始天尊手中的金簪,削成二段。
衆所周知,元始天尊的夾發金簪也是一件神奇寶物,鋒利非凡,無堅不摧。
當年他替天行道,巡行上界,遭遇十八兇神,三十六惡魔阻擊,被迫陷入九重金剛困仙閘内,他全賴此簪,始得破閘而出,最後終能殲滅群邪,完成功績,但如今它卻被獅首力士的混沌地劍所毀,怎不教他心驚膽怕?
獅首力士出手得利,勇氣驟增,連續進襲,迫得元始天尊後退不已,幾乎無法還手。
這時,元始天尊忽然飛飄十丈以外,左手一揚,發出三道青光,分上中下,直向獅首力士射來,這就是仙門的法寶—轟天神彈。
若被打中爆炸,即使大羅金仙也要遭厄。
獅首力士當然明白此彈的威力,就急忙縱身向上—躍,高達十丈,但那些天彈好像都生着眼睛似的,也都自動向上飛射,追蹤地進迫,使獅首力士不得不一鼓作氣改變方向,往下飄飛,落在雲端站定。
一刹那間,那三顆神彈也接踵而至,再度自動往下向他射來。
這時,獅首力士已經聚精會神,對着天彈,發出獅子吼聲。
那吼聲果然厲害,不但立即把那三顆轟天神彈喝退,而且在近處暗窺的伏虎羅漢也覺得奇怪;那天彈似乎是有靈性的,它們一聽得獅子吼聲,猶如頑童被大人當頭一喝,吓得回頭就逃,瞬息之間,逃得無蹤無影。
這時元始天尊也被那威力非凡的獅子吼聲吃了一驚,不由一呆,動作上稍為緩慢,因此,他就來不及把天彈收回。
當時,伏虎羅漢非常擔心:那三顆天彈失去了控制,分别在太空飄蕩,萬分危險,如果它們不幸堕落在某—星座上或地球上爆炸,那星座或地球就要遭遇毀滅,真是遺患不淺。
那邊,元始天尊和獅首力士惡鬥正酣。
當時,獅首力士見到元始天尊稍為一呆,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立即揮動短劍,像閃電般沖去,直刺向天尊的前胸,但天尊眼快手快,迅即飄身斜避,随勢解下束腰用的天蠶寶帶,長約八尺左右,當作軟鞭,向對方夾頭夾腦鞭下。
獅首力士動作敏捷,把頭一側,雖能躲過寶帶,但避不過那寶帶下端的金絲流蘇。
那流蘇在元始天尊的仙功之下,尖利如針,它劃破了獅首力士的左邊眼角,流血披面,痛得他慘叫一聲,閃電般後退。
幸而躲避得快,僅傷眼角。
否則,左邊的獅眼難免被流蘇戳瞎。
這時,元始天尊豈肯再讓他有喘息的機會?于是飛身急迫,舞着寶帶,簡直像一條活潑潑的金鱗長龍,把獅首力士籠罩在帶影的範圍裡。
劍短帶長,或上或下,變化莫測地在周圍盤旋,更兼帶風呼呼,猶如虎嘯龍吟,勁力駭人,獅首力士幾次三番企圖揮劍削帶,怎奈元始天尊舞帶靈活,使劍鋒始終無法接觸。
因此,他就不能脫出天蠶寶帶的威脅。
不過為了自衛,隻得奮力揮動短劍,護衛住自己的全身要害,又因此,元始天尊想要再進一步傷害獅首力士,也無法如願。
這樣惡鬥良久,元始天尊似乎要想急于取勝。
一隻手舞帶,另—隻手從身邊摸出光芒奪目的兩顆寶珠,向前一抛,疾如流星,直取獅首力士的雙目。
那兩顆寶珠就是妖魔聞名喪膽的“傷目珠”。
獅首力士知道傷目珠的厲害,立即又發出連聲怒吼,吼聲到處,兩顆傷目珠頃刻向歪斜的角度飛去,珠光盡失,化作碎片,紛紛墜落雲端,不知去向。
元始天尊又被吼聲一震,手法稍慢,他的寶帶立即被獅首力士伸手拉住,引劍一揮,割為兩段。
獅首力士右手持劍,左手握着半段寶帶,以帶作鞭,進行反攻。
這時元始大尊手中隻剩了半段寶帶,長節雖已變成了短帶,仍可利用,但形勢卻被力士扭轉,無法再占上風。
獅首力士雖受輕傷,卻不影響戰鬥情緒,反之,元始天尊連失三件寶物,心理上多少受到打擊,但他究竟是混元大羅金仙,道行高深,面部表現着有恃無恐的神色。
