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三 章

首頁
    這麼做,女人不會,她們決不會做這麼長遠的打算。

    ” 這番話使三個女子很不服氣,-李靖不待她們抗議,就笑着說:“女人此較重視青春容貌。

    以一個女人放棄青春時的歡樂,隻為了求取年老時的衣食無缺,她們不會肯的,因為她們隻要正常地嫁個人,生育子女,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将來也不會凍餓而死。

    ” 如此一解釋,大家沒話說了。

     李靖又道:“大海說,她們在小屋中着華衣,施脂粉,這就使我有了新的意念。

    ” 張出塵道:“她們那樣生活也是一種調劑,為了安慰自己。

    我在宮中耽過了,知道宮中的生活,也是一樣的閉塞,隻有一個皇帝是男人,皇帝不會注意每一個宮女,但是她們每天仍然把大部份的時間用在修飾容顔上,那是女人愛美的天性表現而已。

    ” 李靖笑道:“不過她們還學了絲竹彈唱,這就不光是為了娛樂自己了,尤其是大海說,有些人并不善於這些,卻是勉強在學習。

    ” XXXXXX “那說明她們是為了學以緻用……” “學以緻用?用在那裡?” “自然是用在男人身上。

    施粉塗朱,身着羅绮,輕歌曼舞,這些都是為了取悅男人的準備。

    ” “她們會去當歌妓嗎?” 李靖這:“我想這是她們最好的掩護,既可以把金銀财帛公然地拿回家去,也可以解釋忽地幾天不見,忽地又出現人前,更可以解釋那些飛鳳軍何以要蒙面行事。

    ” 薛飛霞簡直難以相信地道:“公子,你是說西洞庭的飛鳳軍會喬裝出來當歌妓?” “這有何不可?歌台舞榭間,有蒙客一擲千金而無吝色,一曲既罷,纏頭之資,可為貧家數月之糧,這是最容易賺錢的地方,也是最好找到豪客,探聽消息的地方。

    ” 薛飛霞連連搖頭又道:“她們為什麼偏偏要選這個行業呢?要求掩護,什麼身份不好選,偏去操此賤業?” “這個行業還有很多好處,例如可以将很多女子集中在一起而不引人注意,可以跟各種人接觸而十分自然,可以錦衣玉食終朝而不為人所诟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兒可以經常接觸到男人。

    ” 張出塵道:“那又算什麼埋由呢?” 李靖道:“我說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男女之相悅,乃人之常情,青年男女互相思悅吸引,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偶而其中有一二人心生異态,對異性特别憎嫌是可能的,但是要把數百個壯健的女子單獨地自閉起來,與男人的社會完全隔離,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娘子,你在宮中耽過,當知道那些宮女們甯冒萬死而私自逃亡的……” 張出塵臉上微紅。

    豈止是宮中很多逃亡,大家宅第,僮仆俠女,逃亡者也多得很,幾乎也全是情奔,連她自己,又何嘗不是為了情而私奔呢? 李靖卻似乎沒注意到她的窘迫,繼續道:“那些飛鳳軍之所以能終年幽居,遠離男人而不出一點事情,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她們有調劑的方法與時間。

    ” “她們既有那一身本事,何以又自甘下流?” 李靖大笑這:“娘子,你别把它們看得太高了,她們為盜之時,心狠手辣,為娼之時,自然也是貪而好貨,風塵之中,并非沒有俠烈之女,但是不可能在那一夥中去找,因為她們一夥人互相濡染,貪鄙無恥,已經沒有了俠烈之氣了。

    ” 這個這理三個女的都承認的,但聽來有點刺耳。

    張出塵道:“郎君,你把她們說得這麼壞,将來又要交給我統率,這樣的一批人,誰有本事帶她們?” 李靖笑道:“娘子,你别擔心,越是這樣的人越容易改變,隻要方法用得對,投其所好,她們都可以成為你不二的忠心部屬。

