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品第一

首頁
    道什麼?你說有沒有?确實是有的。

     佛的所有言詞,沒有一句、沒有一字是假話。

    往往我們所說的惡鬼所持,有些人不相信的。

    有時被鬼迷住了,到了最嚴重的情況,他發生瘋狂、狂亂,這類事情很多。

    有的人不相信,所以,我剛才講要至心,必須先建立信心。

    有信心而後才能至心。

    确實有些人被鬼所挾持的,還有些人是發瘧疾,一天發一次,或者隔一天,或者隔三四天,定時發作,那就是鬼神所挾持的病。

    它一發作,冷的時候冷得要死,熱的時候發燒得不得了。

     瘧疾或者是惡鬼所持,令你狂亂,喪心病狂。

    我們看一個人瘋瘋顚顚的整天到處跑,狂亂了;一般正常的生活、正規的行動,他迷失掉了。

    這個時候他的親友能夠念地藏菩薩聖号,幫助他恢複一點知覺後,教他自己念。

    他如果自己能念,效果就有了。

    這種例子很多,大家一定要信,鬼道是一道。

    鬼比人多,人死了變鬼,畜牲死了也變鬼,六道衆生都是互相變化的,如果能夠至心的念誦地藏菩薩聖号,就能使這種病好轉,能夠軀逐惡鬼。

     以前在萬佛城的時候,有一位老居士信佛好多年,他被一隻漢朝的狐狸迷住了,特别從紐約到萬佛城,請宣化上人給他治療。

    宣化上人那時候有位弟子,就說這隻狐狸不是一般的狐狸,是替他父親報仇的,叫白狐王子。

    我怎麼會知道這麼清楚呢? 有一天,這位法師開車把這位老居士載到我那兒。

    讓我給他說法,因此我才知道得很詳細。

    從漢朝到現在,他确實是有,他見得到,我們沒有見到。

    他就要我跟他講法。

    我跟他講,冤家宜解不宜結,講苦空無常,他本人就哭了,那隻狐狸也哭了。

     以後,這位法師跟那隻狐狸結上因緣,不但不想離開它,在紐約講《法華經》,念大悲咒,這隻狐狸照樣跟他念大悲咒,狐狸跟他倆人合作起來。

    他講《法華經》時,也給人家加持,可是沒有地藏菩薩那種力量,那就有點不正常。

     一般人被鬼神迷住之後,往往有這種現象,這是事實,但是也得跟他有因緣。

     沒有因緣,是不會發生的。

    特别是三寶弟子,為什麼會遇到這種宿世因緣呢?我們念《地藏經》,念完了,就會看見,特别在夜間念會害怕,一念生恐怖感。

    有時候你還會念得發燒,或身上會發冷。

    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不要生起恐怖感。

    當你念《地藏經》,來的都是你的眷屬,不然到不了你的跟前;他們很想得度,聽聽《地藏經》,你要是念兩天,或者念幾次就沒有了,這種現象就消失了,這是必然的。

     鬼神之道,自古以來就有的。

    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有,有的房子不安甯特别的怪。

    今天看到這些鬼想起了在紐約的時候,有一位道友,他還沒有受三歸依,她先生是日本人,在日本公司做事,她有一間屋子臭得不得了。

    就是上面所說的惡鬼,惡鬼的身體特别臭。

    後來她念地藏菩薩聖号,也念《地藏經》,要我們去替她灑淨,後來惡鬼就消失了。

    之前她灑什麼香水都不靈,都不行。

    這個事情确實是有的,大家要至心。

    我們佛弟子一定要相信佛所說的六道,鬼是一道。

    人死了變成鬼,還不容易呢!還得投生到鬼道,投生到哪一道,像投生到人道,投生到畜牲道一樣的,投生鬼道才能變鬼的。

     “随所在處,若諸有情,為諸藥叉,羅刹,餓鬼,畢舍遮鬼,布怛那鬼,鸠畔荼鬼,羯咤布怛那鬼,吸精氣鬼。

    ” 有一本翻譯的名相記,解釋這些鬼的名字,我大緻按照次序念幾個就可以了。

    “畢舍遮鬼”就是吸血鬼,這種鬼是瞰人精氣的,但是他不會現形的。

    你看不見他,他也不會現出來吓你。

    他是在吸你的血,吸你的精氣;他不是從你身上吸取,如果你的排洩物有血,像醫院裡頭,特别是在媽媽生産的時候,這種鬼就瞰那個氣息,并不是真的吃,隻要聞到那個氣息,他就是吃了。

