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首頁
    迎娶樂昌。

    ” 虬髯客道:“好!小子,好志氣。

    不過咱家有所不解,他既是想有所作為,由驸馬而進應該是個機會,隻要他能有所表現,沒人會看不起他的。

    ” “樂昌也勸過他,他卻說了:天下紛争将起,陳祚必不能久,他不願意把自己投入一個不可為的朝廷上。

    ” 虬髯客笑道:“這小子也頗有眼光,把天下大勢都看準了。

    後來呢?” “樂昌姐終于答應下嫁,沒多久,楊堅兵起,直破金陵,陳亡後,樂昌姐到了楊素府中,她身邊懷着一片破鏡,那是她跟徐公子的定情表記,隻等破鏡重圓之日,就是他們夫婦重逢之時。

    ” “楊素會答應地嗎?” “會的。

    楊素聽了她的故事,十分感動,親口答應地,隻要她的丈夫找了來,他絕不留難,成全他們夫婦重圓。

    ” 虬髯客笑道:“楊老兒此舉還象個英雄。

    ” 張出塵道:“他這個人雖好權勢,卻沒有太大的野心,雖工心計,卻多少還有點氣度,因此,他可以成為一個奸雄,卻不會成為大惡之人。

    ” 李靖笑道:“奸雄與大惡之人,有什麼區别呢?” 張出塵莊容道:“差别很大,奸雄也是英雄,隻是不循正道以遂其目的而已。

    卻不會做出很卑鄙的事;而大惡之人,卻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 李靖道:“娘子,識人之能,我實在不如你,難怪我那天見到楊素時,你一再向我暗示,把話題引到曹孟德身上去,大概那就是他最欣賞的人。

    ”“不錯,”張出塵道:“他此生最崇拜的人就是曹操,隻想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就滿足了,此外别無雄心。

    ”虬髯客笑道:“他跟世子楊廣暗中來往,大概就是為将來打算,但楊廣不是漢末的獻帝,他吃得住嗎?” 張出塵笑道:“樂昌姐精於相人術,她說楊廣心狠而手辣,陰沉而工心計,剛愎獨斷,掌國後,可以是個雄主,卻不會是個明主,勸他要小心一點,他卻笑說不在乎,他自有制住楊廣的手段。

    ” 虬髯客聽得十分有興趣,但是看到兩個人顧忌之狀,知道在逆旅之中,高談闊論這種話題,究竟不太方便,于是笑道:“小妹、藥師,來日方長,我們盡有歡談的時間,現在我可要催駕了。

    ”李靖微怔道:“上那兒去呢?” “上我家去,今天正好是我嫁妹,特邀二位前去-一盞喜酒。

    ” 李靖道:“這是應該前去道喜的。

    娘子,你檢點一下,看看有什麼東西能拿得出來的。

    ”轉向虬髯客道:“大哥,身在客中,又是臨時才知道的,寒酸之處,要請你多原諒了!” 虬髯客大笑道:“好說!好說!别客氣了,你們二位光降,就給足我面子了。

    ” 他握着李靖的手,來到外面,卻見一輛華車已經準備好了,停在門口,另外則有一對駿馬,各由一名俊童牽着。

     虬髯客道:“兄弟,車子留給小妹坐,我們騎馬先行一步吧!” 少年遊俠子弟,沒有不愛馬的,李靖一看那兩匹馬,竟是萬中選一的大宛名種,神駿非凡,心中早就想一試了,聞言自然正中下懷,欣然上了一匹,虬髯客則向那牽馬的俊童吩咐了幾句,也就上了馬。

    李靖迫不及待地放馬奔馳出去,虬髯客也放馬緊随,二人順着大路,跑出了城後,馬行更速,就像是飛一樣。

     李靖越跑越高興,也越欣賞這匹坐騎,它不但是速度快,腳程好,而且步伐平穩,善體人意。

     雖是行進如前,但是依然能控制自如,有時遇上了閃避不及的行人,它自動地會由一旁擦身而過。

     虬髯客的馬似乎更好一點,他根本不加控制,隻是坐在馬上聽任馬兒自己跑着,卻也沒有落後,始終跟他保持一個馬身的距離。

     跑出将近有半個時辰多,距離也将近百裡,李靖才慢慢地勒住了馬。

     虬髯客上來笑道:“兄弟,這兩匹坐騎如何?你還看得上眼嗎?” “太好了,隻可惜不在長安,否則樂遊原上的春郊賽馬,穩可以把一二名給拿了下來。

    ” 虬髯客一笑道:“那種賽事有什麼稀罕的!” 李靖道:“大哥,樂遊原上春秋兩次賽馬雖然隻是一些大宅院之間的競逐活動,但卻是天下良駿駿騎荟萃之期,各大宅第為了求勝,不惜重金,廣求天下佳種,所以在樂遊原春競中搶過第一,也就是天下第一了。

