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書三)
【397】在家念佛人為什麼要以五戒為根本?
●戒為佛法基址。
在家念佛人如能以持五戒為根本,以深信願,持佛名号。
迨至臨終,感應道交,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佛法法門無量,無一不以戒為基址、淨土為歸宿者。
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寶,當須認真持佛淨戒。
在家人以五戒為根本。
五戒前之殺盜淫妄四條,乃性戒,無論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
但未受戒者犯之,則按事論罪過。
受戒者犯之,則于事上論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層罪過。
酒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許人喝。
未受戒者喝,無罪過。
若喝而妄為,則在所為之事上論罪。
故雖未受戒,亦不宜喝。
若受戒者喝,則止得犯戒之罪耳。
然既發心皈依三寶,固當五戒全持。
佛大慈悲,雖有一二三四随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勢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寬。
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兒不能持殺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349頁 複王(雨、雪)夕居士書)
【398】犯娼妓也是犯邪淫戒嗎?
●勿道良家婦女不可犯,即娼妓亦不可犯。
以在彼雖有良賤不同,在我總一邪惡心行故也。
世之愚人,不知正法,多屬邪見。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欲邪見,是其大宗。
汝家道頗豐,上無父兄,若不極力勉勵,難免不墜淫欲之萬丈深坑。
一墜其中,則便不能出,非埋身于溫柔鄉,令家業破壞,子孫滅絕,先德喪盡,己靈埋沒而不止也。
當觀女色,如毒蛇,如羅刹,雖己妻室,尚宜節欲保身,以求克繼先德,永昌厥後。
至于邪淫,勿道良家婦女不可犯,即娼妓亦不可犯。
以在彼雖有良賤不同,在我總一邪惡心行故也。
世之愚人,不知正法,多屬邪見。
彼反以彼為正法,謂正法名邪法。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35頁 複蔡吉堂君書)
【399】吃煙是否犯戒?有此毛病能否往生?
●五戒不言吸煙者,以佛世尚未行也,此系明末時始興起。
僧既不修行,則是地獄種子。
故下流行為,無不備具。
汝既知彼為敗類,何又問無此戒乎?香煙之害,甚于洋煙。
吾國之窮,此居大半。
光已深悉其毒,每勸人勿吸。
其中有嗎啡海綠印等毒質,若少年婦女吸之,則便斷絕生産。
●至于往生,固不在戒與不戒也。
即有此毛病,能生真信,發切願,一心念佛,無一不往生者。
古雲,處世當如将軍對敵,作人當如處子守身。
将軍一失敵,三軍俱傾覆。
處子一失身,萬事皆瓦裂。
宜如何戰兢惕厲,以全吾父母之遺骸,以保我本具之佛性也。
五戒不言吸煙者,以佛世尚未行也,此系明末時始興起。
僧既不修行,則是地獄種子。
故下流行為,無不備具。
況大家同吃,彼更有何忌諱乎?汝既知彼為敗類,何又問無此戒乎?彼豈一切行為,皆不違戒,唯此違戒乎?香煙之害,甚于洋煙。
吾國之窮,此居大半。
光已深悉其毒,每勸人勿吸。
其中有嗎啡海綠印(編者注:海洛因)等毒質,若少年婦女吸之,則便斷絕生産。
此系一皈依弟子名趙月修字恒光,親見外國女教員戒女學生者。
祈廣為人說,則與保全人家嗣續同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九第1364頁 複楊振仁居士書)
洋煙一事,其害甚深。
《文鈔》後附有戒煙神方,靈極,許多人皆戒好。
有戒不好者,皆彼身體另有痼疾。
汝且依之,作雙倍日期緩戒,則可斷此禍根矣。
至于往生,固不在戒與不戒也。
即有此毛病,能生真信,發切願,一心念佛,無一不往生者。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八第1159頁 複李吉人居士書)
煙俱勿吸,以傷衛生,口氣常臭,熏天熏人。
鴉片香煙,其毒極烈,花錢買害,癡人可憐。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二第2048頁 德育啟蒙)
編者注:
佛制五戒,未見吸煙之戒,其實為不飲酒戒中所攝。
不飲酒戒即有不享用一切奢侈品之義。
《佛遺教經》雲:“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
于好于惡,勿生增減。
趣得支身,以除饑渴。
如蜂采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
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
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佛家吃飯尚珍視如服藥,為治自己之餓病,豈肯有額外之浪費?況且藥為治病,誰敢濫服藥物?多食不僅傷身,而且“壞其善心”,為害不淺。
吸煙不能療饑,犯多食之罪;而煙毒之害遠過于多食,定為佛制所不允。
吸煙隻是追求一種味覺之刺激,增長貪心,亦為佛所喝止。
《六度集經》佛言:“夫厚于味者,即仁道薄;仁道薄者,豺狼心興矣。
”貪圖味覺之享受,則失仁慈之心,失仁慈之心,而豺狼之心便會興起,則腐化堕落,不可救藥矣。
念佛持咒之人,若有煙癖,最為護法神所惡,不為呵護。
【400】戒煙有何妙方?
