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上市:夹击中的“成人礼”

首頁
    都曾被信息産業部門公開警告。

    不過,與絕大多數的SP公司不同,馬化騰、張志東等人對此的警惕心非常之大,在兩周一次的總辦會上,常常因此而發生激烈的争執。

    馬化騰把SP業務劃分為紅色業務、黃色收入和綠色收入三種,其中,“紅色”即處于警戒線上的收入,“黃色”為灰色地帶的收入,“綠色”為正當收入。

    據不少高管回憶,他多次對曾李青等人提出要增加“綠色收入”,“甯可減少甚至沒有紅色、黃色收入,也不能冒道德和法律上的風險”。

     在他的鉗制之下,騰訊在夢網中的收入排名從第一位跌落,一度排在了第四、第五的位置上。

     對SP服務商的憤怒,在2004年的中央電視台“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直播晚會上得到了總爆發。

    在那次晚會上,三大電信運營商成為衆矢之的,民調顯示,電信企業亂收費被列為最被痛恨的商業行為之一,其得票僅次于正在高漲中的房價。

    在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信息産業部發動了嚴厲的整頓行動。

     對短信業務的整治,使得一路狂歌猛進的“移動夢網”進入政策拐點。

    這個曾經拯救了中國互聯網産業的創新項目露出了難堪的“底褲”。

    6月底,網易率先發布收入預警,宣稱來自短信的收入将在第一季度的基礎上猛降37%至41%,這一消息引發在納斯達克上市的12家中國科技股的股價出現集體下滑。

     因為把上市的地點選在香港,騰訊僥幸逃過了股價狂跌的命運,不過仍然受到不小的沖擊。

    在騰訊的整體收入中,來自電信增值服務的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56%,而其他歸入互聯網增值業務的收入也有一半與此相關,所以,如果精确計算的話,剛上市時的騰訊幾乎是一個被“移動夢網”“綁架”了的寄生型企業。

    開始于6月份的整頓,讓騰訊在接下來的一年多裡,陷入收入增長乏力的困局。

     對QQ的集體圍剿 另外一個比收入增長乏力更讓人膽戰心驚的事實是,幾乎同時,互聯網領域發生了一場針對QQ的圍剿運動,幾乎所有門戶網站都開始推出自己的即時通信工具,“諸神之戰”一觸即發。

     就在騰訊上市的兩周後,有兩位重量級人物先後出現在北京國際俱樂部酒店,他們各自向騰訊發出了挑戰。

    這兩位的名聲和财力均在馬化騰之上,分别是網易的丁磊和微軟的比爾·蓋茨。

     2004年6月29日,一向很少在媒體上露面的丁磊北上進京,舉辦了一場大型記者見面會,高調為網易泡泡做推廣。

    這是丁磊與馬化騰——兩位同年同月出生、中國互聯網最優秀的産品經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對峙在同一個戰場上。

     網易在2002年11月就推出了網易泡泡,它對QQ進行了“無差異化的跟進戰略”,騰訊首創的群聊、發送表情以及截圖等功能被一一移植到泡泡中,甚至,泡泡的語音引擎也與騰訊一樣,采用了GlobalIPSound技術。

    一年後,丁磊将之升級為戰略産品,項目經理直接向他彙報。

    2003年年底,網易泡泡推出“挂泡泡送短信”的大型促銷活動,挂一天泡泡,能兌換120條短信,這導緻泡泡用戶迅猛激增,其後一年裡,帶來1500萬注冊用戶,最高同時在線50萬人,網易泡泡成為市場占有率僅次于QQ的第二大國産即時通信工具。

     在2004年6月的那場記者見面會上,丁磊還帶來一個爆炸性的武器,他宣稱網易已研制成功一款類似于Skype的即時語音溝通工具,“我們真正的突破點是在任何環境下均可通信,語音質量達到了GSM的質量,下一版本我們的語音通信質量會超過電話的通信質量。

    網易在實驗網中已完全通過測試,跟傳統電話互通在技術上完全沒問題。

    而且現在這個版本的泡泡已有這樣的功能,軟件已裝在裡面了,隻要政策允許就可推出”。

    這是一個值得被記錄下來的事實,它表明,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即時語音通信上的重大突破,若非遭到國有的電信運營商的蠻橫阻撓,2011年的微信将早出生7年,而且這個機會應該屬于丁磊的網易。

     在丁磊召開發布會的三天後,前來參加首屆“中國國際服務業大會和展覽會”的比爾·蓋茨出現在同一個酒店,這是他的第9次中國之行,蓋茨宣布微軟将加大在中國的研發和推廣力度。

    當記者問及微軟對它旗下的即時通信工具MSN在中國的前景時,他暗示:“也許我們的步伐會更快一些。

    ”兩個多月後,微軟悄悄在北京和上海分别組建了MSN中國的市場和研發中心。

     2004年前後,沖入即時通信領域、試圖與騰訊一決雌雄的,遠遠不止網易和微軟兩家。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