     其次是“布怛那鬼”,“布怛那”就是臭,他的身上奇臭。

    但是他不會吃東西,哪裡臭就往哪裡去,他就吃這個臭氣。

    現在美國、加拿大的廁所恐怕沒有了,因為不臭了。

    他就到底下去了,專門找臭的地方,他吃臭的惡氣。

    但是這種鬼,在餓鬼裡頭福報最大,專門吃臭的鬼,怎麼還有福報呢?他是專門作弄人畜的,讓你鬧肚子,專門吃你的臭。

    他有吃的,餓鬼不會餓了,所以說他福報大。

     “藥叉羅剎”,藥叉就是夜叉,是吃人血的,專吃人的精氣。

    我們往往把藥叉、羅剎同時并提,這幾種鬼是很惡的。

     “鸠畔荼鬼”,就是甕形鬼,像一個醰子。

    過去有一個人,他的功名很大,人很正直的,他上廁所時遇到甕形鬼。

    他是有功名的人,身上有光,甕形鬼想躲他,想跑跑不出去,讓他給堵住。

    他從門外進來對甕形鬼說:“你不要走!”那鬼就不敢走。

     因為那時候上廁所,沒有電燈,要拿着油燈,他說:“你就待在這兒。

    ”他那油燈就擱在甕形鬼上頭,對甕形鬼也不害怕也不恐怖。

    等他上完了,就拿開油燈說:“你走。

    ” 這種甕形鬼曆史上有記載的。

    要看這些鬼的故事,有一本書〈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岚作的,這本書裡面盡是寫鬼,他所寫的都是聽說的,跟〈聊齋志異〉不一樣,〈聊齋志異〉是編的;〈閱微草堂筆記〉大多數是紀曉岚眨到新疆時所作的,邊疆地區這類事特别多,他聽到一個故事就記錄下來。

    “閱微”就是隐微的意思,我舉這些例子是證明這些鬼存在的事實。

     “羯咤布怛那鬼”,這種鬼長的極醜,經常在墓地出沒;他不去一般的地方,他就是吃死屍,聞死屍。

    死屍腐爛的時候,鬼就是吃死屍的氣息。

    為什麼比丘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施食給這些鬼;上供的時候,供養給一切衆生,也包括他們在内,如此一來他們就可以聞到氣息,得到香味的飲食。

     “及諸虎狼師子惡獸,蠱毒厭禱諸惡咒術,怨賊軍陣,及餘種種諸怖畏事之所纏繞,身心慞惶,懼失身命,惡死貪生厭苦求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怖畏,保全身命,随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 “厭禱諸惡咒術”,就是那些很讨人厭的惡咒術。

    還有兩軍對戰,彼此對立的軍陣當中,所生起的種種怖畏事情。

    諸多纏繞,使你的身心無所适從,張惶失措,恐怕失掉身命。

    人都願意活着,不願意死,貪生怕死,這是人之常情。

    誰也不願受苦,都想求樂,“厭苦求樂”。

    如果面對這些危難的時候,你能夠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一切的怖畏都能離掉,也能保全你的身命,逐漸的入道,随你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這表示地藏菩薩的大慈大悲大願。

    他不怕多事,專管一切衆生的閑事,因為他發了這個願。

    有些人則害怕管閑事,特别是我們這些老和尚,心裡頭總感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修行就好了。