●好甘草(半斤)川貝母(四兩)杜仲(四兩)
用六斤水,将三味藥共煮。
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
用上好紅糖一斤,放藥水内再熬。
少時收膏。
初三日,每一兩膏,放煙一錢。
二三日,一兩膏,放煙八分。
三三日六分。
四三日四分。
五三日二分。
以後一兩膏,放煙一分。
再吃十日八日。
吃到一月後,無用加煙,永斷根本矣。
●又戒煙之人,須具百折不回死不改變之心,方能得其藥之實效。
若心中了無定戒之念,勿道世間藥味,不能得益,即神仙親與仙丹,亦不得益矣。
戒煙之士,祈各勵志服之,則幸甚。
又烏煙之害,不能盡言。
去歲與陳錫周談及,彼遂言伊昔曾吃煙,其瘾甚大。
後得一方,随即斷根。
因不勝欽佩。
今年又來山,因令将其方抄出,以饷同人。
然光僻居海島,不與人交,雖有其方,亦難利人。
前者有友人由哈爾濱來,言彼處大開煙禁,了無畏忌。
然亦有欲戒無由者,每發憂思。
因将此方寄去,祈彼展轉傳播,俾有志戒煙者,同得利益。
今思閣下有心世道,兼以行醫,其交遊甚廣,信向甚多。
倘有此病,欲永斷根本而不得其方者,或可以此見贈也。
故附寄之。
仙傳戒煙絕妙神方(即素稱國手之名醫,亦不可妄加一味藥,倘加一味藥,便不靈驗矣,至禱至禱。
)
好甘草(半斤)川貝母(四兩)杜仲(四兩)
用六斤水,将三味藥共煮。
及至水熬去一半,去渣。
用上好紅糖一斤,放藥水内再熬。
少時收膏。
初三日,每一兩膏,放煙一錢。
二三日,一兩膏,放煙八分。
三三日六分。
四三日四分。
五三日二分。
以後一兩膏,放煙一分。
再吃十日八日。
吃到一月後,無用加煙,永斷根本矣。
若服膏期内,有别外毛病發作,可将煙多加一分。
服一二日即止,仍照原方服膏,再勿多加。
此方止病,比吃煙更勝一籌。
縱日吃幾兩煙之大瘾,依此方戒,無不斷根,且無别病。
屢試屢驗,真神方也。
陳錫周先生日吃三四兩煙。
後得此方,即熬一料服之,藥盡瘾斷。
不但無别毛病,而且身體強健,精神充足。
從茲遍告相識,無不藥盡瘾斷。
因與談及煙之禍害,彼遂說自己戒煙來由,随祈抄出,以醫同受此病者。
又戒煙之人,須具百折不回死不改變之心,方能得其藥之實效。
若心中了無定戒之念,勿道世間藥味,不能得益,即神仙親與仙丹,亦不得益矣。
戒煙之士,祈各勵志服之,則幸甚。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290頁 複丁福保居士書十七)
近聞一戒煙妙方。
用方:一尺紅洋布剪作廿四條。
每吃煙前,先以煙簽子,插布一頭。
下放一碗,燒此布條,灰落碗中,用開水沖服,然後吃煙。
不待此布條吃完(祈試之),其瘾即斷。
果靈,則當大為傳布以救煙禍。
大麻瘋,為古今中外不能治好之病,現已有治好之方法矣,《初機先導》後附之,祈詳閱。
又戒煙方後,治瘧疾方靈極。
治無不愈有一二三年者,亦可一治即好。
亦祈普為一切人說之。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49頁 複李德明居士書二)
【401】念佛行人為什麼要力戒殺業?為什麼說食肉吃素一關實為吾人升沉、天下治亂之本?
