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部分

首頁
    極于寬緩。

    往往躁怒作,家人輩則密以奕具陳于前。

    讷一睹,便忻然改容,取子布算,都忘其恚矣。

     鄭介夫名俠,自号“一拂居士”。

    好奕棋,遇客必強之,有辭不能者,則留使旁觀,而自以左右手對局。

    左白右黑,精思如真敵。

    白勝則左手斟酒,右手引滿,黑勝反是。

    出陸放翁《渭南集》。

     林逋曰:“世間事皆能,唯不能擔糞與着棋爾!”此又惡奕之已甚者。

     雙陸 潘彥好雙陸,生平局不離身。

    曾泛海遇風,船破,彥手抱局,口銜骰子,飄泊二日夜方抵岸。

    兩手見骨,局終不舍,骰子亦在口。

     吾鄉有劉翁好酒,嘗與客渡江,值厲風,舟欲颠覆。

    衆皆慌錯,翁抱持酒甕,默然不言。

    既泊,問其故,答曰:“死生命耳,若翻甕失酒,此際何以遣懷?”潘彥之見,亦猶是也。

     好獵 齊王元吉嘗言:“我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不獵。

    ” 李衛公弟客師,喜馳獵,所居處鳥鵲皆識之,從而翔噪,人謂之“鳥賊”。

     禽癖 《左傳》: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

     馮袞給事親仁坊有宅,南有山,庭院多養鵝鴨及雜禽之類,常一家人掌之,時人謂之“鳥省”。

     俞華麓大夫有一語鳥,親為飲食。

    鳥病,蔔當死。

    晨起誦經,禮大士以禳之。

    是夕果愈。

     狗馬 齊幼主性愛狗馬之屬。

    馬則籍以氈【罽-廠】;将合牝牡,則設青廬,具牢馔,而親觀之。

    犬則于馬上設褥以抱之。

    馬及鷹犬,乃有“儀同”、“郡君”之号,故有“赤彪儀同”、“逍遙郡君”、“淩霄郡君”。

    鬥雞亦号“開府”。

     始皇封松五大夫,武後封柏五品大夫,道君封石盤固侯, 至狗馬有封号,而爵祿不足榮矣。

     花癖 唐張籍性耽花卉,聞貴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乃以愛姬柳葉換之。

    人謂張籍“花淫”。

     吳越錢仁傑酷好種花,人号“花精”。

     梁緒梨花時折花簪之,壓損帽檐,至頭不能舉。

     竹 李衛公守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長數尺。

    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

     蕉 南漢貴珰趙純節,性惟喜芭蕉。

    凡軒窗館宇鹹種之。

    時稱純節為“蕉迷” 松 海虞孫齊之手植一松,珍護特至。

    池館業屬他姓,獨松不肯入券。

    與鄰家賣漿者約,歲以千錢為贈,祈開壁間一小牖,時時攜壺茗往從牖間窺松。

    或松有枯須,辄假道主人,親往檢滌畢便去。

    後其子林、森輩養志,亟複其業。

     王山人稚登,贈孫有“賣宅留松樹,開門借酒家”之句。

     挽歌癖、松癖 晉袁山松好作挽歌。

    每出遊,令左右唱之。

    時張湛好于齋前種松。

    時人謂張“屋下陳屍”,袁“道上行殡”。

     石 米元章守漣水,地接靈壁,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則終日不出。

    楊次公為察使,因往廉焉。

    正色言曰:“朝廷以千裡郡付公,那得終日弄石!”米徑前,于左袖中取一石,嵌空玲珑,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宛轉翻落以示楊曰:“此石何如?”楊殊不顧。

    乃納之袖,又出一石,疊峰層巒,奇巧又勝。

    又納之袖,最後出一石,盡天劃神镂之巧,顧楊曰;“如此石那得不愛?”楊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就米手攫得之,徑登車去。