     在這個娑婆世界上,最慈悲的是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他們專管這些閑事。

     雖然在他們來說是閑事,可是你還是得跟他們有緣。

    怎麼樣算是有緣呢?你能念他們的名字,能念聖号就是有緣了。

    能聽到他們的名字就不容易了,又能夠受持去念,遇到痛苦逼迫的時候,就想起來了。

    你不要喊娘,喊娘也沒有作用的。

    我們往往一痛苦了就喊媽,外國人喊媽咪,西藏人喊亞媽。

    我聽過好多語言,“媽”字還是沒有變。

    “媽”這個字生下來就會,好像是相同的。

    遇到困難、遇到痛苦的時候,總是喊媽,不過你要改喊地藏菩薩,或者喊觀世音菩薩,喊媽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你要喊地藏菩薩,當成是你的媽,那就解決問題了,真正可以救你。

     “随所在處,若諸有情,或為多聞,或為淨信,或為淨戒,或為靜慮,或為神通,或為般若,或為解脫,或為妙色,或為妙聲,或為妙香,或為妙味,或為妙觸,或為利養,或為名聞,或為功德,或為工巧,或為花果,或為樹林,或為床座,或為敷具,或為道路,或為财谷,或為醫藥,或為舍宅,或為仆使,或為彩色,或為甘雨,或為求水,或為稼穑,或為扇拂,或為涼風,或為求火,或為車乘,或為男女,或為方便,或為修福,或為溫暖,或為清涼,或為憶念,或為種種世出世間諸利樂事,于追求時,為諸憂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離憂苦,意願滿足,随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 這些都能滿願,後面是世間法,前面是出世間法。

    想多聞多聽經,聞法意解。

    “多聞”,必須得聞慧,像我們在這裡是聽經聞法,似乎是哪個地方講經,我去聽一聽很容易,不大困難。

    可是對我來說,卻感覺到非常困難,很不容易。

    現在在大陸上有很多信佛的人,想聽個三歸依,他都聽不到。

    “不是有佛學院嗎?”大陸的佛學院是不許旁聽,講經、講法,隻能在寺廟裡頭,不能集會講經,這是大陸法律所不允許的。

     或許我們覺得“多聞”好像是很容易的事,其實很難,想聽一部經,不是那麼容易,必須有因緣。

    說者聽者,得有因緣。

    要說法,還得有處所。

    處所都很難,若聞到法,能夠生起清淨的信心,就更難了。

    我這樣說,大家别煩惱,淨信很難,淨信也包括我們這些出家的師父一聞法得到清淨的信心,如果分品位的話,要到五品位了,聞法才能清淨,心裡能清淨而能去聞法。

     産生淨信很不容易,要我們思想當中,一點名聞利養、貪瞋癡愛,一切的忌妒障礙都沒有了。

    達不到清淨的信心,就念地藏菩薩,求清淨的信心。

     我們現在信佛,夾雜了很多動機,所以效果不太好,開不了悟。

    盡管聽了好多部的經,你還是明了得很少。

    所聞的法,跟自己的心,契合不起來,你就産生不了真正的清淨信。

    清淨信,不是我們随便說一說就是清淨信,要你能夠覺悟到這個念頭不對,馬上止住才行。

    覺知“前念起惡”,能止其“後念不起”,這就有信心了。

    有信心位的道友們,為了護持三寶,甯舍身命,從不考慮自己的身命,他考慮的就是佛法僧。

    我們有這種淨信嗎?而且他一聞法就能入,能入就能得定,能定就能生慧。

     他一定會發願,發願必須照自己的願去做,這都是淨信的表現。

     再說深一點,相信自己是佛,這才叫淨信。

    你們念地藏菩薩,就相信自己是地藏菩薩。

    或者反聞,反觀,觀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是合一的,我心即佛心,也就是衆生心。

    不但自己如是淨信,也能轉一切衆生都能成為清淨信心,這個得求地藏菩薩加持。

    當我們至心念地藏菩薩聖号的時候,你就是地藏菩薩,這叫淨信。

    你至心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你自己就知道自己已經成了阿彌陀佛。

    要建立這樣的信心,要尋求地藏菩薩的加持,而地藏菩薩的加持就是你的自心加持自心。

     還有“淨戒”,不論你受的三歸五戒,八關齋戒,乃至于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乃至于菩薩的重戒。