—仙一妖各以半段寶帶作戰,帶影好似雙龍搏鬥,可稱勢均力敵,一時難分勝負。
時間拖長,元始天尊又占了上風。
因獅首力士前後連發幾次獅子吼,消耗了不少體力,所以氣勢轉弱,幸虧他手中握着一柄混沌地劍,在危急時,往往用劍解危,攻敵防身。
忽然元始天尊大喝一聲:“孽畜撒手!”原來元始天尊的半段寶帶纏住了對方的半段寶帶,而天尊卻運用了混元大力仙功,一般熱電從此帶通到彼帶,把力士的左手虎口震裂,鮮血直流,因此,獅首力土不得不放手棄帶,向後退避,而元始天尊就乘機将那另外半段寶帶搶了過來。
他大發仙威。
左右雙手各執半段寶帶,随即追趕,帶能攻遠,忽忽二響,鞭在獅首力士的背上,立見力士的背後白袍上顯出二條血痕,痛得哇哇大叫,負傷而逃。
此時天尊殺心頓起,連出絕招,在後疾迫。
元始天尊身穿青色道袍,獅首力士身穿白色長袍,彼逃此追,距離不遠,雙方的速度快到極點,忽上忽下,忽來忽去,好像二朵青雲和白雲在一起糾纏似的,真是奇觀。
突然之間,獅首倒翻一個大斛鬥,翻到元始天尊的身後,揮出一劍,天尊轉身不及,隻得把身子像蝦公似的向下彎屈,但頭上的道士冠已被短劍連發削斷。
就在這時,隻聽得元始天尊大叫一聲,口中狂噴鮮血,身體搖搖欲倒。
獅首力士急忙上前,抓住元始天尊的後頸,把他吐出來的鮮血全部吸入口中,一邊伸出短劍,要想插入天尊的前胸,但這舉動,立即被一種神奇的聲音喝止:“不可,不可!他是我王的師兄。
”
這一突變,真使伏虎羅漢看得驚駭萬分,因他弄不清元始天尊怎麼會忽受重傷。
他清楚地見到獅首力士隻不過削去了天尊的道士冠,和一绺頭發而已,并未傷及體膚,何況天尊在當時已經避開,何故他突然會口吐鮮血?此外伏虎羅漢觀察天尊的身體一震一彎時,他好像是被第三者擊傷,可是現場四周卻沒有第三者存在,真是奇怪之極!還有那奇妙的聲音:“不可,不可,他是我王的師兄。
”不知是誰所發?
伏虎羅漢根本看不到另有任何神聖在場,這事情實在太奇怪了。
是以,他越想越糊塗,縮身在雲層裡,不敢梢露形迹。
後來他又眼看獅首力士将元始天尊推倒雲端,也不顧他的死活,自管自駕起黑雲,向北方揚長而去。
伏虎羅漢等待了一會,見到四周毫無動靜,但天尊恰在這時已經掙紮起身,舉步蹒跚,于是立即趕迎上去,把天尊負在肩上,徑送天醫處診治後。
急急前來報告。
伏虎羅漢報告完畢,雙手合十向玉皇大帝—揖到地,然後走到燃燈古佛的案前作禮,回到原位站定。
這時,靈霄寶殿中的群仙諸佛衆神聖之間議論紛纭,惹起了一陣極度混亂的騷動。
廣成子竟然啼啕大哭,如喪考妣,太上老君面現憂色,也失了常态,隻見老君向廣成子揮揮手。
叫他出去。
廣成子用手掩面,黯然離位,哭泣着出殿而去,諒必他前往天醫處探看師尊了。
佛國的諸佛菩薩也都憂心忡忡,滿面悲容,互相談論,一方面關懷佛祖受了傷,不知傷勢如何,另一方面對于天尊受傷的奇特情況,在内心裡表示深刻的同情。
水國的龍王和随從們也都在驚歎。
他們對于玉面神猴和獅首力士竟有如此高強的本領,居然能夠分别擊敗佛祖和天尊,心裡非常羨慕,其中尤以鲸王太歲,神鳗公主和虎鲨大王的态度顯示得特别異樣,因他們三位神聖都不約而同地想要投奔妖魔國,是以正在竊竊私議。
鬼國的幽冥教主心裡萬分憂愁。
他一方面憂鬼國被蚩尤之魂占領,使自已有國難歸。
另—方面愁天兵既被擊敗,佛租和天尊又遭打傷,使仙佛兩國協助自己恢複鬼國的希望可能變成泡影。
他又注意到自己随從中的鬼王面有得色,心想此鬼不懷好意,以後可能也會叛變,因此,引起了提防之心,暗加警惕。