     因為人都有向上之心,她們也自知那種生活不高尚,隻是為了環境所趨,沒有辦法而已。

    你隻要找到了她們的需要,給予正常的供求,就不難改變了。

    勸娼女從良易,使烈婦變節難,因從良之心,原已暗藏於娼女心中,而變節之念,卻是烈婦一直排拒的。

    ” 最後的兩句話較為深奧,薛飛霞與董輕雲都不太懂,但張出塵卻懂了,點頭微笑,芳心中對夫婿又多了一點尊敬,她不能不承認,三原李藥師名士之銜,确非虛得,真是有不少令人歎服的地方。

     像這種對於人性的探讨豈僅是兵法不載即先賢聖人之着述,也是語焉不詳,必須靠自己去體認,-這些對一個用兵的主将而言,太重要了。

     從心性上去了解人,是知己知彼的第一要件。

     兵法上隻有一句“攻心為上”,何者為心,加何攻法,那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廣義而言,諸承百家之說,都是攻心的學問,而李靖顯然是個此道的高手。

     小船回到湖邊,李靖去轉了一道,首先聽取了四大金剛的報告,指示了作戰的機宜,當然也得知了張豹的一切,卻付之淡然的一笑後,鼓勵樓大成說:“大成,你做得對,你們現在不是在草-中争地盤,而是在努力遂行那平天下的夙志,不能有一絲苟且,除了軍紀之外,培養武人的氣節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張豹的事還不足以表現什麼氣節,但是您能藉此以養夙志,堅守原則,不為勢屈,不為情動,就已經把握住洽軍之道了。

    ” 這是李靖與虬髯客帶人不同的地方,虬髯客動人以情,許人以富貴,李靖卻動人以正統,許人以功業,虬髯客要人成為生死不渝的弟兄,李靖則要人成為自立自強的大丈夫,這兩種做法的功效一時也許難見分曉,但在重要的時刻,卻有決定性的差異。

     把作戰的計劃拟定後,李靖接着也打聽到了他所需要打聽到的事情,更證實了他的猜測無誤。

     太湖舊名震澤,春秋時為吳越的邊界,隔開了兩個中原天下的-主,在三萬六千頃碧波中,淹沒了多少曆史陳迹,也留下了無數的香豔遺痕。

     往事已矣,昔日的英雄不再,但香豔不變,卻一代代地傳了下來,點綴繁華。

     震澤之濱,風光首推無錫,無錫風月鼋頭渚為最勝,湖畔有蠡園,是否為紀念吳越時的名将範蠡大夫,已不可考,但範蠡於功成後,偕西施以隐,經商緻富,陶朱公之财名匡天下,廣直别業,這蠡園是他所置的别墅,用以紀念往日的雪泥鴻爪,也暗示他征服了吳國,這一個傳說未經史傅,卻深為人所樂信。

     地以人傳,一個地方想威名,必須要與名人發生關系,像塞外的昭君墓,不過是一丘廢冢,無垠黃沙而已,卻因埋了那位美人的凄怨,使得每一個送經的人,都想去憑吊一番,蠡園大概也是以這個緣故,惹得騷人墨客前往留連。