    總的說,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為了持清淨戒,自己得清淨。

     “或為靜慮”,靜慮就是定。

    定的别名,也就是三昧,靜坐思惟,思惟修。

     “或為神通”,大家都知道神通,人家不能的你能。

    你在這兒一作意就到了北京,一作意就到台北了;那兒的刀兵劫,你在這兒一舉手,刀兵劫消失了,仗打不成了。

     像有位大和尚他看見大火發生了,借别人喝的酒,把那酒灑到空中去,就把那個火撲滅了,火撲滅了但聞到有酒氣;他那時人在西安,卻把北平府的火滅了,這叫神通。

    不過這種神通還是小神通,大神通就是有智能,慧性能夠通達一切。

    自然的心,恢複你自然本來的心,那就是神。

    神明天心,天心就是自性。

    很自然的心,通明慧性,妙用無邊,這叫神通。

     但一般現的是一些小境界,這不是什麼大神通。

    菩薩用神通的時候,一定要轉衆生的惑業,消除衆生的業障,增加衆生的清淨信心。

     “或為般若”,般若就是指妙慧。

    我們讀《般若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乃至讀《心經》,成就智能。

    這個智能不是一般的智能,而是六度萬行的般若智,或者解脫道。

    “妙色”可作兩種解釋,就是相貌很莊嚴,超過一般人。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妙色。

    還有無色的妙色,無形無相,妙色、妙聲、妙香、妙味、妙觸,就是色聲香味觸法,一加上“妙”字,就不可思議。

    叫色聲香味觸法,即非色聲香味觸法,是名色聲香味觸法,這才叫“妙”。

    達不到這個地步,不叫“妙”。

    “妙”就是不可思議,明明是青紅赤黃,但一切色相,非色相,因為在它的性上,知道這是緣起的,不是真的。

    在相上是現它的性,這就叫“妙”。

    色非色相,花非花,花不是花。

     我記得念過一句對聯。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

    ”色是沒有的,那是你的心所變現的。

    “風聲雨聲鐘磬聲,聲聲自在。

    ”聲也是沒有的。

    所以這個妙色,妙聲乃至妙香,就如是而已。

    那不是一般的境界,要想達到這個境界,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薩,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轉成一緻,你就是地藏菩薩,才能達到這種殊妙的境界。

    為名聞、為利養、為要作功德,你也可以。

     “或為仆使”,略說一下。

    家裡要想請幾個傭人,或者你要開公司,得雇用幾位職員,這就算是仆使了,或者你家裡要請保母,也算是仆使了。

    像這些情形求地藏菩薩加持一下,好像地藏菩薩什麼事都管。

    目的是你要至心念他的名号,等你念靈了,你自己的心思産生變化。

    《十輪經》是要轉變你的煩惱,前面是〈序分〉,說地藏菩薩的殊勝功德,讓你生起了一個信心,要我們相信地藏菩薩。

    你的心要是能信地藏菩薩,你的心就能跟地藏菩薩相合了。

    而後,把你的心轉成地藏菩薩的心,地藏菩薩的心就是大願,你也随時随順的發大願,地藏菩薩就是随着諸佛菩薩發大願。

     我們學他,我們也發大願。

    他為了成就我們,使我們跟他的願一緻,使我們的心跟他的心一緻,佛佛道同。

    你若能夠至心誠信的念誦歸敬地藏菩薩,那麼你以上所求的都能夠得到。

    為什麼呢?前面說過,地藏菩薩入了那麼多的妙定,由那個定産生那麼多智能,他能轉化我們的心。

    在他加持你的時候,不是他給你的,而是你自心生起妙用,自然就具足。

    不要想地藏菩薩會給我們什麼,而是你自心生起的功德,生起的殊勝,你自己心裡頭的心力,跟地藏菩薩的妙定,不可思議的威神力結合在一起,所以才能離苦,離掉一切憂悲苦惱,那麼你所求的願望都能滿足。