太空國的太陽神這時已經垂頭喪氣,精神委靡不振,希望最好早些散會,回國休息,但他的随從們卻在讨論:将來太空釋放許多鱗鳳龜龍等族的星宿以後,那些星座勢必光芒失色,影響天體壯觀。
同時太空國将有許多空缺的職位,又從何處去聘請别的神聖來補充呢?這些問題不是短時期内可以解決,所以他們都發愁了。
至于地國的地母娘娘,她是以慈仁出名的老太太,心腸柔軟、個性直爽,喜歡做排難解紛的“和事佬”。
她的丈夫是大地公公,本是盤古氏的得力部屬,協助辟地有功,按封為地國的元首,可惜他在位不久,忽然無故失蹤,下落不明,從此地國的王位由她繼任,登基已有無數萬年了。
她做‘和事佬’,各國的群仙諸佛衆神聖都要看她的老面子,買她幾分帳。
但隻有在三十年前,她到妖魔國去,卻吃了大虧,被通天教主驅逐出境,這是她從出世以來第一次的失威,目前她對于佛祖和天尊受傷的那兩件書,感到非常難過。
心裡正在盤算,如何能使仙、佛,太空、地、水、妖魔、鬼七國聯合起來,在天國玉帝的統治下,成為—個大團結,共同解決困難問題,但當她想到通天教主那種既強橫,又蠻不講理的态度時,又覺得氣餒了。
這時,地國陸壓道人心裡也郁郁不歡。
當年他跟随地母前往魔國訪問,被獅首力士擊倒,損失了不少仙血,使他的道行降低,此恨難消,無時無刻不想報仇。
剛才,見到元始天尊和獅首力士出去鬥争,他心裡暗暗高興,确信元始天尊定能擊殺獅首力士,冥冥中替他報仇雪恨,但事實證明,結果适得其反,天尊鬥敗了,怎不教他大失所望?他做夢也想不到:混元大羅金仙還不是妖魔的敵手,竟然受了重傷,怪不得當年自己不堪獅首力士—擊,因此,覺得自己報仇無望,想到傷心處,凄然流淚。
太白金星站在玉皇大帝的案邊,不斷地鞠躬,點頭,不斷地輕聲說話,但這時靈霄寶殿之中,仙佛神聖都發出嘈雜的聲音,所以誰也聽不到太白金星在說些什麼。
這時,隻有妖魔國的代表們都默然無語,玉面神猴态度嚴肅,目光炯炯,眸子掃來掃去正在搜索各國代表的動态。
忽然他又有了主意。
于是立起身來,手掌拍了三下,大聲道;“在座各位請肅靜!本神猴有話要講。
”
殿中群仙諸佛衆神聖聞言,立即閉口傾聽,他們的眼睛都盯着玉面神猴。
會場之中頓時靜寂,連呼吸的聲音也聽不到。
玉面神猴接着道:“剛才,元始天尊與敝國的獅首力士戰鬥,據說獅首力士僥幸得勝,但明槍交戰,各憑實力,雖死無怨,何況天尊僅受輕傷,何勞群仙諸佛衆神聖如此關懷?我們不應為此小故,影響開會大事……”他說着,一邊對玉皇大帝拱手稽首,接下去道;“懇求大帝發令,繼續開會。
”
這時,玉皇大帝心裡非常懊惱,因在開會時間内,各方面連接不斷發生意外事情,那些事情多少都與妖魔國有連帶關系。
佛祖受傷,可能是玉面神猴法術高妙,但以力比力,勝敗無話可說;鬼國戰勝天兵,可能有魔國暗中支持,但事無佐證,難以加罪;人類進攻月球與騷擾水國,也可能是魔國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事,這僅是一種猜測,沒有确實證據,難成話柄;至于元始天尊負傷,根據伏虎羅漢報告,這事似乎有着奇特的因素。
從天尊受傷時的動态和那奇妙的聲音看來,實有疑端,不無蛛絲馬迹可尋。
剛才,玉帝正與太白金星讨淪這件事,認為妖魔—定使用了什麼詭計,打傷天尊。
他輕聲囑咐太白金星秘密派遣精幹天使,從速通知天機星君占蔔一下,查明實情。
恰在此時,玉面神猴拍手講話,并且催促繼續開會。
當時,玉帝略為猶豫,終于對着群仙諸佛衆神聖問道:“諸卿還有什麼意見發表嗎?”靈霄寶殿内一片靜穆,萬賴無聲。
玉帝又問道:“諸卿有何高論發表?”
