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三界外十重世界者。
是積成世界也。
所以新舊經類娑婆世界舉世界性等十重世界。
明知如娑婆世界。
此小千千倍示寬狹。
校量說刹性海種寬狹世界也。
若無寬狹。
何類娑婆舉十種世界雲耶。
依之清涼大師釋。
後後廣前前也。
至世界各付上雲難者。
世界性雲有世界海雲有世界種雲有雲也。
依文上下義不可相違也。
次蓮花須彌名非世界名雲事。
又不可然。
今經異類世界雲衆生形雲樹形雲何形何無名蓮華等之世界耶。
依之方軌中雲。
此十界一為首。
餘九莊嚴成一百句。
今此世界或是蓮花或是海。
餘者莊嚴之。
可準思之(文)故此等雖不可來耳私雲。
異類世界楞伽經又說之。
何限花嚴耶章如次上記之畢。
佛身開合
問。
付明佛身開合義。
且始教大乘意。
何以清淨法界四智心品攝三身耶。
答。
章唯真境為法身。
如佛地論。
五種法攝本覺地。
清淨法界攝法身。
四智攝餘身。
此約始教說(雲雲)付之四智攝餘身未分明。
如何相配之(雲雲)答。
勘彼論第七雲。
第一攝自性身四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
若為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雲雲)付之唯識論中正宣始教法相。
判約二攝自性身。
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所攝自性身也。
彼論釋其救雲。
有義第二攝自性身。
以說真如是法身故。
論說轉去所阿賴耶識得自性身。
四□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雲雲)已轉識得智時。
轉賴耶證得法身故。
圓鏡智可攝自性身也。
何佛地論意判初一攝自性身等耶答。
唯識論中有二義。
第二義雲。
有義初一攝自性身等(雲雲)佛地論五法三身相攝。
可依此義也。
是即始教正法相心也。
故大師引佛地論文也。
唯識論中第二義心。
會轉者藏識意雲。
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等(雲雲)故心者清淨法界無為功德圓成實性理也。
四智心品有為功德依他起性也。
故不可預真如自性法身也。
私記。
問。
就終教義。
無垢無礙智名為法身者何處文。
答。
無性攝論第一卷如是說。
問。
彼論文如何耶。
答。
章雲。
或唯妙智為身法。
以本覺智故。
修智同本故。
如攝論無挂礙為法身(雲雲)言妙智者。
即無垢無礙智也。
言修智身。
修生智也。
即始覺智也。
意說無礙之本覺智名為法身。
修生之始覺智亦同本覺智故。
名為法身。
雲修萬行而生起智故名修生智也。
論正文雲。
一自性身即是無垢無挂礙智是法身(雲雲)起信論别記雲。
如無性攝論。
以無挂礙智為法身故。
謂離二障。
諸德雲。
此約攝境從心名為法身。
非為法身。
是智非理。
今釋。
一切諸法尚即真如。
況此真智而不如耶。
既即是如。
何待攝境(雲雲)。
問。
有處四智攝三身者。
何處爾說。
答。
金光明經爾說。
問。
爾彼經文何耶。
答。
章雲。
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
以鏡智攝法身故(雲雲)言以鏡智攝法身故者。
意說。
以雲大圓鏡智攝理法身智法身故雲。
問。
彼經正文如何說。
答。
新經第二卷雲。
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雲)今章家得此文意。
雲四智攝三身也。
問。
何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耶。
答。
阿耨菩提攝五法故。
以此文者。
四智攝三身也。
言五法者。
真如及四智也。
問。
何可知阿耨菩提攝真如及四智。
答。
阿者無也。
耨多羅者上也。
三者正也。
藐者等也。
又三者正也。
菩提者覺也。
漢無上正等覺。
具存漢語者。
言無上正覺等覺。
正覺後後之一覺字貫通上四處也。
釋此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著金剛般若論有二釋。
一說。
無上覺者。
真如也。
正覺等覺。
正覺者。
四智也。
一說。
無上覺者。
滅理智正覺等覺。
正覺者上舉覺總說也。
自受用身是四智之體也。
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
變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
理法攝于大圓鏡智。
是能證智故(雲雲)四智攝三身也。
問。
何雲正覺等覺等耶。
答。
正覺者。
為簡于凡夫外道邪覺故雲正覺。
等覺者。
為簡于三菩提邊覺故雲等覺。
又正覺者。
為簡于菩薩因覺故雲正覺也。
可見紹能師疏文然。
指事文引起事心通故得現化身等之文。
而證四智攝三身也(此文不當更不可依用也)。
問。
有處理智合名法身者。
何處文耶。
答。
此梁攝論之文也。
問。
爾彼論文如何耶。
答。
章雲。
或境智合為法身。
以境智相如故。
梁攝論雲。
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此上二句約終教說(雲雲)言境者理也。
智者四智也。
意雲。
所觀真如理之境與能觀智合名法身雲。
又最勝王經。
唯有如如如如智是法身(雲雲)此文非章所引問。
以境皆相如故者意何耶答。
言相如者。
相順之義。
能證智所證理相應故雲相順義也。
又相似義也。
言梁攝論者指彼論第十三文也(如所引文)上二句者。
無性攝論無垢無挂礙智為法身。
為第一句也。
金光明中四皆攝三身雲。
及梁攝論唯如如及如如智名為法身雲。
為第二句也(文)。
問。
頓教佛身開合何判耶。
答。
私記雲。
問。
頓教意何耶。
答。
若依頓教者。
理智俱泯名為法身。
餘身不說。
問。
何教如是說。
答。
章雲。
或境皆俱泯為法身。
如性如來法身非心非境。
此約頓教說(雲雲)言經者未知彼經也(文)。
問。
唯真境為法身。
唯妙智為法身。
境智合為法身。
境智俱泯為法身。
合具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