     袁石公曰:“陶之菊,林之梅,米之石。

    非愛菊、梅與石也。

    吾愛吾也。

    ” 僧敄周有端州石,屹起成山,其麓受水可磨。

    米後得之,抱之眠三日。

     香 梅學士詢,性喜焚香。

    每晨起,必焚香兩爐,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撒開,濃香郁然滿室,時人謂之“梅香”。

     梅香猶勝銅臭。

    盛文肅豐肌大腹,丁晉公疏瘦如削,梅詢性愛焚香,窦文賓不喜修飾,經年不浴。

    時人語曰:“盛肥丁瘦,梅香窦臭。

    ” 浴 何修之一日洗浴十數過,猶恨不足。

    時人謂之“水淫”。

     宋資政蒲傳正,有大洗面、小洗面、大濯足、小濯足,大澡浴、小澡浴。

    小洗面,一易湯,用二人颒面而己。

    大洗面,三易湯,用五人,肩頸及焉。

    小濯足,一易湯,用二人,踵踝而已。

    大濯足,三易湯,膝股及焉。

    小澡浴,湯用三斛,人用五、六。

    大澡浴,湯用五斛,人用八,九。

    每日兩洗面,兩濯足,間日一小浴,又間日一大浴。

     雛妓 楊玉山,松之商人也,性喜雛妓。

    其丹帕積至數十,以為帳,号“百喜帳”。

     眉癖 瑩姐,平康妓也,玉淨花明,尤善梳掠,畫眉每日作一樣。

    康斯立戲之曰:“西蜀有十眉圖,汝有眉癖若是,可作百眉圖。

    更假以年歲,當率同志為修眉史矣!”有他宅眷不喜瑩者謗之,以為“膠煤變相”。

     好外 俞大夫華麓有好外癖。

    嘗拟作疏奏上帝,欲使童子後庭誕育,可廢婦人。

    其為孝廉時,悅一豪貴家歌兒。

    與其主無生平,不欲令知。

    每侵晨,匿一廁中,俟其出。

    後主人稍覺,乃邀歡,竟留三日。

    主人曰:“不謂傾蓋之知,頓成如蘭之臭。

    ”俞笑曰:“恨如蘭之臭,從廁中來耳。

    ” 俞君宣于妓中愛周小二,于優童愛小徐。

    嘗言:“得一小二,天下可廢郎童;得一小徐,天下可廢女子。

    ”語本大夫家教來。

     陝西車禦史梁,按部某州,見拽轎小童,愛之。

    至州,命易門子。

    吏目以無應。

    車曰:“如途中拽轎小童亦可。

    ”吏目又以小童乃遞運所夫。

    驿丞谕其意,進言曰:“小童曾供役上官。

    ”竟以易之。

    強景明戲作《拽轎行》雲:“拽轎拽轎,彼狡童兮大人要。

    ”末雲:“可惜吏目卻不曉,好個驿丞倒知道。

    ” 好談 蘇子瞻在黃州及嶺外,每旦起,不招客與語,必出訪客。

    所與遊亦不盡擇,談諧放蕩,各盡其意。

    有不能談者,則強之使說鬼。

    或辭無者,則曰:“姑妄言之。

    ” 華文修曰:“英雄不得志,直以說鬼消其肮髒,悲夫!” 好客 元盛時,江右胡存齋參政好客。

    每虞阍人不通刺,若在家,即于門首挂一牌雲:“胡存齋在家。

    ” 沈孟淵性好客,每日設數筵酒食以待;若無客,則令人于溪上探望,唯恐不至。

     譽人癖 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悅色。

    唯臨海人任颙及數胡人未洽。

    公徐顧任雲:“自君之出,臨海不複有人矣!”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阇蘭阇!”群胡同笑,四座并歡。

    蘭阇,胡語褒譽之稱:。

     好好先生 後漢司馬徽不談人短。

    與人語,美惡皆言好。

    有人問徽:“安否?”答曰:“好。

    ”有人自陳子死,答曰:“大好。

    ”妻責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聞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今人稱“好好先生”,本此。

