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濃,越聞越像桃花,暗忖:“桃花哪有這好香味?莫非又有什麼靈藥仙草出現不成?”決計找到才罷。
又走了一陣,轉入一個山環以内;忽然發現前面一條清溪,對岸萬樹桃花,正在盛開,月光之下望将過去,簡直成了一片花海,異香馥郁,陣陣吹來。
鄭隐不似任壽,上來将路走錯,早由下流越過峰前絕壑。
此是舊遊之地,以前來過幾次,隻知左面絕壑盡頭有一條大瀑布略可觀賞。
右面一帶均是童山秃石,乃卧眉峰後最荒涼的所在,不特未見這片桃花,連這溪流也未見過,怎會不到一年工夫,多出這等美景?那桃花香得出奇,又都是大樹,不是新栽,為數甚多,豈非奇事?如說把路走錯,不是舊遊之地,左邊絕壑瀑布分明和以前所見一樣,越想越覺奇怪。
後因對岸花光濃豔,燦若雲霞,一心想去觀賞,也未仔細推詳,見兩岸相隔才一兩丈,便令胡良等在當地,遇事再行招呼,縱身一躍,飛将過去。
落地一看,那桃花不下千百株,十九異種,從來未見。
先沿花林走了一段,也未回顧身後。
走不多遠,忽發現花林深處尚有人家,隐聞琴聲悠揚,頓觸夙好。
心想:“這等清麗美妙之景,明月良宵,花問撫琴,主人必非庸流。
”更啟求友之心。
正順花徑朝前走去,琴聲忽止。
猛一眼瞥見左側花林内,有三株桃樹并列,連理同生。
别的桃樹均種地上,這三株連理桃花卻種在一座丈許方圓的花壇之上,繁花如焰,蔭被畝許,樹身也極高大。
前聞異香,便由花中發出。
這還不奇,最奇的是,每株樹上結着兩個大桃,竟和八九斤重的西瓜一般大小,芳香撲鼻,聞之心神皆爽。
走到樹前觀賞了一陣,知是異種。
先想連枝采走,劍剛拔出,忽想起先聞琴聲甚美,這裡種着許多花樹,此桃必是有主之物,如何妄采?心念一動,正待收劍回身,忽聽連聲嬌叱,同喝有賊。
知被主人看破,誤會偷盜,少年心性,又愧又急,正待縱身出林,與之理論,猛覺眼前一花,一片雲光電也似急,已當頭罩下。
鄭隐如不倔強也好,隻因少年氣盛,一聽有人喝罵,口出不遜,心中有氣,劍又不曾還匣,縱時寶劍随手舞動,口中大喝:“爾等不可無理,聽我一言。
”仿佛要向對方尋鬥神氣。
及至雲光上身,意欲用劍防禦,縱得又高了一些,越易使人誤會。
當時隻覺身上一緊,耳聽風雷之聲四面湧來,才知不妙,想逃無及,當時被人法力禁住,受傷倒地,行動不得。
隔了一會,痛醒轉來,微聞少女問答之聲。
一個說道:“都是你大題小做,硬說來人不是尋常。
三姑正在撫琴,又聽出琴音肅殺,似有不祥之兆,以為來了強敵,竟将所有埋伏一齊發動。
誰知擒的竟是凡人,除随身寶劍暗器而外,毫無法力。
如今負傷這麼重,瘋和尚日前又把靈丹全數借去,連傷藥都沒留一粒。
三姑人最心軟,不願殺害無辜,急得無法,去往前山尋找瘋和尚,也不知能找到不能。
聽大姑說,今年三姑不能見血,否則便有好些魔難。
此人周身是傷,至今不曾醒轉,你看如何是好?”另一少女氣道:
“你隻會說現成話,也不想想,由溪對面起,到三姑撫琴之所,共有好幾層禁制,由外望内,隻是一片荒涼景物,如強行進來,隻到溪邊,我們必定警覺。
再一過溪,埋伏立時發動,将其困住。
此人連越四層禁制,并還直人仙桃壇,不特通行無阻,我們竟無絲毫警兆。
如非三姑覺出琴音有異,命我二人探看,人家把桃采走,甚或深入重地,都不知道。
先以為來人見了這好地方,定必生心劫奪,據為己有,越想越覺此事可慮,後患無窮,這才禀告三姑,力陳利害。
三姑也覺我們勢孤力弱,隻仗着這幾層禁制,又疑前面四層已被敵人破去,除卻全數發動,冷不防和他一拼外,别無制勝之道。
再要被人破去,隻得施展靈符飛遁,暫時避禍,已然準備萬一不妙,棄家逃走。
一時情急,竟把那位瘋老前輩忘去,才有此失。
此人也真晦氣,他一個凡人,不知怎會闖魂一樣,走了進來?後來三姑看出他毫無法力,前面禁制埋伏仍是原樣,人已重傷。
照當時形勢,如何能怪我急呢?”前一少女忽然驚道:“三姑已然回來,也不知找到瘋和尚沒有?怎還帶一小孩同回?”
鄭隐暗中偷觑,見天已大明,身卧錦茵之上。
室甚清潔,淨無纖塵。
朝陽斜照,滿窗壁上,花影橫斜,時聞異香。
室中陳設,尤為清雅華美,比起自己家中,另具一種高華出塵之緻。
說話兩少女年約十三四,容貌均極美秀,看去靈慧異常。
内中一個,一雙秀目精光外映,隐蘊威力,行動也極輕快。
正各回身向外,揚手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