     但事已過近幹年,幾經兵燹,名園不知幾度易主,終而至無主可稽,隻有一個名稱留下來。

     範大夫地下若有知,一定曾大聲抗議,否認此地與他的關系,因為這片地方,在最近幾年,被易作了最令人不堪的使用。

     不知何時,這裡建了第一家青樓,弄了幾個嬌滴滴的女孩子前來,招蜂引蝶,以後陸陸續續竟成了聲色集會之地。

     鼋頭渚上,處處歌台舞樹,入夜笙歌不歇,竟不下金陵,隻是不如金陵有名麗已。

    最重要的,此地來往的郡是商賈,銅臭味較重,沒有詩人墨客來渲染,不易為人所知。

     可是這一天,鼋頭渚上,竟來了四位風度翩翩的佳公子,每一位都是潇灑英俊,直把一大群莺莺燕燕,瞧得直了眼,争相獻媚,想拉進自己的香閨中去。

     隻不過這四個人的眼界很高,在群芳繡閣間,走馬觀花地浏覽一遍,每個門裡略坐片刻。

    出手倒是很大方,每位姑娘都是一粒明珠,珠大加雀卵,價值不菲。

    随行的兩個健仆,各提着一口錦囊,大把的珠子都是在裡面掏出來的。

    那些姑娘們睜大了眼睛,不知道這兩口錦囊中放了多少寶貝。

     四位公子最後逛到了湖邊,一條大花舫上,樓窗珠簾高卷,有兩位佳人正在憑幾秉燭對弈,儀态萬千。

     四位公子的眼光一亮,為首的那一位點點頭道:“胡大,這是誰家姑娘的船?” 那名健仆立刻上前道:“回公子的話,這條船不能上。

    ” “為什麼?你不是說鼋頭渚上,蠡園之中,每條花舫都可以任意上去逛逛的嗎?我看了那麼多地方,那些姑娘們美則美矣,卻個個都像餓狼一股,恨不得把我們吞下去,吓得我不敢久留,好不容易在此看見兩個可意的雌兒,卻又不能上了!” “回公子的話,這是花娘子姐妹的座船。

    ” “怎麼?花娘子姐妹不是蠡園中的人?” “她們是蠡園中的,而且是最早來此開業的,蠡園有此盛況,據說大半是她們的功勞,現在蠡園中,一大半的産業也是她們的。

    ” “哈!我明白了,她們發了财,洗手收業不幹了。

    ” “這……倒不是,隻是聽說她們不接俗客,非但要富商大戶,而且還要具備名帖投訪,她們答應了,才肯一見。

    ” 另一個較為斯文的公子冷哼一聲:“好大的架子!” 先前那公子笑道:“這倒不是架子大,而是摸準了那些富戶的心思。

    也是一種招徕的方法,你在京師想必也知道,有些名妓,愈是提高身價,對客人們諸般挑剔,越是登門求見的人多。

    ” “那隻是對一些官宦斯文中人而已,此地往來盡為俗客,也來那一套可不餓死了?”“賢弟,你沒聽胡大說嗎?她們現在不是光靠倚門賈笑來賺錢了,大部份的樂戶都是她們的生計,自己不賺,銀子也不會落到别家去,樂得擡擡身價,表示與衆不同。

    ” “那也不能端成這付情狀,要我們投帖拜會我可不幹,我的帖子可沒這麼輕賤。

    ” “賢弟,你又來了,我們到江南是來散心見識的,又不是來賭氣的,你那世家公子的身份在此地也不吃香,根本無人得知,投張帖子又有何妨?” “不行!我不幹!那兩個女子我也見到了,隻不過略有氣質而已,若在長安,那一個家裡的樂伎也此她們強。

    ” “賢弟,真此處非長安,你難道不能稍為随便一點?” “不能。

    小弟對這方面一向很認真,玩就必須趁興,憋了一肚子氣,那還有什麼意思!走!我甯可遊湖去。

    ” 他堅持要走,其他三人也勸不住,隻好陪着他了。

    幾個人上了一條船,緩緩向湖申駛去。

     他們本來已經夠轟動了,後面跟了一群莺莺燕燕,隻是他們走過湖濱畫舫時,那些才女們不敢過來,停在遠遠的地方看看。

     說話的聲音很大,不僅畫舫上聽得清清楚楚,連遠處的姑娘們也聽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們一走,立刻叽叽喳喳,議論不已。

     畫舫上兩個下棋的麗人也都變了神色,年輕的玉娘子一把将棋子掃落在地上,怒聲道:“這四個人該死!” 花娘子較為冷靜道:“也沒什麼,我們幹的是這一行,沒有叫人看得起的理由。

    ” “但是他們也不該在背後糟蹋人,仗着臭錢欺負人。

    ” “人家沒有欺負我們,他們說得不錯。

    我們故意自擡身價,不就是為了釣上大魚嗎?隻不過我們以為這一套是自創的,其實卻毫不新奇,京師的名妓紅伶,早就在玩這一套了!這是我們知識淺陋,東施效颦,活該受到奚落的,你有什麼好氣的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