     好佛 李後主酷好浮屠,嘗與後頂僧伽帽,衣袈裟誦經。

    僧或犯奸,令禮佛三百拜,免刑。

     三萬拜也情願。

    ○張子正《宦遊紀聞》雲:雲南之南一番國,俗尚釋教。

    人有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願髡發為僧,便贳其罪。

    今諺雲:“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皆番僧之語流于中國也。

     好施 豆盧琢好施,既為宰相,常以囊貯錢自随,行施丐者。

    每出,褴褛盈路。

    近日都禦史丁賓亦然。

     李相廷機好施。

    在禮部日,每至部,丐者攀輿接路。

    李不覺色喜,對僚佐強作不堪狀。

    楚人吳化為郎,進曰:“老先生衙門,原系教化之門。

    ”李默然,越日化左遷。

    百可堂 富貴癖 楊宣懿察之母,能文,而教子甚嚴。

    察省試,房心為首,察第二。

    母睡未起,聞報大怒,轉面向壁曰:“此兒辱我如此!乃為人所壓耶!”及察歸,亦久不與語。

    後廷對,果魁天下。

     董尚書海陽公,三世三進士。

    庚辰科,公之長孫青芝先父釋褐。

    報至,公攜杖往視子舍。

    時隆山夫人以夫不獲第,方按幾大恸。

    公慰之曰:“汝子幸己貴,何哭為?吾子不第,是吾痛耳!”不覺涕淚交下。

    其後科,隆山亦登第。

     盧思道曆事周、齊。

    既入隋,偶與賓客日中立。

    内史李德林謂曰:“何不就樹蔭?”思道曰:“熱則熱矣,不能林下立。

    ” 驢鳴 王粲好驢鳴。

    将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遊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送之。

    ”赴客各作一驢鳴。

    王武子喪時,名士畢至。

    孫子荊後來,哭畢,向靈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為卿作之。

    ”體似真聲。

    戴叔鸾母好驢鳴,叔鸾每作驢鳴以悅之。

     謝在杭曰:“驢鳴又何可悅,而子以是悅母,友以是悅朋,君以是悅臣?皆不可曉。

    ” 愛醜 《呂氏春秋》:陳有醜人名敦洽,龐眉權颡,廣眼垂肩,唇薄鼻昂,皮膚皴黑。

    陳侯悅之,外使治國,内使制身。

    後為楚兵所圍,發言拙僻。

    楚遂大怒,促兵伐陳,三月而滅。

     則天時,兵部郎朱前疑貌醜,有美妻,不愛。

    洛中西門酒坊有婢奇醜,蓬頭垢面,低肩凸腹。

    前疑大悅之,殆忘寝食。

    一人嘲曰:“宿瘤蒙愛,信哉!”一人笑曰:“雲龍風虎,類也!” 好腳臭 吳中嶽乙喜聞腳臭。

    嘗值宴集,忽不見。

    或曰:“彼非逃酒者,殆必有故。

    ”令人偵之,則道傍有行客,方企息,理腳纏,穢氣蒸蒸,是人低回留之不去。

     笑癖哭癖 陸士龍雲,有笑癖,嘗着衰绖上船,水中自見其影,便大笑不已,落水幾死。

    嘗谒司空張華,華多須,以袋盛之。

    雲見華,不及拜而笑倒。

     唐衢應進士,不第。

    能為歌詩,意多感發。

    見人文章有歎傷者,讀訖必哭,涕泗不能已。

    每與人言論,發聲一号,音詞哀切,莫不凄然。

    嘗遊太原,屬戎帥軍宴。

    衢得預會,酒酣言事,抗音而哭,一席不樂,為之罷會。

     華文修曰:“令唐、陸相遇,一哭一笑,必有一段絕異光景。

    ” 許伯哭世,迂也,然其題目大。

    阮籍哭途,狂也,然其意趣遠。

    至唐衢直自傷不遇而已,真所謂“一哭不如一哭”!常建詩結語善用“哭”字。

    第一是“殘兵哭遼水”,第二是“墳下哭明月”,第三是“哀哀哭枯骨”,嘲者曰:“一哭不如一哭!” 越情部第十 子猶曰:天下莫靈于鬼神,莫威于雷電,莫重于生死,莫難忍于氣,莫難舍于财;而一當權勢所在,便如鬼、如神、如雷、如電,舍财忍氣,甚者不惜捐性命以奉之矣。

