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

首頁
    ,無為兼樞密使,軍國之務,一以委焉。

    無為又谮弘在汾州不治,徙岚州。

     八月,庚辰朔,诏以冬至有事于南郊。

    既而有司言冬至乃十一月晦前一日,皇帝始郊,不應近晦,請改用十六日甲子,诏可。

     壬午,殿前都虞候、嘉州防禦使館陶張瓊自殺。

    時軍校史珪、石漢卿等方得幸,瓊數輕侮之,漢魏因谮瓊養部曲百馀人,自作威福,且毀皇弟光義為殿前都虞候時事。

    帝召瓊,面訊之,瓊不伏。

    帝怒,令擊之,漢卿即奮鐵楇擊其首,氣垂絕,乃曳出,下禦史府案鞫,瓊自殺。

    帝旋聞其家無馀财,止有奴三人,甚悔之,責漢卿曰:“汝言瓊部曲百人,今安在?”漢卿曰:“瓊所養者一敵百耳。

    ”帝亟命優恤瓊家,然亦不罪漢卿。

     先是,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馬仁瑀常私以士屬知貢舉薛居正,居正實不許而陽諾之,榜出,無其人。

    及聞喜宴日,仁瑀乘醉攜所屬士嫚罵居正,禦史中丞劉溫叟劾奏仁瑀,帝曲為容忍。

     龍捷左廂都指揮使王繼勳,皇後母弟也,挾勢驕倨,多陵蔑将帥。

    仁瑀獨與抗,相忿争,辄攘臂欲毆繼勳。

    繼勳憚其勇,頗為屈,而怨隙愈深。

    于是受诏都試郊外,兩人因欲相圖,陰勒所部兵,私市白梃。

    帝微聞其事,即诏罷講武。

    甲申,出仁瑀為密州防禦使,置繼勳不問。

     以泰州團練使潘美為潭州防禦使。

    南漢人數寇桂陽及江華,美擊走之。

    溪洞蠻獠,自唐末之亂不供王賦,頗恣侵掠,為居民患。

    美帥兵深入,窮其巢穴,斬首百馀級,馀黨散潰。

    美悉令招誘,貸其罪,以己俸市牛酒宴犒,賜金帛撫慰之,夷落遂定。

     甲申,遼主以生日,縱五坊膺鹘。

     先是北漢遣使告于遼,欲巡邊徼,乞張聲援。

    丁亥,王全斌複與郭進、曹彬等帥師攻北漢樂平縣,降其拱衛指揮使王超等。

    北漢将蔚進、郝貴超悉蕃、漢兵來救,三戰,皆敗之,遂下樂平,即建為平晉軍。

     壬辰,诏:“《九經》舉人落第者,宜依諸科舉人例許再試。

    ” 癸巳,女真遣使貢名馬。

     丙申,北漢靜陽等十八寨首領相帥來降。

     泉州陳洪進遺使來貢。

     齊州河決。

     戊戌,遼主如近山,呼鹿射之,旬有七日而後返。

     己亥,遼幽州岐溝關使柴庭翰等來降。

     丁未,戶部侍郎呂馀慶丁母憂。

    時馀慶權知襄州,诏遣中使護喪,官給葬具,尋起複。

     诏蠲登州沙門島居民租賦,令專治舟渡女真所貢馬。

     是月,南唐以吏部尚書建安遊簡言知尚書省事,尋遷右仆射。

     九月,庚戌朔,戶部判官、水陸轉運使滕白免官,以軍儲損敗也。

     遼主以青牛、白馬祭天地,飲于野次,終夕乃罷。

    翼日,以酒脯祭天地,複終夜酣飲。

     甲寅,群臣三上表請加尊号曰應天廣運聖文神武;從之。

     高麗國王王昭遣使時贊等入貢,涉海,值大風,溺死者九十馀人,贊僅而獲免,诏勞恤之。

     诏:“開封府選樂工八百三十人,權隸太常寺習樂。

    ”将行郊祀禮也。

     诏:“諸州府長吏禁以仆從人幹預政事。

    ” 丙寅,大宴廣政殿,始用樂。

     丁卯,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李處耘,責授淄州刺史。

    處耘以近臣護軍,臨事專斷,與慕容延钊不協,更相論奏。

    帝以延钊宿将,赦其過,止罪處耘,處耘亦恐懼不敢自明。

     戊辰,女真複貢名馬。

     丙子,诏:“朝臣無得公薦貢舉人。

    ”故事,每歲知貢舉官将赴貢院,台閣近臣得薦抱才藝者,号曰公薦,然去取不能無所私,至是禁之。

     慕容延钊獲汪端,磔于朗州市。

    端初攻州城,不克,與其黨聚山澤為盜。

    監軍使疑城中僧千馀人謀應端,悉捕系,欲誅之,薛居正以計緩其事;及端被擒,诘之,僧無與謀者,皆得全活。

     是月,北漢主誘遼兵攻平晉軍,郭進、張彥進、曹彬、陳萬通領步騎往救之,未至一舍,北漢引兵去。

     冬,十月,癸未,令襄州盡索湖南行營諸軍所掠生口,遣吏分送其家;放潭、邵州鄉兵數千人歸農;減江陵府民舊租之半。

     丁未,吳越王遣其子惟濬入貢,助南郊。

     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扈蒙,以仆夫扈繼遠為從子,屬之同年生淮南轉運使仇華,使釐務。

    繼遠盜官鹽,事發,戊申,蒙坐奪金紫,黜為左贊善大夫。

     魏仁濟以陳洪進表至。

    洪進自稱清源節度副使,權知泉、南等州,聽命于朝。

    帝遣通事舍人王班赍诏撫谕之。

     十一月,丁巳,賜南唐主诏,具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