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
污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鼈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
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
【譯文】
聖明帝王的制度:草木正在開花長大的時候,砍伐的斧頭不準進入山林,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鼋、鼍、魚、鼈、泥鳅、鳝魚等懷孕産卵的時候,魚網、毒藥不準投入湖澤,這是為了使它們的生命不夭折,使它們不斷生長。
春天耕種、夏天鋤草、秋天收獲、冬天儲藏,這四件事都不喪失時機,所以五谷不斷地生長而老百姓有多餘的糧食;池塘、水潭、河流、湖泊,嚴格禁止在規定時期内捕撈,所以魚、鼈豐饒繁多而老百姓有多餘的資财;樹木的砍伐與培育養護不錯過季節,所以山林不會光秃秃而老百姓有多餘的木材。
聖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錯于地,塞備天地之間,加施萬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長,狹而廣,神明博大以至約。
故曰:一與一是為人者,謂之聖人。
【譯文】
聖明帝王的作用:上能明察天時的變化,下能安排好土地的開發;他的作用充滿了天地之間,施加到萬物之上;隐微而又明顯,短暫而又長久,狹窄而又廣闊;它聖明博大,卻又極其簡要。
所以說:從禮義到禮義,這樣做人的,就叫做聖人。
序官:宰爵知賓客、祭祀、響食犧牲之牢數。
司徒知百宗、城郭、立器之數。
司馬知師旅、甲兵、乘白之數。
修憲命,審詩商,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大師之事也。
修堤梁,通溝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歲雖兇敗水旱,使民有所耘艾,司空之事也。
相高下,視肥硗,序五種,省農功,謹蓄藏,以時順修,使農夫樸力而寡能,治田之事也。
修火憲,養山林薮澤草木、魚鼈、百索,以時禁發,使國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師之事也。
順州裡,定廛宅,養六畜,閑樹藝,勸教化,趨孝弟,以時順修,使百姓順命,安樂處鄉,鄉師之事也。
論百工,審時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備用,使雕琢文采不敢專造于家,工師之事也。
相陰陽,占祲兆,鑽龜陳卦,主攘擇五蔔,知其吉兇妖祥,伛巫跛擊之事也。
修采清,易道路,謹盜賊,平室律,以時順修,使賓旅安而貨财通,治市之事也。
抃急禁悍,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使暴悍以變,奸邪不作,司寇之事也。
本政教,正法則,兼聽而時稽之,度其功勞,論其慶賞,以時慎修,使百吏免盡,而衆庶不偷,冢宰之事也。
論禮樂,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兼覆而調一之,辟公之事也。
全道德,緻隆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順比從服,天王之事也。
故政事亂,則冢宰之罪也;國家失俗,則辟公之過也;天下不一,諸侯俗反,則天王非其人也。
【譯文】
論列官職:宰爵掌管接待賓客和祭祀時供給酒食和祭品的數量。
司徒掌管宗族和城郭器械的數量。
司馬掌管軍隊和铠甲兵器車馬士兵的數量。
遵循法令,審查詩歌樂章,禁止淫蕩的音樂,根據時勢去整治,使蠻夷的風俗和邪惡的音樂不敢擾亂正聲雅樂,這是太師的職事。
修理堤壩橋梁,疏通溝渠,排除積水,修固水庫,根據時勢來放水堵水;即使是饑荒歉收、澇災旱災不斷的兇年,也使民衆能夠繼續耕耘有所收獲,這是司空的職事。
觀察地勢的高低,識别土質的肥沃與貧瘠,合理地安排各種莊稼的種植季節,檢查農事,認真儲備,根據時勢去整治,使農民質樸地盡力耕作而不求兼有其他技能,這是農官的職事。
制訂禁止焚燒山澤的法令,養護山林、湖泊中的草木、魚鼈,對于人們的各種求索,根據時節來禁止與開放,使國家有足夠用的物資而不匮乏,這是虞師的職事。
治理鄉裡,劃定各店鋪與民居的區域,使百姓飼養六畜,熟習種植,勸導人們接受教育感化,促使人們孝順父母、敬愛兄長,根據時勢去整治,使百姓服從命令,安樂地住在鄉裡,這是鄉師的職事。
考查各個工匠的手藝,審察各個時節的生産事宜,辨别産品質量的好壞,提倡産品的堅固好用,使設備用具便于使用,雕刻圖案的器具與有彩色花紋的禮服不敢私家制造,這是工師的職事。
觀察陰陽的變化,視雲氣來預測吉兇,鑽灼龜闆,排列卦象,掌管驅除不祥、選擇吉日以及分析占蔔時出現的各種兆形,預見那吉兇禍福,這是駝背的巫婆與瘸腿的男巫的職事。
整治廁所,平整道路,嚴防盜賊,公正地審定貿易抵債券,根據時勢來整治,使商人旅客安全而貨物錢财能流暢,這是管理市鎮的官的職事。
制裁狡猾奸詐的人,禁止兇狠強暴的人,防止淫亂,鏟除邪惡,用五種刑罰來懲治罪犯,使強暴兇悍的人因此而轉變,使淫亂邪惡的事不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