    不僅如此,還能夠安置你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處,若諸有情,以諸種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營務,或不營務,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果實豐稔。

    所以者何,此善男子曾過無量無數大劫,于過數量佛世尊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常普任持一切種子,常普令彼一切有情随意受用。

    此善男子威神力故,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須芽莖,枝葉花果,皆悉生長,藥谷苗稼,花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

    ” 這一段是講種莊稼的人,希望所種的莊稼長得好。

    或是你想種花,想讓屋裡的盆景養得好一點;你就對那個花盆念一念地藏菩薩,圍着它轉一轉。

    (不要笑,真的很好。

    )已經要死的盆景,特别是我們喜歡的君子蘭,蘭草,都快幹死了,回去後拜拜忏,祈求祈求,它就又長好了。

    但是這種小事的效果,如果當成是聖驗、聖果,那就糟了。

    我們學佛求地藏菩薩,要自然而然的,修行、拜忏,你已經不想這些事情,但你一作意,花草就很茂盛的,不可思議。

     在我們家鄉有這麼一件事。

    有位婦人她就隻有一個獨子,她想念兒子,有人告訴她這麼一個方法:“你站在門檻上,一隻手攀着橫木,一隻手拿着飯瓢兒。

    吃飯的飯瓢兒,盡力敲那個橫木,不用幾天,你兒子就會回來。

    ”這位老太太就天天敲,不到十幾天她的兒子真的回來了。

    什麼原因?她兒子心裡不安,以為家裡出了什麼大禍。

     趕回來沒有事,隻是媽媽想他。

    這是說明至心的例子。

     另一個至心的例子,有位媽媽懷念她的兒子,懷念得不得了,但是這位兒子對他媽媽非常不孝。

    不過媽媽愛護他,很至心。

    有一次,她的兒子碰見一幫人要朝普陀山,他也跟着要朝山。

    有人說:“你這麼不孝,你去朝山會影響我們。

    ”他說:“不會的,我轉變了!”他就跟着大家去朝山。

    到了普陀山的時候海上出現鐵蓮花,海裡全是鐵蓮花,船開不動,大家就至誠的念鐵蓮花,他也跟着念。

    他看見觀世音菩薩跟他說:“你不要朝我,回家去。

    你一回家,這鐵蓮花就沒有了,回去吧!”他說:“我是來朝菩薩。

    ”觀世音菩薩說:“你回去見到給你開門的那個人就是我。

    ” 于是他就回去了。

    鐵蓮花也消失了,大家就開船繼續往普陀山前進,他沒有朝成就回家去,走到家裡頭的時候,已經夜裡十二點了,老母親已經睡了,他就敲門,媽媽聽到兒子的聲音就披着棉襖出來給他開門。

    那就是觀音菩薩度他倆娘母,他回來給他媽媽忏悔。

    那真是忏悔,因為他朝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感他的一念至心,就轉變成了孝心。

    至心的關系很大。

     以上這些至心是小至心,不是我們要發的那個至心。

    我們要發願成佛度衆生,大家記住,凡是我們每位道友都應該發願成佛度衆生,這是我們究竟的願。

    不論〈淨行品〉、〈普賢行願品〉,發的是,願願度衆生,願願成佛,讓一切衆生都成佛。

    念這些般若經典,那是跟我們相幹的,求般若智能。

    除了這個,乃至于淨戒淨信,都是需要的。

    但是像生活用品就不必去求,愈多愈煩惱,愈少愈清淨。

    所以說“種子”、“荒田”這段經文是指我們的般若,可以這樣解釋。

     “所以者何”,為什麼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功力?佛又贊歎地藏菩薩。

    “此善男子” 是指地藏王菩薩說的。

    “曾過無量無數大劫”,指經過的時間很長,是過數量的時間。

     “于過數量佛世尊所”,用數字計算也無法計算的佛世尊處所。

    佛世尊就是諸佛。

    他發的大精進堅固誓願,不但精進,而且堅固,絕不動搖;願絕不動搖,一定要達到目的。

     大家檢查我們的願有沒有動搖過?當你受苦難的時候,遇着不順境界的時候,當你拜忏出了障礙,念經出了障礙,你還念不念?你拜忏拜不成,你還拜不拜?這些小事都克服不了,更何況成佛?所以必須堅固誓願。