    人情之蔽,無甚于此!故餘以不畏勢為首,而次第集為《越情》第十. 不畏勢 況鐘谒一勢閹,拜下,不答,斂揖起雲:“老太監想不喜拜,且長揖。

    ” 應槚守常州,偕他郡守谒禦史。

    槚居中,獨遵憲綱不跪。

    他日禦史見之,指曰:“此山字太守也!” 不佞神佛 彭脊庵七歲從鄉父老入佛寺,不拜。

    寺僧強之,不從,反叱之曰:“彼佛裸跣不衣冠,我何拜為!” 周文襄公在吳中,好徜徉梵刹,見佛即拜。

    士夫笑之。

    文襄曰:“論年齒亦長我二三千歲,豈不值得一拜?”子猶曰:“一是達者之言,一是長者之言。

    ” 紹興王元章,國初名士,所居與一神廟切近。

    爨下缺薪。

    則斫神像爨之。

    一鄰家事神唯謹,遇元章毀像,辄刻木補之。

    如是者三四。

    然元章家人歲無恙,而鄰之妻孥時病。

    一日召巫降神,诘神雲:“彼屢毀神,神不責。

    吾辄為新之,神反不我佑,何也?”巫者作怒曰:“汝不置像,像何從而爨?”自是其人不複補像,而廟遂廢。

     李夢陽督學江右。

    渡江,有司請祀水神。

    公怒,命從者縛神投諸江,曰:“以水神投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不畏雷 夏侯玄倚柱讀書。

    時暴雷霹靂破所倚柱,衣服俱焦。

    玄神色不異,讀書如故。

    《世說》諸葛誕亦然。

     小人全要畏雷,不畏者其心放。

    君子要不畏雷,不畏者其神全。

    元四明陳子柽作《通鑒續編》,書宋大祖廢周主為鄭王,雷忽震其幾。

    陳厲聲曰:“老天便打折子柽之臂,亦不換矣!”做事須有此等骨力。

     齊神武道逢雷雨,前有浮圖一所,使薛孤延視之。

    未至三十步,震燒浮圖。

    薛大聲喝殺,繞浮圖走,火遂滅。

    及還,鬓發皆焦。

     不畏鬼怪 嵇中散嘗于夜中燈火下彈琴,有一人入室,初來時,面甚小,斯須轉大,遂長丈餘,顔色慘黑,單衣草帶。

    嵇熟視良久,乃吹火滅曰:“恥與魑魅争光!” 阮德如嘗于廁見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着皂單衣,平上帻,去之咫尺。