●諸惡業中,唯殺最重。
然則食肉吃素一關,實為吾人升沉、天下治亂之本。
故念佛行人,當以戒殺吃素,以此功德,作往生助行。
惡業之中,唯殺最多,唯殺最慘。
欲得世道太平,人民安樂,必須大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方為根本解決之論。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872頁 沈授人居士書)
諸惡業中,唯殺最重。
普天之下,殆無不造殺業之人。
即畢生不曾殺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殺生。
以非殺決無有肉故,以屠者獵者漁者,皆為供給食肉者之所需,而代為之殺。
然則食肉吃素一關,實為吾人升沉、天下治亂之本,非細故也。
其有自愛其身,兼愛普天人民,欲令長壽安樂,不罹意外災禍者,當以戒殺吃素,為挽回天災人禍之第一妙法。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278頁 普勸愛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減殺業說)
飲食于人,關系甚大,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故曰食為民天。
然天地既為人生種種谷、種種菜、種種果,養人之物,亦良多矣。
而以口腹之故,取水陸空行諸物,殺而食之,以圖一時之悅口,絕不計及彼等與吾,同禀靈明之性,同賦血肉之軀,同知疼痛苦樂,同知貪生怕死,但以力弗能敵,被我殺而食之,能不懷怨結恨,以圖報于未來世乎?試一思之,能不惴惴。
忍以一時悅口之故,于未來世,受彼殺戮乎哉?願雲禅師雲:“千百年來碗裡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詳味斯言,可以悟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274頁 味精能挽劫運說)
【402】念佛之人如何吃素?為什麼切戒在家殺生?
●當吃長素。
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
切戒家中殺生也。
若日日殺生,其家便成殺場,不吉祥也。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
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
(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為六齋。
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為十齋。
遇月小,即盡前一日持之。
又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齋月。
宜持長素,作諸功德。
)由漸減以至永斷,方為合理。
雖未斷葷,宜買現肉,勿在家中殺生。
以家中常願吉祥,若日日殺生,其家便成殺場。
殺場,乃怨鬼聚會之處,其不吉祥也大矣。
是宜切戒家中殺生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6頁 一函遍複)
【403】熟讀《南浔放生池疏》及《文鈔》中諸戒殺文字就能戒殺吃素嗎?
●魏梅荪十年八月間見光,謂不能吃素,光令熟讀《南浔放生池疏》,至十月則長齋矣。
次年,南京開法雲放生道場,實梅荪主持之力居多。
●有人若一二次讀則不可,須讀了又讀,讀了又讀方可。
或當由淺至深,由粗至細,漸次行之,即可做到戒殺吃素。
民國十年,往揚州,繞道到南京,望王幼農。
彼留住一日,因會一未晤面之友劉圓照。
圓照請其友魏梅荪⑴來,系翰林,又系富家,故其嗜好獨重。
彼雲我也信佛法,也肯念佛,師《文鈔》也看過,就是不能吃素。
光雲,富貴難學道,然欲吃素,我也有法子。
彼雲有甚麼法子。
光雲,請将光《南浔放生池疏》⑵熟讀,決定就能吃素矣。
若一二次讀則不可,須讀了又讀,讀了又讀方可。
此十年八月十二日話。
至十月彼六十生辰,恐殺生,躲到金山過生日,回來即長齋矣。
次年即發心開放生道場。
彼不能吃素者一知其所以然,便即直下頓除嗜好。
汝友若能熟讀此疏及光《文鈔》中諸戒殺文字,當亦有所不忍。
不但不敢買活的殺,亦将并死者亦不忍下咽矣。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140頁 複念佛居士書二)
世人不肯發心戒殺,每以力不能戒之事作難,此系阻人勝進之邪見。
吾人依佛教行,當由淺至深,由粗至細,若最初即以充義至盡之事自拟,便為自賊。
又閣下見地甚高,唯于吃素一事,今始清淨,而夫人傭婦,皆不能随喜,則其平日開導之事,殆未之行,否則斷不能不相感格也。
魏梅荪十年八月間見光,謂不能吃素,光令熟讀《南浔放生池疏》,至十月則長齋矣。
次年,南京開法雲放生道場,實梅荪主持之力居多。
鄧璞君一家并傭人皆吃素,日三時通到佛堂念佛,煙酒不入其門。
方慧淵女士,由其兄寄光《文鈔》,遂發心念佛,家中小孩仆婢均吃素。
其夫初不甚信,今亦日吃兩餐素,夜飯稍用點葷,然家中絕不殺生。
彼略通文字之婦,尚有如此化導之力。
閣下若志在利益眷屬,常與談說食肉之禍,當可漸漸順從,決不至長相背戾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三第45頁 複許止淨書)
【404】吃素之人可以吃雞蛋嗎?
