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es,許晨晔叫Daniel,吳宵光叫Free,大家都直呼其名。
任宇昕也為自己起了個英文名,叫Mark。
這在騰訊成了一個傳統,每個騰訊員工都有一個英文名,後來者的名字若與老員工有重複,則會加上一個中文姓,比如MarkLi,TonyLiu。
任宇昕被分配到張志東領導的開發組,負責編寫騰訊的第一個基于網頁的BBS社區軟件。
那時的騰訊正掙紮在生死邊緣,有幾位早期的員工相繼離開了公司,其中包括“夜貓”等人。
3個月後,任宇昕就當上了網頁Web組的小組長。
也就在這段時間,美國國家仲裁論壇(NAF)對美國在線對騰訊的仲裁案做出裁決。
2000年3月21日,仲裁員詹姆士·卡莫迪簽署了仲裁判決書,判定騰訊将OICQ.com和OICQ.net域名歸還給美國在線公司。
對于騰訊來說,這不是一個意外的結果,在1999年10月收到律師函之後,張志東就着手新版本的開發。
讓大家苦惱的是,用什麼新名字來代替OICQ。
根據幾位創始人的回憶,新名字的誕生經過是這樣的:有一天,吳宵光在公交車上聽兩位網友在聊起他們的OICQ号,将之叫作QQ。
他回到公司後說起此事,立即得到馬化騰的回應,“就叫QQ了”,從此定名。
不過,我在查詢當年報紙時,也發現了另外一種可能性。
2000年9月7日的《南方都市報》刊出過一篇題為“将聊天進行到底”的新聞稿,記者寫道:“支持成千上萬的網蟲們樂此不疲的是網絡聊天軟件,這類軟件中以ICQ和OICQ最為著名,因此聊天軟件理所當然地被一些業内人士親昵地稱作為QQ。
”也就是說,在早期的一段時期裡,QQ是所有聊天軟件的非正式統稱,它後來被騰訊大膽地“據為己有”。
2000年11月,騰訊推出QQ2000版本,OICQ被更簡潔的QQ正式取代,原來的www.oicq.com域名也被放棄,代之以新的www.tencent.com。
QQ2000版是QQ疊代曆史上的一個經典版,在這個版本中,第一次采用了多種級别的保密選項,增強了個人資料和保密信息功能,推出了QQ資訊通和騰訊浏覽器(TencentBrowser),這意味着QQ由一款純粹的即時通信工具向資訊門戶和虛拟社區悄悄轉型,日後QQ的種種變化都基于這一理念。
此外,張志東還消除了一個法律隐患:之前的版本中,騰訊肆無忌憚地采用了唐老鴨、大力水手、米老鼠等迪士尼公司的卡通形象,此次也被全數去除,換上了東利行設計的企鵝系列卡通形象。
MIH的意外進入
在整個2000年,騰訊的處境仍然是讓人擔憂的。
在泡沫破滅的陰影裡,投資人漸漸失去了信心。
首先萌生退意的是IDG。
在過去的3年裡,IDG先後投資了80多家創業型公司,總計投資額約1億美元,即每家投資50萬到150萬美元左右,采取的是廣種薄收的戰略,其中投資于财務軟件公司金蝶一案算是成功,這家企業于2001年2月在香港聯交所創業闆上市。
其餘投資的數十家互聯網類公司,在本次大寒冬中幾乎全數遭到重創,尤其是重資進入的電子商務網站8848,倒在上市前的最後一道門檻上。
而原本寄予期望的深交所創業闆也無人提及。
在最為暗淡的時候,IDG需要一次套現存活。
在IDG看來,騰訊的商業模式并不受主流的資本市場青睐,而且,它實在太燒錢了。
馬化騰将融資所得的資金幾乎全數用于服務器的添置,可是,在用戶急劇增加的同時,盈利仍然遙遙無期。
到2000年年底,騰訊再次出現資金危機,曾李青不斷地約王樹見面,希望能夠追加投資。
磋商幾次陷入僵局,馬化騰堅持創業團隊必須保持控制權,而IDG和盈科不認為在當前的形勢下,騰訊還有溢價增發的空間。
于是,王樹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兩家股東對騰訊提供200萬美元的貸款,以可轉換債券的方式執行。
不過誰的心裡都清楚,如果這筆錢也花完了,就再也不會追加投資了。
IDG開始張羅着幫忙尋找新的買家。
“當時覺得,最可能的買家是已經上市的那幾家門戶網站。
IDG去找了搜狐的張朝陽,被拒絕了。
我和張志東到北京,去找了新浪的王志東和汪延,也被拒絕了。
在互聯網業内的技術人員看來,騰訊的活,他們自己都能做,幹嗎要花幾百萬美元去買呢?而且當時納斯達克的股價‘嗖嗖’地跌,大家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馬化騰說。
除了新浪和搜狐,IDG還牽線找了雅虎中國,被拒絕。
馬化騰去拜訪了同樣在深圳,也是由IDG投資的金蝶,被拒絕。
曾李青還輾轉找到大名鼎鼎的聯想集團,當時的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