    阮徐視,笑語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慚而退。

     唐魏元忠未達時,家貧,獨有一婢。

    廚中方爨,出汲水還,乃見老猿為其看火。

    婢驚白之,元忠徐曰:“猿愍我無人力,為我執爨,甚善!”又嘗呼蒼頭未應,狗代呼之。

    又曰:“此孝順狗也!乃能代我勞。

    ”又獨坐,有群鼠拱手立其前。

    又曰:“鼠饑,就我求食。

    ”乃令食之。

    夜中鸺鹠鳴其屋端,家人将彈之。

    又止之曰:“鸺鹠晝不見物,故夜飛。

    此天地所有,不可使南走越、北走胡,将何所之?”其後遂絕無怪。

     安定郡王趙德麟,建炎初,自京師挈家東下。

    抵泗州北城,于驿邸憩宿,薄晚呼索熟水,即有妾應聲捧杯以進,而用紫蓋頭覆首。

    趙曰:“汝輩既在室中,何必如是?”自為揭之,乃枯骨耳。

    趙略無怖容,連批其頰,曰:“我家豈無人給使,要汝怪鬼何用?”叱使去。

     吳邑荻扁王君镈,嘗卧齋中,夜将半,有鬼嘯于前,其聲類鴨。

    镈聞之,無所懼,但雲:“汝叫自叫,吾不管汝,但勿近吾府,聒吾耳也!”鬼乃作鵝聲。

    镈笑曰:“此聲亦不雅!”鬼終不去,複作夭鼓翼之聲,庶幾其一懼。

    镈曰:“吾且熟睡,不聽汝矣!”鬼必欲動之,遂落其床帷,覆镈身。

    镈曰:“吾适寒,覆之甚宜!”鬼無如之何,遂寂然矣。

     嘉靖中,錫人王富、張祥俱有膽,素不畏鬼。

    夏日同飲溪上,日且晡,未醉。

    王曰:“隔溪叢冢中,昨送一新死人。

    吾能乘流而過,出其屍于棺外。

    ”張曰:“吾能黑夜出之。

    ”王曰:“果爾,輸汝臘釀一甕。

    ”俄而日沒,張子方欲入水,而王亟歸家取酒。

    張遂過溪,迂回而上,見棺己離蓋。

    方疑之,忽棺中出兩手抱張頸。

    張懼,私祝曰:“汝少出,俟我賭勝,明日當奠而埋汝。

    ”言畢,抱益急。

    張大叫,聲漸微。

    溪傍人家聞聲群持火來照,抱張頸者,乃王也。

    蓋詭言取酒,從闊處先渡,出屍而伏棺中耳。

    因相與大笑。

    比過溪,月已上矣。

    時方大瘟,而二子竟無疾。

     不近内 北齊邢子才與婦甚疏,未嘗内宿。

    嘗晝入内閣,為犬所吠。

    因撫掌大笑。

     世俗沉耳于閨者最多,故甯取子才。

     不戀色 王仲處嘗荒恣于色,體為之敝。

    左右谏之。

    曰:“吾乃不覺耳,如此甚易。

    ”乃開後閣,悉驅諸婢妾出,任其所之。

     鐵石心腸,英雄手段。

     不愛錢 嘉興許應逵為東平守,甚有循政。

    而為同事所中,得論調去。

    吏民哭泣不絕。

    許君晚至逆旅,謂其仆曰:“為吏無所有,隻落得百姓幾點眼淚耳!”仆歎曰“阿爺囊中不着一錢,好将眼淚包去,作人事送親友。

    ”許為一拊掌。

     若囊中大錠黃白,亦未必肯送親友。

     董三泉公由蜀西充令升蓬州守,宦十數年許,僅一青布袍、一革靴。

    赴任時,諸子請曰:“平生志節,兒輩能諒。

    第大人年高,蜀中多美材,可為百歲後計也。

    ”公曰:“唯。

    ”既緻政,諸子迎之,間請于公曰:“往者所言美材,頗擇得否?”公曰:“聞之人言,杉不如柏也。

    ”子曰:“今所具者柏耶?”公莞爾曰:“吾茲載有柏子在,種之可爾。

    ” 不愛古玩 有一朝士家藏古鑒,自言能照二百裡,将以獻呂文穆公。

    公曰:“我面不及碟子大,安用照二百裡之鏡乎?”不用。

     孫之翰,人與一硯,直三十千,雲“此石呵之則水流”。

    翰曰:“一日呵得一擔水,隻直三文錢,何須此重價?” 語似俗而實達。

    推廣此意,則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軀,安用千門萬戶? 好友 何喬新守溫,夜乘小艇訪虞征君原璩。