    遇到什麼挫折、什麼困難,你一旦發了願,不要被這些外邊境界相轉了,要堅持不中斷。

    就是你發最少最少的願,受了三歸五戒,受歸依,那個代傳的師父給你講,說你要念“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一天能多念幾次更好,如果實在是沒有時間念,早晚的相續念,最少十聲,你做到了嗎?連這麼個誓願,都做不到,怎麼能消災免難呢?既然是眼前的災難不能免,更遑論要免除你無量劫來的災難,消除禍業,證得般若智,乃至于成佛。

     假使說,現前境界相,對我們會帶來損失,對别人卻很有利益,我們是不是肯受損失去幫助别人呢?每個人問自己的心,自己都能知道,都很清楚的。

    地藏菩薩的誓願,發心誓願成熟衆生故,他常普持大地,不隻是我們的娑婆世界。

    前面一再的說,“随所在處,随其所應”,他在什麼地方,那個地方就得到利益;使一切大地普潤衆生,這是大地的覆載功能,如果沒有大地承擔我們,我們都生存不了。

    如果沒有大地生長萬物,我們生存不了。

    如果現在大地底下的汽油全斷了,如果不産生電力,我們怎麼活?特别是在發達的國家,如果沒有電,連飯都吃不成。

    現在冬天來了,天氣很冷,如果沒有電,暖氣怎麼運轉?會把你凍壞了。

     “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大地是指一切衆生的心地;給一切衆生成佛的種子,“常普住持一切種子”。

    在世相上說,就是大地上所有含藏的種子。

    一切的糧食是資生的,資助我們生命的,都是從地上出來的。

    我們現在舉目看一看,我們眼睛戴的眼鏡,身上穿的衣服,乃至桌子、椅子、闆凳,你說哪一樣不是從地上出來的?哪一樣不是從地上生長的?所以說,地藏菩薩發的願,他是普任持一切大地,任持一切種子,令一切衆生都随意受用,滿足衆生的願。

     此善男子的威神力,能令大地,草木根須芽莖,枝葉花果能夠生長,乃至“藥谷苗稼,花果茂實,成熟潤澤,香潔軟美”,随所在處都成熟衆生。

    這是資生的工具。

     再說到這衆生本身具足一切的東西,什麼東西都吃。

     “随所在處,若諸有情,貪瞋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诳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瞋,或複邪見十惡業道。

    ” 殺生、偷盜、邪淫,這是身三,殺盜淫,加上妄言、惡口、绮語、兩舌四業,再加上貪瞋癡,意業,合起來就叫十惡業道。

    十惡業道,貪欲,瞋恨,邪見,非常猛烈。

    邪見,有時候就是無明,很猛烈。

    因為猛烈的緣故,瞋恨心重。

    所以殺生、偷盜、不與取,人家不給,你去拿,或者強拿,或者偷拿,都屬于偷盜。

    盜者就是強搶,偷就是剽竊。

    不信三寶的人,他沒有這個緣,惡業很重。

    愈是這樣的人,愈是不容易聞見地藏菩薩名号。

     “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煩惱悉皆銷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于諸衆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勇猛精進,于一食頃,能于無量無數佛土,一一土中,以一食頃,皆能度脫無量無數殑伽沙等所化有情,令離衆苦,皆得安樂,随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 能夠聽聞到地藏菩薩,又能夠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一切煩惱皆得消滅,為什麼呢?因為至心稱念地藏菩薩聖号。

    這個境界相跟你的心能夠相合,心境一如,十惡業當然就可以消除,十惡轉成十善,就能變成十善業。

    十善就是生天的資本,生天的道糧。

    如果沒有十善業,生天是生不到的,沒有這個福份。

    在這個基礎上,又能對一切衆生,生起慈悲心,拔一切衆生的痛苦,給一切的衆生快樂,利益一切衆生,從不計較自己。

    如果你随着地藏菩薩這樣發願,随着地藏菩薩去做,你就是地藏菩薩,就能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跟地藏菩薩一樣。