●明理之人,決不以食為是。
好食者,巧為辯論,實則自彰其愚。
雞卵之食否,聚訟⑴已久。
然明理之人,決不以食為是。
好食者,巧為辯論,實則自彰其愚。
何以故,有謂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無雄之卵,不會生雛可食。
若如所說,則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種邪見,聰明人多會起,不知皆是為口腹而炫己智,緻明理之人所憐憫也。
晉支道林⑵博學善辯,與其師論雞卵之可食否。
彼以善辯,其師不能屈。
其師沒後,現形于前,手持雞卵,擲地雛出。
道林慚謝,師與卵雛俱滅。
此晉時所決斷者。
(佛法初入中國,大小分弘。
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則食三淨肉,五淨肉。
三淨者,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己殺。
加自死,鳥殘。
鳥殘者,鳥獸所食之餘也,為五淨也。
至梁武帝時,悉依大乘,永廢小乘。
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為論耳。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634頁 複真淨居士書)
【405】吃素之人可以喝牛奶嗎?為什麼說食肉即是用錢買禍?
●牛乳取之于牛,雖不傷生害命,然亦有損于牛,故宜不食。
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
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
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
何苦用錢買禍(以食肉欠殺債,故雲買禍。
)而求補益耶。
吃葷之人,若肯吃素,定規會少病強健。
以肉食有礙衛生,素食有益衛生故也。
凡學佛人,當依佛言教,何得自立章程?牛乳取之于牛,雖不傷生害命,然亦有損于牛,固宜不食。
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芥辣椒姜,是辛非葷。
何得雲俱各辛臭,有似蔥韭乎?豈非無事生事,亂說道理乎?芥辣椒姜,是辛非葷,椒、姜、芥,素食人均宜服。
辣椒固宜少食,以食多則于人無益故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第1520頁 複卓智立居士書七)
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
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
牛奶食之無礙,然亦系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
黃豆,豆油,補料最多,宜常服之。
早間粥中,宜下磨破之黃豆。
平常食油,專用豆油,較比豬油,補力更大。
何苦用錢買禍(以食肉欠殺債,故雲買禍。
)而求補益耶。
吃葷之人,若肯吃素,定規會少病強健。
以肉食有礙衛生,素食有益衛生故也。
蝦醬最毒,萬不可吃。
以做時,系于海邊掘一大坑,于五六月間,撈諸蝦子,及諸小魚,倒于坑中。
烈日曬之,全坑發滾,臭聞數裡。
凡蠅、蟻、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
待其發透,用磨磨過,裝簍發賣。
吃葷之人,當做寶貨,可憐可憐。
此系一僧,見其做法,為光說之。
汝既吃素,縱不能令全家吃素,當令少吃。
不可買活物到家中殺,家中日日殺生,便成殺場,大不吉祥。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50頁 複鮑衡士居士書)
【406】不能常吃素有何方便方法?動物油及肉湯能食嗎?
●衆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則令其常素。
否則,令持十齋、六齋,食肉邊菜耳。
此乃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實義也。
吃素,原為憫彼痛苦,養我仁慈,油(指動物油)與肉,有何分别?肉湯亦當不食。
所言吃素,原為憫彼痛苦,養我仁慈,油與肉,有何分别?肉湯亦當不食。
然衆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則令其常素。
否則,令持十齋、六齋,食肉邊菜耳。
此乃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實義也。
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衆生之苦,當吃淨素,勿以口腹,為心性累。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49頁 複鮑衡士居士書)
【407】印祖為什麼提倡食素人宜多吃面食?吃素人如何保養?
●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食麥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數倍。
光吃了面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隻可飽腹,無此效力。
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
●保養之法,第一是寡欲,若不知好歹,任意嫖蕩,則死期将至,仙丹亦不靈矣!
先後天衰弱,當以善于保養為事。
若欲靠食物滋養,食素人宜多吃麥。
食麥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數倍。
光吃了面食,則精神健壯,氣力充足,音聲高大;米則隻可飽腹,無此效力。
麥比參力尚高數倍,有錢人服參,乃是錢無處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補人也。
又大磨麻油亦補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實則是焦味耳!蓮子、桂圓、紅棗、芡實、薏米,皆可滋補,豈必須血肉方能滋補乎?總之,皆不如麥之力大,如不能吃,則兼帶着吃,久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