    坐久索飲,村居無所覓。

    公歎:“雖酸醅亦可!”乃出新醯一瓶共酌,劇談竟夕而别。

    時稱“何虞醋交”。

     醋交勝于酒友,然交到好處,亦不得不醋。

     不苛察 王文正公旦,性量寬厚,不屑細物。

    有控馬卒歲滿辭公。

    公問:“汝控馬幾時?”曰:“五年矣。

    ”公怪曰:“吾不省有汝。

    ”既去,複呼回曰:“汝乃某人乎?”曰:“然。

    ”于是厚贈之。

    蓋平日控馬,公但見其背不見其面故。

    因去見其背,方省也。

     不問射牛 奇章公牛弘有弟弼,好酒而酗,嘗醉,射殺弘駕車牛。

    弘還宅,妻迎謂曰:“叔射殺牛!”弘直答曰:“可作脯。

    ” 不校侮嫚 婁相師德,溫恭謹慎,與人無毫發之隙。

    弟授代州刺史,戒以勿與人競。

    弟曰:“今後人唾吾面,亦自拭之耳:”師德曰:“此我所以憂汝也!凡人唾汝面,必怒汝故,拭之,是逆其心。

    夫唾不久自幹,但當笑而受之。

    ” 武元衡宴西川。

    從事楊嗣複狂酒,逼武大觥;不飲,遂以酒沐之。

    武拱手不動,沐訖,徐起更衣,終不令散宴。

     馮道在中書。

    有人于市中牽一驢,以片幅大署其名于面。

    親知白之。

    道曰:“天下同名姓何限?慮是失驢訪主。

    ” 富鄭公緻政歸西都,嘗着布直裰,跨驢出郊,逢水南巡檢,威儀呼引甚盛。

    前卒呼騎者下。

    公舉鞭促驢。

    卒聲愈厲,又喝言:“不肯下驢,請官位!”公舉鞭稱名曰:“弼。

    ”卒不曉所謂,白其将曰:“前有一人騎驢沖突,請官位,不得,口稱‘弼弼’。

    ”巡檢悟曰:“乃相公!”下馬伏谒道左。

    其候贊曰:“水南巡檢唱喏!”公舉鞭去。

     兖公陸象先為馮翊太守。

    參軍等多名族子弟,以象先性仁厚,于是與府寮共約戲賭。

    一人曰:“我能旋笏于廳前,硬弩眼眶,衡揖使君,唱喏而出,可乎?”衆皆曰:“誠如是,甘輸酒食一席。

    ”其人便為之。

    象先視之如不見。

    又一參軍曰:“爾所為全易。

    吾能于使君廳前墨塗其面,着碧衫子,作神舞一曲,慢趨而出。

    ”群寮皆曰:“不可,誠敢如此,吾輩當斂俸錢五千為所輸之費。

    ”其二參軍便為之。

    象先亦如不見。

    皆賽所賭以為戲笑。

    其第三參軍又曰:“爾之所為絕易。

    吾能于使君廳前作女人梳妝,學新嫁女拜舅姑四拜,則如之何?”衆曰:“敢為之,吾輩願出俸錢十千充所輸之費!”其第三參軍遂施粉黛,高髻笄钗,衣女人衣,向堂四拜。

    象先又不以為怪。

    景融大怒曰:“家兄為三輔刺史,今乃成天下笑具!”象先徐語景融曰:“是渠參軍兒等笑具,我豈為笑哉?” 溫公一日省墓。

    有父老五六輩上谒,雲:“欲獻薄禮。

    ”乃用瓦器盛飯,瓦罐盛菜羹。

    公欣然享之。

    村老曰:“某等聞端明在縣日講書,村野不敢往聽,今幸請教。

    ”公講“庶人”章。

    村老曰:“自‘天子’章以下,有《毛詩》二句,此獨無,何也?”公嘿然,謝曰:“平生未見,查明奉答。

    ”村老大笑而去,曰:“今日聽講,難倒司馬端明。

    ” 楊文懿公守陳,以洗馬乞假。

    行次一驿,其丞不知為何官也,坐而抗禮,卒然問曰“公職洗馬,日洗幾馬?”公漫應曰:“勤則多洗,懶則少洗,無定數也。

    ”俄報一禦史且至,丞促令讓上舍。

    公曰:“固宜,俟其至,讓之未晚。

    ”比禦史至,則公門人也,跽而起居。

