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资产阶级革命) 1.家家窝里反

首頁
    為什麼?美元上印着呢。

    1美元上印的是美國的國父,第一、第二屆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2美元上是第三屆總統傑斐遜;5美元上是廢除美國奴隸制的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20美元和50美元上分别是第七屆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和第十八屆總統尤裡西斯·格蘭特·葛侖。

    美元上的頭像大都是曆任有威望的總統,百元大鈔上的頭像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金融家、政治家富蘭克林,因為他曾在美國獨立戰争時期起草著名的《獨立宣言》,他雖然沒有當過美國總統,但是他最值錢。

    但是美國人為什麼要把華盛頓印在1美元上,林肯用在5美元上?常用,100美元不常用,一塊錢天天使。

    天天捏着國父送人,這就是美元上面的頭像。

     第三,18世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工商業,中部産小麥,南部種植園。

    英國看不下去了啊,憑什麼你發展這麼好呀,于是開始壓制殖民地經濟的發展,雙方矛盾越來越尖銳,導緻了戰争的爆發。

    英國希望殖民地永遠做它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産地。

     戰争爆發的導火線,是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本來北美人受英國的影響很深,茶葉也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飲料。

    洋人因為以肉食為主,肉食下肚,膩歪死了,喝點茶既補充維生素又助消化。

    英國人看到賣茶葉有利可圖,就壟斷了茶葉的專賣權,隻有英國政府可以向北美賣茶葉。

    如果是北美的商人自己到中國進口茶葉,走私進美國的話,雖然他那時候坐船到中國得一年時間才能把茶葉運回到美國,但就是這樣,它的價格還隻相當于英國政府茶葉價格銷售的六分之一,你想那英國人不是牟取暴利嗎?美國人非常生氣,原本這麼便宜的東西,你賣這麼貴,強行推銷給我們,你經過北美人民同意了沒有?可是英國議會裡面沒有北美的代表,沒有殖民地的代表,都是英國人,廣大的北美人民沒有同意,你們一拍腦門子就幹這事兒不行,人民不幹。

    因此,人民一怒把這茶葉給它倒了,說十萬英鎊,按照購買力的水平,當時1英鎊大概相當于現在1萬英鎊,10萬英鎊就是10億英鎊的茶葉全給倒了。

     倒了之後英國怒了,派來軍隊*,北美人民就反抗。

    英國軍隊從克倫威爾時代,軍裝就非常鮮豔,高高的熊皮帽子,猩紅色上衣,白色緊身長褲,兩條白色武裝袋,扛一杆長長的火藥槍,北美人民親切地稱他們為“龍蝦兵”,所以北美人們一看“龍蝦兵”要來*我們,我們要奮勇反抗,肉也不吃了、茶也不喝了,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就是後來美國的國會。

    召開大陸會議,組織民兵,準備跟英國死磕了。

     短褲戰長褲 美國人反了,法國人也開始大革命了,導火線是三級會議的召開。

    英國的革命咱們把它叫做資産階級革命,就是清教徒的革命。

    法國大革命真的是一場大革命。

     原因有幾點。

    第一,法國的專制封建等級森嚴,第一等級教士,第二等級貴族,第三等級就是一切平頭百姓。

    除了教士和貴族,剩下都屬于第三等級。

    資本家是第三等級,要飯的是第三等級,工廠老闆和他的工人都屬于第三等級。

    法國的前兩個等級穿齊腿的短褲,長筒襪,高跟鞋,男的也這樣,戴着假發,撲着香粉。

    除了這兩個等級之外,剩下第三等級是不允許穿短褲的,而是穿長褲,*褲,被譏稱“*褲漢”。

    *褲漢的主要成分是小手工業者、小商販、小店主和其他勞動群衆,也包括一些富人。

    他們是城市革命的主力軍,是大革命中幾次武裝起義的參加者。

    法國的國王就曾經公開說,第一等級就是教士,敲鐘的,用鐘聲為國王服務,保佑國王長命百歲;第二等級用寶劍為國王服務,就是三個火槍手、三劍客這些人;第三等級都是納稅的,用錢袋為國王服務。

    而前兩個等級,占了法國人口的3%,第三等級卻占97%,所以這個制度是很缺心眼的制度,你讓這麼多的人恨這麼少的人,一旦這麼多的人翻臉,這麼少的人就肯定完蛋了。

     你看咱中國為什麼封建制度那麼牢固,就是我們士農工商這四個等級的身份是可以互換的。

    農民通過參加科舉,便可以成為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你讀書走科舉不就做官了嗎,不一定非得造反,所以我們是争取統治階層越大越好。

    從宋朝開始,科舉做官的人60%是白丁子弟,你想大官的孩子用得着讀書嗎?用得着科舉嗎?所以那60%的人都是白丁子弟,查三代連個秀才都沒中過,淨這樣的人去讀書做官,統治階級的隊伍就越來越穩固。

     法國這個制度就很缺心眼,憑什麼我們97%的人都納稅,他3%的人整天就敲鐘,耍劍,整天幹這個,你太欺負人了,所以法國的革命很容易就成功,就是因為不革命的話,第三等級的身份就沒法轉變。

     除了等級制度這一點,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專制制度的阻礙。

     1789年,路易十六被迫召開了三級會議,當時統治法國的是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革命前的最後一個國王是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是法國曆史上有名的鎖匠國王,不理朝政,整天修鎖、修表,就跟明朝那個天啟皇帝有得一拼,咱那是“木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