會場中又是一陣肅靜。
玉帝再三問道:“天上方七日,人間已千年,時間寶貴諸卿有話快說!”
群仙諸佛衆神聖沒有一個開腔,殿内繼續靜甯。
過了一會,玉帝見到各代表都默默無言,又道:“既然諸卿再三靜默,會議進行表決。
”
于是是他叫太白金星傳令撾鼓。
接着殿角響起一陣咚咚之聲,緩急調和,而有節拍,溫柔平靜,毫無肅殺的的氣氛,使聽者清心寡欲,如入太空境界。
撾鼓手是由天樂星君領導的。
當年彌正平撾鼓罵曹,其術乃由天樂星君在夢中傳授,惜彌衡生性高傲,未肯悉心領教,僅得撾法的皮毛,以緻阿瞞聽了,不但未能清心寡欲,反而使他怒火熾盛,而彌君亦因此而種下禍根。
正平亡後,連這撾鼓之聲也成絕響了。
鼓畢,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太白金星朗聲道:“會議進行表決,請文曲星君君報告議案。
”
于是文曲星君莊嚴地站起身米,報告道:(一)水國議案:
(甲)如何阻止和懲罰人類的核艇擾亂水域?
(乙)如何阻止和懲罰人類在深海爆炸核彈?
東海龍王敖廣出班向玉帝奏道:“懇求我皇授權小神,出動水族,不問青紅皂白,擊毀人類所有在海中遊弋的核艇核艦,使它們永沉海底。
”
“善哉,善哉!本佛反對。
”燃燈古佛起身合十道,“如果依照龍王的主意,人類将遭受凄慘喪亡,有損天德,切不可行。
根據本佛的愚見:人類創造核艇核彈,必有所用,須知此種核子物質,用之于正途,就是好事,用之于邪途,就是壞事。
自古以來,絕無創造—物,而始終不用之理。
因此,本佛深信,人性本善,入世漸惡,殘毒猜忌,鈎心鬥角,惹起矛盾,弱肉強食,苦口婆心,亦難化育,妄施懲罰,其心不服,引導因果,不必借天之手,任由人類自己互相鬥争,将來大劫之後,也許人心覺悟.可能為天地造福。
”
玉帝聞言,點首稱善,笑逐顔開;群仙諸佛衆神聖聞言,都鼓掌附和,聲震雲谷。
龍王聞言,口服心服,鞠躬如也,唯唯而退,龍心大悅。
文曲星君聞言,即命助手地文星君将此決議,镌入記錄。
于是文曲星君接着報告:
(二)太空國議案
(甲)如何阻止人類在天空爆炸核彈?
(乙)如何阻止人類進攻月球?
這時,受了傷的太陽神勉強地站立起來,有氣無力地道;“本神原想要發出一股神火,燒毀地球,消滅人類,變成世界末日,但你們說:燒毀地球就要殃及水國,罪犯天條,不準許本神這樣做……”
太陽神說到這裡,聲調漸漸提高,面露憤怒之色,接着大聲道:“你們知道,本神隻有一個辦法,要懲罰人類,除了火燒之外,别無良策,何況……本神的法寶隻有火、火、火,燒、燒、燒……”
太陽神把火,火、火三個字說得特别大聲,但把燒、燒、燒說得特别低聲,因他忽然想到自己已是受傷之身,不宜妄動肝火,所以,立刻轉變了講話的聲調,可是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