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七

首頁
    ,力思雪恥,沿山傍海,不憚勤勞,欲使武備再修,國威複振。

    臣見弼等用心,本欲尊陛下威權,未見其侵權而作過也。

    陛下于千官中選得此數人,一旦罷去,使群邪相賀,此臣所以為陛下惜也!” 疏入,不報,指修為朋黨者益惡焉。

     夏,四月,丁亥朔,司天言日當食而陰晦不見,宰臣率百官稱賀。

     是日,禦崇政殿,錄系囚,遣監察禦史劉元瑜等往三京疏決。

    禦史李京言:“陛下因天戒修省,避正殿,減常膳,故精意感格,日當食而陰雲蔽虧。

    然臣竅有疑者,自寶元初,定襄地震,十年未已,豈非西、北二邊有窺中國之意乎?二月雷發聲,八月收聲。

    今孟夏雷未發聲,豈非号令之不信乎?願陛下饬邊臣,備捍禦,戒輔臣,謹出命,以厭禍于未形。

    又,尚美人棄外館多年,比聞複召入。

    臣慮假媚道為蠱惑,宜亟絕之。

    苗繼宗嫔禦子弟,乃緣恩私為府界提點。

    宜割帷薄之愛,重名器之分,庶幾不累聖政。

    ”帝嘉納之。

     夏國主曩霄初遣使來賀乾元節。

    自是歲以為常。

     戊申,章得象罷為鎮安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陳州。

    得象在中書八年,方陝西用兵,帝銳意天下事,進用韓琦、範仲淹、富弼,使同得象經畫當世急務,得象無所建明。

    琦等皆去,得象居位自若。

    監察禦史裡行孫抗數以為言,而得象亦十二章請罷,帝不得已,乃許之。

     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陳執中依前官平章事兼樞密使。

     庚戌,以樞密副使吳育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承旨丁度為樞密副使。

     辛亥,高麗遣使貢于遼。

     癸醜,徙知陳州、資政殿學士任中師知曹州。

    中師自言:“臣家本曹人,今老矣,願得守曹,營歸休之計。

    ”帝憐而許焉。

     五月,夏人歸石元孫。

    谏官禦史奏元孫軍敗不死為國辱,請斬于寨下,宰相陳執中謂宜如所奏。

    賈昌朝獨曰:“在《春秋》時,晉獲楚将谷臣,楚獲晉将知罃,亦還其國不誅。

    ”因入對,探袖出《魏志·于禁傳》,奏曰:“前代将臣,敗覆而還,多不加罪。

    ”帝乃貸元孫。

    癸亥。

    削除官爵,編管全州,其子弟恩澤并追奪。

     知制诰餘靖,前後三使遼,益習外國語,嘗對遼主效其國語。

    侍禦史王平、監察禦史劉元瑜等劾靖失使者體,請加罪。

    元瑜又言靖知制诰,不當兼領谏職。

    庚午,出靖知吉州。

     癸未,诏吏部流内铨:“自今試初入官選人,其習文詞者試省題詩或賦論一首,習經者試墨義十道,并注合入官;如所試纰缪,試墨義凡九不中,令守選,候放選再試;又不中,與遠地判司。

    其年四十以上,依舊格讀律,通,即與注官。

    仍命兩制一員同考試之。

    ” 閏月,殿前副都指揮使、建武節度使李用和以老乞解軍職,戊子,授宣徽北院使。

    命步軍副都指揮使、淮康軍留後李昭亮為武甯節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代用和也。

    時承平久,将帥多因循,軍士縱弛。

    昭亮本将家子,習軍事,既統宿衛,一切尚嚴。

    萬勝、龍猛軍蒱博争勝,徹屋椽相擊,市人惶駭。

    昭亮捕斬之,杖其軍主,諸軍股栗。

    及帝祀南郊,有騎卒亡所挾弓,會赦,當釋去,昭亮以為宿衛不謹,不可貸,卒配隸下軍。

    禁兵自是頗肅。

     丙午,夏國主曩霄遣使謝冊命。

     壬子,诏:“三後厭代,多曆年所,令禮官稽考故籍,議升祔之禮。

    ” 癸醜,河北都轉運案察使歐陽修言:“轉運使雖合專掌金谷,不與兵戎之事,然向被朝廷密旨,令熟圖本道利害,陰為邊備。

    今沿邊知州武臣不過諸司使、副,通判即是常參初入京朝官,并得盡聞機事,而臣之本司獨不得與;非欲侵撓邊臣之權,蓋調用軍儲,須量邊事之舒急,以至案察将吏,亦當知處事之當否。

    請自今,許令本司與聞邊事。

    ”從之。

     遼主清暑于永安山。

     六月,癸亥,以澤州進士劉羲叟為試大理評事。

    羲叟精算術,兼通《大衍》諸曆,嘗注司馬遷《天官書》及著《洪範災異論》,歐陽修薦之,召試學士院,而有是命。

     丁卯,減益、梓州上供絹歲三之一,紅錦、鹿胎半之。

     遼主谒慶陵。

     壬申,太常禮院言:“奉诏,議升祔三後事。

    謹案唐肅明皇後,本中阃之正,昭成皇後,緣帝母之尊,開元中并祔睿宗之室。

    國朝懿德、明德、元德三後,亦同祔太宗廟。

    恭惟章獻明肅皇太後,母儀天下,輔成丕業,章懿皇太後,誕生聖躬,恩德溥大,伏請遷祔真宗廟,序于章穆皇後郭氏之次。

    章惠皇太後雖先朝遺制,嘗踐太妃之貴,然至明道中始加懿号,與章懷皇後事體頗同,伏請遷于皇後廟,序于章懷之次。

    又,太者生事之禮,不當施于宗廟,況太廟諸室,皇後并無四字之名,伏請改上章獻明肅皇太後曰章獻皇後劉氏,章懿皇太後曰章懿皇後李氏,章惠皇太後曰章惠皇後楊氏。

    乞再行集議,以示奉先謹重之意。

    ”诏兩制及待制、禦史中丞同議以聞。

     己卯,準布大王率諸酋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