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十四

首頁
    ,弘範将其一,相去裡許,令曰:“敵東附山,潮退必南遁,南軍急攻勿失之。

    西北軍聞吾樂作,乃戰。

    ”又令曰:“敵有西南艦,聞其将左大守之,必骁勇也,吾其自當之。

    ”頃之,有黑氣出山西,弘範曰:“吉兆也!”潮退,水南瀉,恒從北面順流沖擊,世傑以淮兵殊死戰,矢石蔽空。

    日中,潮長,南面軍複乘流進攻,世傑腹背受敵,戰益力,恒不能勝。

    弘範所乘艦以布障四面,将士負盾而伏,樂作,世傑以為且宴,少懈。

    弘範回艦尾抵左大栅,左大射矢集布障、桅索如蝟。

    弘範度其矢盡,命撤障,伏盾兵矢石俱發,奪左大艦,又與夏禦史戰,奪七艘,諸将合勢乘之,自巳至申,呼聲震天。

    俄而宋軍有一舟樯旗仆,諸舟之樯旗皆仆,世傑知事去,乃抽精兵入中軍,諸軍大潰,翟國秀、淩震等皆解甲降。

     會日暮,風雨昏霧四塞,咫尺不相辨,世傑遣小舟至宋主所,欲奉宋主至其舟,謀遁去,陸秀夫恐為人所賣,或被俘辱,執不肯赴。

    宋主舟大,且諸舟環結,秀夫度不得脫,乃先驅其妻、子入海,謂宋主曰:“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

    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即負宋主同溺,後宮諸臣從死者甚衆。

    宋主時年九歲。

    世傑乃與蘇劉義斷維奪港,乘昏霧潰去,馀舟尚八百,盡為弘範所得。

    越七日,屍浮海上者十馀萬人。

    軍卒求物屍間,遇一屍,小而皙,衣黃衣,負诏書之寶,卒取寶以獻。

    弘範亟往求之,已不獲矣。

    遂以廣王溺死報。

     楊太妃聞之,撫鷹大恸曰:“我忍死間關至此者,止為趙氏一塊肉耳。

    今無望矣!”遂赴海死。

    世傑葬之海濱。

     世傑将趣占城,土豪強之還廣東,乃回舟舣南恩之海陵山,散潰稍集。

    飓風忽大作,将士勸世傑登岸,世傑曰:“無以為也。

    ”登柁樓,露香祝曰:“我為趙氏,亦已至矣,一君亡,複立一君,今又亡。

    我未死者,庶幾敵兵退,别立趙氏以存祀耳。

    今若此,豈天意耶!”風濤愈甚,世傑堕水溺死。

     甲申,以征日本,敕揚州、湖南、贛州、泉州造戰船六百艘。

     乙未,诏湖南行省:“于戍軍還途,每四五十裡立安樂堂,疾者醫之,饑者廪之,死者官給其需,藁葬之。

    ” 禁諸鄂啰及漢人持弓矢,其出征所持兵仗,還即輸之官庫。

     甲辰,中書省請以真定路達噜噶齊蒙古岱為保定路達噜噶齊。

    帝曰:“此正人也,朕将别以大事付之。

    ” 先是郭守敬言:“曆之本在于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

    今司天渾儀,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與此處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極,約差四度。

    ”表石年深,亦複欹側,守敬乃盡考其失而移置之。

    既又别圖高爽地,以木為重棚,創作簡儀高表,用相比覆。

    又以為天樞附極而動,昔人嘗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極儀;極辰既位,天體斯正,作渾天象;象雖形似,莫适所用,作玲珑儀;以表之矩方,測天之正圜,莫若以圜求圜,作仰儀;石有經緯,結而不動,守敬易之,作立運儀;日有中道,月有九行,守敬一之,作證理儀;表高景虛,罔象非真,作景符;月雖有明,察景則難,作窺幾;曆法之驗,在于交會,作日月食儀;天有赤道,輪以當之,兩儀低昂,标以指之,作星晷定時儀。

    又作正方案圭表,懸正儀座,正儀為四方行測者所用。

    又作《仰規覆矩圖》、《異方渾蓋圖》、《日出入永矩圖》,與上諸儀互相參考。

    至是,以王恂為太史令,守敬同知太史院事,始進儀表式。

     守敬嘗上前指陳理緻,至于日晏,帝不為倦。

    守敬因奏:“唐一行,開元間令南宮說天下測景,書中見者凡十三處。

    今疆宇比唐尤大,若不遠方測驗,日月交食,分數時刻不同,晝夜長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目測驗,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測景。

    ”帝可其奏,遂設監候官一十四員,分道而出,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凡二十七所。

     三月,壬子,囊嘉特括兩淮造回回?也新附軍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能造?也者,俱至京師。

     丙寅,敕中書省:“凡掾史文移,稽緩一日、二日者杖,三日者死。

    ” 潭州行省招下西南諸蕃。

    甲戌,以龍方零等為小龍蕃等處安撫使,仍以兵三千戍之。

     诏太常寺講究州縣社稷制度。

    禮官折衷前代,定祭祀儀式及壇壝祭器制度,圖寫成書,名曰《至元州縣社稷通禮》。

     夏,四月,大都等十六路蝗。

     帝師帕克斯巴卒,策琳沁嗣為帝師。

    賜帕克斯巴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國如意大D寶B法F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

    以後累朝皆有帝師,相承不絕。

     同簽書樞院事趙良弼言:“宋亡,江南士人多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