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聞子皮卒,哭,且曰:“吾已,無為為善矣,唯夫子知我。
”仲尼謂:“子産于是行也,足以為國基矣。
《詩》曰:‘樂隻君子,邦家之基。
’子産,君子之求樂者也。
”且曰:“合諸侯,藝貢事,禮也。
”
鮮虞人聞晉師之悉起也,而不警邊,且不修備。
晉荀吳自着雍以上軍侵鮮虞,及中人,驅沖競,大獲而歸。
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荊焉。
平王即位,既封陳、蔡,而皆複之,禮也。
隐大子之子廬歸于蔡,禮也。
悼大子之子吳歸于陳,禮也。
冬十月,葬蔡靈公,禮也。
公如晉。
荀吳謂韓宣子曰:“諸侯相朝,講舊好也,執其卿而朝其君,有不好焉,不如辭之。
”乃使士景伯辭公于河。
吳滅州來。
令尹子期請伐吳,王弗許,曰:“吾未撫民人,未事鬼神,未修守備,未定國家,而用民力,敗不可悔。
州來在吳,猶在楚也。
子姑待之。
”
季孫猶在晉,子服惠伯私于中行穆子曰:“魯事晉,何以不如夷之小國?魯,兄弟也,土地猶大,所命能具。
若為夷棄之,使事齊、楚,其何瘳于晉?親親,與大,賞共、罰否,所以為盟主也。
子其圖之。
諺曰:‘臣一主二。
’吾豈無大國?”穆子告韓宣子,且曰:“楚滅陳、蔡,不能救,而為夷執親,将焉用之?”乃歸季孫。
惠伯曰:“寡君未知其罪,合諸侯而執其老。
若猶有罪,死命可也。
若曰無罪而惠免之,諸侯不聞,是逃命也,何免之?為請從君惠于會。
”宣子患之,謂叔向曰:“子能歸季孫乎?”對曰:“不能。
鲋也能。
”乃使叔魚。
叔魚見季孫曰:“昔鲋也得罪于晉君,自歸于魯君。
微武子之賜,不至于今。
雖獲歸骨于晉,猶子則肉之,敢不盡情?歸子而不歸,鲋也聞諸吏,将為子除館于西河,其若之何?”且泣。
平子懼,先歸。
惠伯待禮。
譯文
十三年春季,叔弓包圍費地,沒有攻下,被擊敗。
季平子發怒,命令接見城外的費地人,就抓住他們作為囚犯。
冶區夫說“不對。
如果接見費地人,受凍的給他們衣服,受餓的給他們飯吃,做他們的好主子,供應他們所缺乏的東西,費地人前來就會像回家一樣,南氏就要滅亡了。
百姓将要背叛他,誰跟他住在圍城裡?如果用威嚴使他們害怕,用憤怒使他們畏懼,百姓讨厭而背叛您,這是為他招聚了百姓。
如果諸侯都這樣,費地人沒有地方可去,他們不親近南氏,還會到哪裡去呢?”平子聽從了他的意見,費地人背叛了南氏。
當楚靈王做令尹的時候,殺了大司馬薳掩并占取了他的家财。
等到即位以後,奪取了薳居的土田。
把許地的人遷走而以許圍作為人質。
蔡洧受到楚靈王的寵信,楚靈王滅亡蔡國的時候,他的父親死在這次戰争中,楚靈王派他參與守衛國都的任務然後靈王出發到乾谿。
申地的盟會,越大夫受到侮辱。
楚靈王奪取了鬬韋龜的封邑中犫,又奪取了成然的封邑,而讓他做郊區大夫。
蔓成然以前事奉蔡公。
所以薳氏的親族和薳居、許圍、蔡洧、蔓成然,都是楚王不加禮遇的人。
憑借着那些喪失職位的人的親族,誘導越大夫常壽過發動叛亂,包圍固城,攻下息舟,築城而住在裡面。
觀起死的時候,他兒子從在蔡地,事奉朝吳,說:“現在還不恢複蔡國,蔡國将永遠被滅亡了。
我請求試一下。
”用蔡公的名義召回子幹、子皙,到達郊區,就把真像告訴了他們,強迫與他們結盟,進而入侵蔡地。
蔡公正要吃飯,見到這種情況就逃走了。
觀從讓子幹吃飯,挖坑,殺牲口,把盟書放在牲口上,然後讓他趕快走。
觀從自己對蔡地人公開宣布說:“蔡公召見這兩個人,準備送到楚國,和他們結盟以後已經把他們派出去了,而且準備帶領軍隊跟上去。
”蔡地人聚集起來,準備抓住觀從。
觀從解釋說:“失去了賊人,組成了軍隊,殺我,有什麼好處?”蔡地人就放了他。
朝吳說:“您幾位如果想為楚王而死去或者逃亡,那就應當不聽蔡公的,以等待事情的成敗。
如果要求安定,那就應當贊成他,以成就他的願望。
而且要是違背上官,你們将到哪裡去呢?”大家說:“贊成他!”就奉事蔡公,召見子幹、子皙兩個人而在鄧地會盟,依賴陳地人和蔡地人複國的心願達到自己的目的。
楚國的公子比、公子黑肱、公子棄疾、蔓成然、蔡國的朝吳率領陳、蔡、不羹、許、葉等地的軍隊,依靠四族的族人,進入楚國。
到達郊區,陳地人、蔡地人想要宣揚名聲,所以請求築起壁壘。
蔡公知道了,說:“我們的行動必須迅速,而且役人已經很疲勞了,編成籬笆就行了。
”于是就用籬笆圍起軍營。
蔡公派須務牟和史猈先進入國都,靠着太子親近的官殺了太子祿和公子罷敵。
公子比做了楚王,公子黑肱做了令尹,駐紮在魚陂。
公子棄疾做了司馬,先清除王宮,派觀從到乾谿和那裡的軍隊聯系,乘機告訴他們所發生的情況,同時說:“先回去的可以恢複祿位資财,後回去的受割鼻子的重刑。
”楚靈王的軍隊到達訾梁就潰散了。
楚靈王聽到公子們的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