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沒等他說完楊就拒絕了。
世界上還真是有這種,舔舐别人心髒的傷口流出來的血為生的家夥呢,這種實在感再現實也不過。
一方面楊被推崇為英雄,贊賞倍至,但另一方面,逃亡的林奇提督的妻子卻被迫搬離官舍,帶着孩子回到娘家,不敢出現在人前。
這并不是楊的責任,隻不過心裡還是非常地不好受。
以年輕女性為觀衆的雜志啦廣播電台之類的執拗采訪攻勢,也讓楊受夠了。
對年輕的“艾爾·法西爾的英雄”這個虛名,抱着憧憬心情的年輕女性,大概是要多少有多少吧,但是,真正愛着叫楊威利這個實在人物的人,到底有多少呢?真是非常值得懷疑。
被騷動弄得疲累不堪,21歲的楊,态度變得諷刺意味很重。
21歲這種年紀,應該是更有朝氣、天不怕地不怕才對,但是楊對于“英雄”這張滿是金箔的豪華椅子,隻感覺到坐起來非常不舒服。
對權力這種高價的衣服,隻覺得穿起來非常難過。
人有各式各樣的,也有人能把權力這種外衣穿得非常氣派。
楊威利不是這一類人的這個事實,主要是在于精神的骨骼形式不同,并不是由于善惡的尺度無法測量。
記者會、采訪、表揚典禮、餐會等過密的行程,一星期才隻告半段落而已,在這個期間,睡眠不足當然不在話下,就連吃東西也是食不知味。
前後左右被元帥啦上将啦的制服包圍着,根本不會有什麼食欲的,再加上偶爾還有複數以上的照相機包圍,周圍擠滿了空虛的演說或贊賞。
度過了像暴風雨一樣的一星期,楊才能喘一口氣,就如同字面意義的深呼吸一下。
首先,報導人員都隻剩下二流以下的,帶來各種各樣的企劃案,其中,還有要找出他亡父的第一任夫人,和她對談的企劃。
的确,楊去世的父親楊泰隆,是再婚之後才生了楊威利這個兒子的,和第一次結婚的對象是生離,并非死别,所以大概還活着吧?父親的第一任妻子,對楊威利來說,也可以算是“繼母”嗎……?世上能将實在狀況,正确表現出來的名詞,還出乎意義的少呢。
這位女性是不是知道呢?和自己分手的男人的兒子,當了軍人,得到“英雄”這種虛名,如果知道了的話,是覺得高興?還是驚訝?或者是嗤之以鼻呢?要見個面嗎……這種想法才剛浮上楊的心頭,就趕快把它打消,大概對方也會覺得相當困擾吧?況且還有黃色報導夾在其中呢。
接下來就是大量湧現,自稱是楊的親戚的人們了。
原來如此,我也是有“親戚”啊,這種驚訝對楊來說是很新鮮的經驗,但這種新鮮感,并不一定和愉快的心情相連。
“成功是大量生産親戚和朋友的工廠”這句話,是自舊時代以來的著名諺語。
楊的父親楊泰隆,隻關心買賣和古代美術品,幾乎完全不照顧年幼的兒子,因此激怒了所有親戚,打算把可憐的年幼稚子――這是指楊威利――從不負責任的父親手中救出來。
由于楊泰隆抱着兒子逃走了,親戚們的兒童福祉計劃也不得不作廢,但是,如果實現了的話……這個嘛,到底現在會變成怎樣呢?
一位大概比楊年長20歲左右的紳士,不知道是幾等親,握住楊的手上下甩動着,并說自己在十幾年前,就對你的将來抱有很大的期望了。
楊不禁在心中想,如果真對他的将來抱有很大期望的話,那為什麼不在5年前幫他出學費呢?這樣的話,也沒有進軍官學校的必要了,進平凡大學的曆史科系,順利的話也許能進研究所深造。
但是,由于處在和銀河帝國持續了130年戰争的時代,因此楊也有可能以一般士兵的身份接受征召,如果這樣的話,被送上最前線去,像這種不懂要領的人,大概是會戰死或是成為俘虜吧。
說簡單一點,在艾爾·法西爾時,如果他隻是一般士兵的話,不是就這樣留在行星上,落入帝國軍的手中,就是和司令官林奇少将一起成為俘虜這兩種下場。
非常諷刺的,就是因為司令官把責任推到他頭上,才因而獲救的。
“算了,這樣也沒什麼不好。
雖然隻是虛名的英雄,但到底是救了人命嘛,總比相反意義的英雄要好得多了。
”
說是這樣說,但是這種話要是公然說出口的話,大概會傷及軍中的同僚以及長官們吧。
即使不因為如此,現在已經是處于天天遭受如針刺般的眼光刺在後頸上的處境中了,再繼續增加非好意的勢力,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拯救了3百萬人的性命這件事,是屬于美談的範圍。
3百萬個人生、3百萬個未來,因為楊而得救了,到這裡為止是完整無缺的美談,但再下來就有問題了,被救了的3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