    ” 虬髯客道:“但我這兩匹馬卻是來自西域,在天方波斯的宮廷大賽中奪過魁,那才是一次真正的駿駒之集,與賽的三十四頭名駒,每一匹都是千裡龍種,賽程約五十裡,路途崎岖,要沖上急坡跳越深溝、翻過丈餘高的樹叢,若是将樂遊原上的那些馬搬去比賽,能有一兩匹順利跑到終點就算是奇迹了。

    ” 李靖不禁神往道:“天方本就産馬,波宮的賽事自然又非中原所能此了,大哥去參加過?” “去年去的,而且是專為捉這一對馬匹去的。

    它們是野生在沙漠中,當地的土人始終未能捕獲,我一聽就提高了興趣,帶了二十名伴當,遠行波斯,深入大漠,烈日狂沙,我帶去的兄弟折損了一半,但總算沒有白辛苦,把這對畜生捉了回來。

    ” 他說的雖是輕松,但是李靖想像得到那種艱險,忍不住道:“我以為大哥隻是在海上活動呢。

    想不到大哥還揚威到大漠去。

    ” 虬髯客道:“我隻是在海上起家而已,幾年前我已經把眼光看在陸上了,因為我發現海上發展太難了,滄海變幻無常,前一刻還風平浪靜,轉眼間就是狂風疾雨,驚濤駭浪,而且天地之-,也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還是在陸地上安定些。

    ” 李靖道:“大哥已将勢力轉到陸上,怎麼沒聽人說?” 虬髯客笑道:“在海上我是個大海盜,在中原我可不幹那一套了,那太引人注意,何況,我在海上多年,錢也積夠了,用不着再來強取豪奪的那一套了,規規矩矩做生意,獲利之豐,尤甚于盜劫。

    ” 這是李靖最聽得進的,連連點頭道:“大哥說的是,兄弟跟幾位綠林朋友也談過,強取豪奪,終非久遠之計,即使能占山設寨,發過幾回利市後,商旅視為畏途,裹足不前了,豈非仍是守株待兔,徒耗力氣?倒不如就已得之利,從事商賈,既可利民,又可得源源之利……” 虬髯客笑道:“這些話恐怕不容易取得他們點頭吧!” 李靖歎道:“是的,好逸惡勞,真乃人之常情,他們向來就不事生産,嘗到了無本生意的甜頭後,再要他們去将本求利,自然不肯幹了。

    ” 虬髯客笑道:“這隻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是他們不懂得做生意。

    要幹這行并不是有人有本錢就穩賺了的,必須有眼光、有計劃,更不能單就一行,必須要多頭并進,互相配合,才能一本萬利。

    ” “啊!”李靖道:“做生意還有這麼大的學問?” 虬髯客微笑道:“升鬥之民,隻博個蠅頭小利,隻要勤儉就夠了,但如若不以糊口維生為滿足,想要求發展,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 李靖道:“我的那些朋友沒一個是安份的,當然也不會有口飯吃就滿足,如何由賈而求發展,倒是要請大哥能指點一條明路。

    ” 虬髯客道:“我倒不是要賣關子,把握住秘密不肯說,而是這些繁文碎節太多,一時也說不清楚。

    兄弟,你若是一時别無他就,倒是不妨暫時幫幫我的忙,料理一下各地的生意,自然就能摸清竅門了。

    ” “小弟夫婦逃亡出奔,一時連個安身之處都沒有,隻怕會連累大哥。

    ” “哈!哈!兄弟,這個你放心,愚兄若是怕受牽連,就不會主動來找你們了。

    不是我這大哥的吹噓,我隻要拍一下胸膛擔保你此刻就是回到長安,在市上大搖大擺地走着,也沒人敢抓你。

    ” 對虬髯客的這番豪語,李靖也隻有聽着,不便反駁。

    他在長安耽過一段不算短的日子,而且也在越國公楊素的門下擔任過記室的工作,掌管往來文書信劄,也算得上參與了楊素的機密,因此,他對長安的情形相當了解。

     天下動蕩不安,京畿的軍力特重,目前是楊素和宇文一族各掌一半,加起來約為天下兵馬的三分之一。

     然而其他三分之二的軍力卻分散為幾十處兵鎮或節度使手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