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十八

首頁
    部隊相應。

    帝按辔中道,親挾弓矢,屢獲禽。

    是時道帝居民或畜狐兔凫雉,驅入場中,帝因謂輔臣曰:“畋獵所以訓武事,非專務獲也。

    ”悉令縱之。

    至棘店,禦帳殿,召問所過父老,子孫供養之數,土地種植所宜,且歎其衣食粗粝而能享壽,人加慰勞。

    還,次近郊,遣衛士更奏技禦駕前,兩兩相當,掉鞅挾槊以決勝。

    又謂輔臣曰:“此亦可觀士之材勇也。

    ”免所過民田在圍内租稅一年。

     乙巳,遼赈南京貧民。

     十二月,壬申,遼曲赦徒以下罪,以是日為聖宗在時生辰也。

    遼主溺浮屠法,務行小惠,數降赦宥,釋死囚甚衆,聖宗之風替矣。

     慶曆七年遼重熙十六年。

    丁亥,一零四七年 春,正月,丙子朔,禦大慶殿受朝。

     己卯,遼主如混同江。

     甲申,知大宗正事允讓,請自今宗室辄有面祈恩澤者,罰一月俸,仍停朝谒;從之。

     丁亥,诏河北所括馬死者限二年償之。

     戊子,尚書左丞、知兖州杜衍,以太子少師緻仕。

    時年方七十,正旦日上表,還印绶。

    賈昌朝素不喜衍,遽從其請。

    議者謂衍故宰相,一上表即得謝,且位三少,皆非故事,蓋昌朝抑之也。

     癸巳,以知制诰楊偉權知谏院。

    偉嘗曰:“谏官宜論列大事,細故何足論!”然時譏其亡補。

     壬寅,诏減連州民被猺害者為年夏祖。

     二月,丁未,诏流内铨:“應納粟授官人,不除司理、司法參軍洎上州判官;資深無過犯,方注主簿、縣尉;如循資入縣令、錄事參軍者,诠司依格注拟,止令臨監物務。

    ”從禦史知雜李東之所請也。

     己酉,诏取益州交子三十萬于秦州,募人入中糧粟。

     丙辰,命内侍二員提舉月給軍糧。

    時侍禦史棣州吳鼎臣言:“諸軍班所給糧多陳腐,又鬥升不定,請以内侍糾察之。

    ”翼日,諸監倉官進呈軍糧,帝谕曰:“自今當足其數以給之。

    ”時衛士皆在殿下,殿前都指揮使李昭亮因相率羅拜以謝。

    然軍糧自江、淮轉漕至京師,又積年而後支,上軍所給鬥升僅足,中下軍率十得八九,雖遣内侍提舉,終不能行也。

     庚申,遼主如魚兒泺。

    辛酉,禁群臣遇宴樂奏請私事。

    诏世選之官從各部耆舊擇材能者用之。

     先是,樞密使馬保忠言于遼主曰:“強天下者儒道,弱天下者吏道。

    今之授官,大率吏而不儒。

    崇儒道則鄉黨之行修,修德行則冠冕之緒崇,自今非聖帝明王孔、孟之教者,望下明诏痛禁絕之。

    ”遼主不聽。

     三月,癸未,诏求寬恤民力之事,聽官吏驿置以聞;上其副于轉運司,詳其可行者辄行之。

     毀後苑龍船。

    初,有司請修以備幸,诏特毀之。

     丁亥,以旱罷大宴。

    癸巳,诏曰:“自冬訖春,旱未已,五種弗入,農作失業。

    朕惟災變之來,應不虛發,殆不敏不明以幹上帝之怒,咎自朕緻,民實何愆!與其降疾于人,不若移災于朕。

    自今避正殿,減常膳,中外臣僚,指當世切務,實封條上。

    三事大夫,其協心交儆,稱予震懼之意焉!” 帝每命學士草诏,未嘗有所增損。

    至是楊察當筆,既進诏草,以為未盡罪己之意,令更為此诏。

     遼主如黑水泺。

    遣使審決雙州囚。

     乙未,賈昌朝罷為武勝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兼河北安撫使;樞密副使、右谏議大夫吳育罷為給事中,歸班。

    昌朝與育數争論帝前,論者多不直昌朝。

    時方闵雨,昌朝引漢災異冊免三公故事,上表乞罷。

    禦史中丞高若讷在經筵,帝問以旱故,若讷因言:“陰陽不和,責在宰相。

    《洪範》:‘大臣不肅,則雨不時若。

    ’”帝用其言,即罷昌朝等;尋複命育知許州。

     以河陽三城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夏竦依前官充樞密使。

    故事,文臣自使相除樞相,必納節還舊官,獨竦不然。

    初,降制召竦為宰相,谏官禦史言:“大臣和則政事起,竦與陳執中論議素不合,不可使共事。

    ”越三日,遂貼麻改命焉。

     以知益州、樞密直學士文彥博為右谏議大夫、樞密副使。

     帝因李東之建議,再畋近郊。

    南城之役,衛士不及整馬而歸,夜,有雉殒于殿中,谏者以為不祥。

    是月,将複出,谏者甚衆,禦史成都何郯言尤切直,遂罷出獵。

    又诏停建州造龍鳳茶。

     丁酉,改樞密副使文彥博參知政事,以權禦史中丞高若讷為樞密副使。

     己亥,賜天章閣待制兼侍講曾公亮三品服。

    故事,待制入謝,未始賜服。

    至是帝禦迩英閣面賜之。

     公亮自修起居注,當遷知制诰,賈昌朝其友婿也,避嫌,故使待制天章閣。

    昌朝罷既半歲,乃命知制诰。

     壬寅,降宰臣工部侍郎陳執中為給事中,參知政事、給事中宋庠為右谏議大夫,工部侍郎丁度為中書舍人。

    先是賈昌朝引漢故事乞罷相,昌朝既罷,執中等複申前請,于是各降官一等而輔政如故。

     帝之幸西太一宮也,日方炎赫,卻蓋不禦,及還而雨沾足。

     是日,遼大雪。

     癸卯,诏權停貢舉。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