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回 一掷头颅 英雄共洒英雄泪 再生狐狗 鬼魅仍多鬼魅谋

首頁
    死擔心。

     衆人擁到棺材旁邊,見張人傑雙眼閃着,不作一聲,衣袖已裂了一塊,禁不住暗想道,鄒人鶴的掌力果然厲害,張人傑三掌沒有把棺材打爛,卻給他鄒人鶴兩掌就打爛了。

     這樣一來,“白猿派”的臉上确實難為情。

    他們卻不知道,隻因鄒人鶴會用陰謀詭計,才占得這樣的便宜:因為徐鐵鈎說要拈阄之時,鄒人鶴卻願先睡到棺材裡去,表面上有意做得大方,底子裡實在有他的深謀遠慮,那時他已想到,棺材隻是木做之物,究竟經不了多少次掌,與其自己先動手,還不如自己先行進去,借張人傑三掌之力,先把它震壞,然後自己出手,必定更易為功。

     還有就是,凡是功深的人,都講究以逸待勞,認為用力不如省力有利。

    所以鄒人鶴也想,讓張人傑先攻,可先耗去他的一份内勁,等到自己再打時,對方的抵擋力也必随之減低。

     這在鄒人鶴則兩刹相承,在張人傑則害上加害,鄒人鶴當時這樣盤算一過,才決定自己先進棺材。

     他的心計之精,“白猿派”的衆人,一時自己也想他不透。

     所謂直人作直事,奸宄擅奸謀,本也難怪。

    就連一派之首張人傑,當時因為全神在于禦掌,也未省悟出來。

     張人傑集聚全身内勁于一處,接了鄒人鶴的兩掌,此時已運氣驅血,使其各歸其所,複得和勻。

    最後呼了一口氣,從棺材裡坐起,撿了一塊破棺材片,谛視之下,見那木頭中已又松又黴,才恍然大悟,乃是自己幫了對方,幾乎自掘墳幕,不禁暗暗叫笨。

     木片點醒夢中人,張人傑把它丢開,再又躺了下來,并對鄒人鶴道:“你還剩下一掌,就從這面打來吧。

    ” 張人傑這句話有意告訴對方:“你别以為厲害,我不怕你。

    ” 在張人傑的明眼面前,無論如何逃不過,所以明打不如暗打,乃道:“我們當初沒有這個口約,我不能放着棺材不行,卻對面打人。

    若你還吃得住,我應從那邊再奉送一掌。

    ” 張人傑說:“那麼請從尊便,這一邊的棺材比較硬,我敢說你再不能打碎。

    ” 鄒人鶴以為張人傑尚未明白内情,陰陰地笑了一笑,并道:“你一邊袖子已經破裂,小心兩袖清風。

    ” 張人傑道:“你若能打碎這一邊的棺木,我願多讓你一掌。

    ” 鄒人鶴道:“君毋戲言?” 張人傑道:“大丈夫言出必随!” 張人傑說話剛了,鄒人鶴一個飛身,轉到那邊,立刻揮掌猛攻。

     怎料蓬一聲,衆人見棺木未碎,鄒人鶴卻後退數步,臉色蒼白。

     原來張人傑明白了鄒人鶴的詭計之後,當他最後一掌發掌之時,即從棺材内再用“外震傳中”功夫,不待鄒人鶴的掌力已傳到外邊,在中途把它截住,鄒人鶴滿以為張人傑仍未知道他的詭計,一心故技重施,因此張人傑用的這一着,他也并未想到,及至掌力被張人傑的掌力一擋,敵主我奴之勢已成,改變已來不及,終被震退數步之遙。

     張人傑一躍而起,棺材已作片片碎,他對着鄒人鶴笑笑,并道:“我知道你不能再把這棺材打碎,你就不能打碎,隻要我說過的,你不信也得信。

    ” 鄒人鶴心高氣傲,哪容得下張人傑這麼氣他?便反唇相稽道:“你也别說門面話,我這三掌沒傷到你,你那三掌又何嘗傷得了我?” 張人傑道:“這話不錯,反正今天我們總得較出個高下來,若是你有膽量,我們再可玩玩。

    ” 鄒人鶴道:“怎樣個玩法?” 張人傑道:“适間由你擺布,還是再由你擺布吧,任怎樣我也不怕你!” 鄒人鶴道:“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一回若不讓你,‘白猿派’的人怕會說我怕你,你說吧。

    ” 張人傑聽了,心中好笑,因道:“你的話難有道理,可我得先此聲明,你若真要得個重言夠膽之名,我說出來之後,你可不能反悔。

    ” 鄒人鶴暗想道:“憑你這點功夫,要殺我還不可以,何況我還另有妙法。

    ”乃答道:“我絕不反口!” 張人傑再問道:“你是說,我要怎樣鬥便怎樣鬥,你絕無異見?” 鄒人鶴道:“正是這樣,英雄說話要像個英雄。

    ” 張人傑大聲道了一聲“好!”續說道:“剛才你說棺材不用未必糟蹋,我們算依你的辦法把它利用過了。

    現在依我說,棺材洞挖了不用,也是糟蹋氣力!我你再盡其利,用它一用。

    ” 鄒人鶴道:“你道怎個用法?” 張人傑道:“我們躺到裡頭去,每人再打三掌。

    若是你受不住,就給我們留下來!若是我受不住,我帶着所有我們‘白猿派’的人,你說我們回陝西,我們即回陝西;你說要我們随你去,我們即随你去。

    ” 張人傑的一番話講完,“白猿派”的衆人無不精神緊張,鄒人鶴也在心裡盤算。

     張人傑接着道:“鄒人鶴,你既然說英雄說話要像英雄,那請照剛才的次序,你先躺進去!” 鄒人鶴盡管聰明,倒沒有想到張人傑來這一着,他看着洞穴旁邊的一大堆泥土,暗想道,“若這泥士當頭蓋下,任你怎樣的英雄,也非悶死不可,但是有言在先,若是我不照辦,豈不授他們以口實?我鄒人鶴的一世英名,難道付諸流水?”他沉思了一會,終向棺材洞走去,因為他也有他的妙計。

     鄒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