     一談到勇猛精進,很難呀!我們若一天當中能做到五、六個小時,就感覺是修行,很不得了。

    東抽時候,西擠時間,恐怕也達不到八個小時,更談不上勇猛。

     勇猛是說晝夜六時,就是二十四小時有勇猛的至心。

    他是不顧身命的,真正的勇猛至心,至心懇切的念地藏菩薩聖号,想到地藏菩薩。

    他的妙定威神、勇猛精進,在吃飯的時間,“一食頃”,能入無窮無盡的妙定。

    我們前面講過,到無窮無盡的國度,凡他所在處,能有無量無數的佛土。

    在億萬的佛土國度之中,他能度脫無量無數的,像恒河沙數那麼多的衆生,化度那麼多有情,讓那麼多有情都離開痛苦,再不受痛苦,令那些衆生都能得到安樂。

    那麼随其所應,對機說法,因機施度,随其所應,安置到生天涅槃之道。

     “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如我所說不可思議諸功德法,堅固誓願,勇猛精進,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于十方界。

    ” 為了讓恒河沙數的有情衆生,離苦得樂,讓他們證得涅槃,地藏菩薩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力量?有怎麼樣的救度方法呢?以下是說明他的救度方法,“如我所說不可思議諸功德法”,堅固的誓願,勇猛精進,想成熟一切的衆生。

    他怎麼做呢?這是佛說地藏王菩薩在十方世界中,為了利益衆生,示現的同事,你是哪一類衆生,就示現哪一類身來度你,一共有四十二類。

     “或時現作大梵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或複現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樂變化天身,或作親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釋天身,或作四大王天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薩身,或作獨覺身,或作聲聞身。

    ” “或時現作大梵王身”,大梵王身就是帝釋天,為這些有情說法。

    或者現大自在天身,就是摩醯首羅天,示現大自在天王身,給這一類衆生說法。

    或者是在欲界的他化自在天身。

    或者是樂變化天,就是化樂天。

    或者現睹史多天,就是兜率天,就是六欲天。

    或者現夜摩天,第三天。

    或者現帝釋天,或者作四大王天身(也就是四天王身),現天人身乃至梵天、大梵天、六欲天,示現天身,跟他作同類。

    或者是示現佛身,菩薩隻要登地之後,就能示現作佛身。

    乃至于在華嚴境界上,一發菩提心,一住位不退就能示現,七住菩薩就能示現佛身。

     “或作菩薩身”,菩薩有多少位菩薩呢?有示現大菩薩,還有示現小菩薩。

    所謂小菩薩者就是一般的菩薩,像三賢位的菩薩。

    或者示現的二乘身,就是獨覺,聲聞,獨覺跟緣覺同是一個位子。

     出生在有佛的時候,依十二因緣法而證通的就是緣覺。

    出生在無佛的時候,自己觀見物質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他看一切的變化事物,證得悟道,那叫獨覺。

    聲聞是聞佛聲音說法,而悟道的。

    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前面示現的是四聖法界。

     “或作轉輪王身,或作刹帝利身,或作婆羅門身,或作筏舍身,或作戌達羅身,或作丈夫身,或作婦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或作健達縛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緊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龍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羅刹身,或作鸠畔荼身,或作畢舍遮身,或作餓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咤布怛那身,或作奧阇诃洛鬼身,或作師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馬身,或作牛身,或作種種禽獸之身,或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獄卒身,或作地獄諸有情身,現作如是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為諸有情如應說法,随其所應,安置三乘不退轉位。

    ” 以下示現的是人間相。

    或者作轉輪王身,或作刹帝利身,是小國王身,刹帝利是種姓。

    或者作婆羅門種姓,或者筏舍,筏舍又叫吠舍,就是工、農、商,也就是印度四種種姓當中的第三種種姓。

    婆羅門是最尊貴的,刹帝利是第二種,就是王種。

     工農商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