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摔到車下,說:“别人愛他的兒子,也像我一樣嗎?”侍者說:“還有超過的。
小人年老而沒有兒子,自己知道會被擠到溝壑裡去的。
”楚靈王說:“我殺死别人的兒子很多了,能夠不到這一步嗎?”右尹子革說:“請在國都郊外等待,聽從國内人們的選擇。
”楚靈王說:“大衆的憤怒不可觸犯。
”子革說:“也許可以去到大的都邑,然後向諸侯請求出兵。
”楚靈王說:“都背叛了。
”子革說:“也許可以逃亡到諸侯那裡,聽從大國為君王的安排。
”楚靈王說:“好運氣不會再來,隻是自取侮辱而已。
”子革于是離開了楚靈王而回到楚國去。
楚王沿漢水而下,打算到鄢地去。
芋尹無宇的兒子申亥說:“我父親再次觸犯王命,君王沒有誅戮,還有比這更大的恩惠嗎?對國君不能忍心,恩惠不能丢棄,我還是跟着君王。
”就去尋找楚靈王,在棘門前遇到楚靈王便一起回來。
夏季,五月二十五日,楚靈王在芋尹申亥家上吊死了。
申亥把兩個女兒作為人殉而安葬了楚靈王。
觀從對子幹說:“如果不殺死棄疾,雖然得到國家,還會受到災禍。
”子幹說:“我不忍心啊。
”觀從說:“别人會對您忍心的,我不忍心等待了。
”于是就走了。
都城裡常常有人夜裡驚叫說:“君王進來了!”十七日夜裡,棄疾派人走遍各處喊叫說:“君王到了!”都城裡的人們大為驚恐。
讓蔓成然跑去報告子幹、子皙說:“君王到了,都城裡的人殺了您的司馬棄疾,就要殺來了。
您如果早一點自己打主意,可以不受侮辱。
衆怒好像水火,沒有法子可以想了。
”又有喊叫着跑來的人,說:“大夥都來到了!”子幹他們兩個人都自殺了。
十八日,棄疾即位,改名為熊居。
把子幹安葬在訾地,稱之為訾敖。
殺死一個囚犯,穿上國王的衣服,卻讓屍體在漢水中漂流,隻得收屍安葬,來安定國内的人心。
讓子旗擔任令尹。
楚軍從徐國回來,吳軍在豫章打敗楚軍,俘虜了他們的五個将領。
楚平王重建陳、蔡兩國,讓遷移出去的人回來,給有功之臣賞賜财物,取消苛政,赦免罪人,舉拔被廢棄的官員。
召見觀從,楚平王說:“你所要求的都可以答應。
”觀從說:“下臣的祖先是蔔尹的助手。
”于是就讓他做了蔔尹。
楚平王派枝如子躬到鄭國聘問,同時交還犫地、栎地的土田。
聘問結束,并沒有交還。
鄭國人請求說:“聽道路傳聞,打算把犫地、栎地賜給寡君,謹敢請命。
”枝如子躬說:“下臣沒有聽到這樣的命令。
”回國複命以後,楚平王問起歸還犫地、栎地的事,枝如子躬脫去上衣謝罪說:“臣有錯,違背了王命,沒有交還。
”楚平王拉着他的手,說:“您不要歸罪自己!先回去罷,我以後有事,還是會告訴您的。
”過了幾年,芋尹申亥把楚靈王的棺材所在報告平王,于是就改葬靈王。
當初,楚靈王占蔔說:“我希望能得到天下!”結果不吉利。
靈王把龜甲扔在地上,責罵上天說:“這一點點好處都不給我,我一定要自己争取。
”百姓擔心靈王的欲望不能滿足,所以參加動亂好像回家一樣。
當初,楚共王沒有嫡長子,有五個寵愛的兒子,不知道應該立誰。
于是就遍祭名山大川的神明,祈禱說:“請求神靈在五個人中選擇,讓他主持國家。
”于是就把玉璧展示給名山大川的神明,說:“正對着玉璧下拜的,是神明所立的,誰敢違背?”祭祀完畢,就和巴姬秘密地把玉璧埋在祖廟的院子裡,讓這五個人齋戒,然後按長幼次序下拜。
康王兩腳跨在玉璧上,靈王的胳臂放在玉璧上,子幹、子皙都離璧很遠。
平王還小,由别人抱了進來,兩次下拜都壓在璧紐上。
鬬韋龜把成然囑托給平王,而且說:“抛棄禮義而違背天命,楚國大概危險了。
”
子幹回國,韓宣子向叔向詢問說:“子幹可能會成功吧?”叔向回答說:“很難。
”韓宣子說:“人們有共同的憎惡而互相需求,好像商人一樣,有什麼難的?”叔向回答說:“沒有人和他有共同的愛好,誰會和他有共同的憎惡?得到國家有五條難處:有了顯貴的身分而沒有賢人,這是第一條;有了賢人而沒有内應,這是第二條;有了内應而沒有謀略,這是第三條;有了謀略而沒有百姓,這是第四條;有了百姓而沒有德行,這是第五條。
子幹在晉國十三年了,晉國、楚國跟從他的人,沒有聽說有知名之士,可以說沒有賢人。
族人被消滅,親人背叛,可以說沒有内應,沒有空子而輕舉妄動,可以說沒有謀略。
在外邊作客一輩子,可以說沒有百姓。
流亡在外沒有懷念他的像征,可以說沒有德行。
楚王雖暴虐卻不忌刻,楚國如果以子幹為國君,關系到這五條難處而殺死原來的國君,誰能幫助他成功?享有楚國的,恐怕是棄疾吧!統治着陳、蔡兩地,方城山以外也歸屬于他。
煩雜和邪惡的事情沒有發生,盜賊潛伏隐藏,雖然有私欲而不違背禮儀,百姓沒有怨恨之心。
先代神明任命他,國民相信他。
羋姓發生動亂,必然就是小兒子立為國君,這是楚國的常例。
得到神靈的保佑,這是一;擁有百姓,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