    丞惶懼,百态乞憐,公卒不較。

     張莊懿公蓥巡按東省。

    初到臨清,偶酒家酒标掣落其紗帽,左右失色。

    旦日,州守縛此人待罪。

    公徐曰:“此是上司過往處,今後酒标須高挂。

    ”徑遣出。

     屠滽位冢宰。

    有鄉人假稱屠公子,沿途騷動。

    人以聞于公,意公大加譴責。

    公但呼而告之曰:“汝為我兒亦不辱,但難為若翁耳。

    法有明禁,自今慎無為此。

    ” 觀樂贈菊 柴載用按家樂于後園,有左右人竊于門隙觀之。

    柴乃召至後園,使觀其按習,曰:“隙風恐傷爾眸子。

    ” 王荊石相公家居。

    晨起,帶氈帽行園視菊。

    其鄰人誤為園丁,隔藩喚曰:“王老官!汝許我菊花,今有否?”既見公面,驚而走。

    公喚回撫慰,取菊數本與之。

     薦詈己者 王元美鎮鄖,薦一屬吏,乃其鄉人常詈公者。

    或曰:“自今以往,凡求薦者皆詈公矣。

    ”元美笑曰:“不然,我不薦彼,彼更詈我。

    ” 不責僮婢 唐臨性寬仁多恕。

    嘗欲吊喪,令家僮歸取白衫,僮乃誤持餘衣,懼未敢進。

    臨察之,謂曰:“今日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

    ”又令煮藥不精,潛覺其故,乃謂曰:“今日陰晦,不宜服藥,可棄之。

    ”終不揚其過也。

     陽城嘗絕糧,遣奴求米。

    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

    城迎之,奴未醒,乃負以歸。

    及奴覺,謝罪。

    城曰:“寒而飲,何害也!” 我蘇有一鄉老訪友,以一仆駕舟,友人留飲,仆遂沾醉卧舟中。

    鄉老欲歸,不得已,解衣自棹。

    偶道上一人欲附舟,呼之。

    鄉老愠不答。

    其人呼不已。

    仆于舟中瞑目大聲曰:“便附一附何妨?”鄉老憤甚,鼓棹甚急。

    道上人聞之,罵曰:“舟中家主已允從附,搖橹家人反不肯!”大罵不止而去。

     房文烈遣婢易米,三日不反。

    既至,房曰:“舉家無食,汝從何處來?” 不責盜 張率字士簡,吳人,嗜酒疏脫,忘懷家務。

    在新安,遣家僮載米三千斛還吳,耗失大半。

    張問其故。

    答曰:“雀鼠耗也。

    ”張笑曰:“壯哉雀鼠!”不複研問。

     柳公權嘗貯杯盂一笥,縢緘如故,而所貯物皆亡。

    奴妄言不知。

    權笑曰:“銀杯羽化矣!”不複诘。

     宋沈道虔,人有盜筍者,令人止之。

    曰:“此筍欲成林,更有佳者相與。

    ”令人買大筍送與之。

    範元琰見人盜筍,苦于過溝,乃伐樹為橋與過,盜遂不為盜。

     後漢戴封,字平仲,遇賊,悉掠奪财物。

    餘缣七匹,賊不知處。

    封追與之。

    賊曰:“此賢人也!”悉還其器物。

     王子敬夜卧齋中,有群偷入室,盜物都盡。

    王徐曰:“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

    ” 何宗道名倫,江山人,家貧,事母孝。

    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

    盜夜入其室,竊器物。

    何覺而不呼。

    将取釜,始言曰:“盍留此,備吾母晨炊?”盜赧然,委之而去。

     前二人不責内盜,後五人不禁外盜,竟亦何嘗誨盜也?于肅愍公謙巡撫河南、山西時,舟行遇劫,遍搜行囊,更無貴重于腰間金帶者,盜竟不忍取。

    又沈文卿家居,盜入其室,沈口吟一絕雲:“風寒月黑夜迢迢,辜負勞心此一遭。

    隻有破書三四策,也堪将去教兒曹。

    ”盜亦舍去。

    孰謂盜無人心哉? 不畏劫賊 阮簡,字茂弘,為開封令。

    有劫賊,吏白曰:“甚急!”簡方與客圍棋長嘯。

    吏曰:“劫急!”簡曰:“局上劫亦甚急。

    ” 不怕死 宋明帝賜王景文死。

    景文在江州,方與客棋,看敕訖,置局下,神色怡然。

    争劫竟,斂納奁畢,徐言:“奉敕賜死。

    ”方以敕示客,因舉酖謂客曰:“此酒不堪相勸。

    ”遂一飲而絕。

     張黃門張融,字思光。

    出為封溪令,廣越嶂險,獠賊執張,将殺食之。

    張神色不動,方作洛生詠。

     佻達部第十一 子猶曰:百圍之木,不于枝葉取憐。

    士之跅【足施-方】自喜、不拘小節者,其中盡有魁傑駿雄、高人才子。

    或潛見各途,能不盡見,吾亦姑取焉,以淘俗士之肺腸。

    集《佻達》第十一 簡文帝 簡文為撫軍時,床上塵不聽拂,見鼠行迹,視以為佳。

     張徐州 裴寬尚書罷郡西歸汴日,晚維舟,見一人坐樹下,衣服極敝。

    與語,大奇之,曰:“以君才識,必當富貴。

    ”舉船錢帛奴婢悉以贶之。

    客受贶不讓,登舟,奴婢稍偃蹇,辄鞭之。

    裴公益異焉。

    其人,張徐州也。

     卓老曰:“張建封易得,裴寬難逢。

    ” 楊鐵崖 姑蘇蔣氏,巨家也。

    有子甫八齡,欲為求師。

    時楊鐵崖先生居吳淞,放情山水,日攜賓客妓女,以文酒為樂。

    蔣往延之。

    楊曰:“能從三事則可,币不足計也。

    一無拘日課,二資行樂費,三須一别墅以貯家人。

    ”蔣欣然從之。

    楊留三年,後其子俱成名士。

     奇賓奇主,千古罕見。

     酒濯足 馬周初入京,至霸上逆旅。

    數公子飲酒,不之顧。

    周即市鬥酒,濯足于旁。

     百裈 梁吉士瞻少時,擲博無裈,為侪輩所侮。

    及為将軍,得絹三萬匹,為百裈,其外并賜軍士。

     盜 祖車騎過江時,公私儉薄,無好服玩。

    王、庾諸公共就祖。

    忽見裘袍重疊,珍飾盈列。

    諸公怪問之。

    祖曰:“昨夜複南塘一出。

    ”祖常自使健兒行劫,在事之人,亦容而不問。

     李卓吾曰:“擊楫渡江,誓清中原,使石勒畏避者,此盜也。

    俗儒豈知!” 乞 南唐韓熙載,字叔言,肆情坦率。

    鼓樂百餘人,日與荒樂。

    所得月俸,散與諸姬。

    熙載敝衣芒履,作瞽者,持獨弦琴,俾門生舒雅執闆挽之,随房乞食,以為笑樂。

     按後主屢欲相熙載,嫌其後房妓妾不問出入,乃左授右庶子分司于外。

    熙載上表乞留,盡出群婢。

    後主乃喜,以為秘書監。

    既拜命,群婢複集如初。

     唱蓮花道情 蘇郡祝允明、唐寅、張靈,皆誕節猖狂。

    嘗雨雪中,作乞兒鼓節,唱《蓮花落》,得錢沽酒野寺中,曰:“此樂惜不令太白知之!”又嘗披氅持籃,相與跻虎丘,為道人唱。

    有客吟頗澀,乃借筆疾書數韻,雲煙滿紙,翻然而逝。

    客縱迹之,不得,遂疑為仙。

     此真仙,又何疑! 募緣 唐子畏、祝希哲兩公,浪遊維揚,資用乏絕,戲謂鹽使者課稅甚饒,乃僞作玄妙觀募緣道士,衣冠甚偉,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