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十一

首頁
    ◎宋紀五十一∷起上章攝提格正月,盡重光單阏五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二年遼重熙十九年 春,正月,庚寅,遼僧惠鑒加檢校太尉。

     庚子,遼論伐夏諸将士功罪,封耶律達和克為漆水郡王,其所屬将校及準布等部長各進爵有差。

    以蕭惠子慈氏努戰殁,釋惠喪師之罪,贈慈氏努平章事。

     辛醜,遼遣使問罪于夏。

     壬寅,遼主如魚兒泺。

     癸卯,以歲饑,罷上元觀燈。

     壬子,命翰林學士承旨王堯臣、入内都知王守忠、右司谏陳旭與三司較天下每歲财賦出入之數以聞。

     自康定元年,陝西募人入中并邊刍粟,始加數給東南鹽,而河北稍用三說法,亦以東南鹽代京師所給缗錢,數足即止。

    及慶曆二年,三司又請如康定元年法募人入中,乃诏入中陝西、河東者,持券至京師,償以錢及金帛各半之。

    不願受金帛者,予香藥、茶、鹽,惟其所欲。

    而東南鹽利特厚,商旅不複受金帛,皆願得鹽。

    至八年,河北行四說法,鹽居其一,而并邊刍粟皆有虛數,騰躍至數倍,券至京師,反為畜賈所抑。

    鹽八百斤舊售錢十萬,至是止六萬;商人以賤估券取鹽,不複入錢京師,帑藏益乏。

    于是诏三司詳定,堯臣等請複入錢京師法,視舊入錢數稍增予鹽,而并邊入中元得券受鹽者,河東、陝西入刍粟直錢十萬,止給鹽直七萬,河北又損為六萬五千,且令入錢十萬于京師,乃聽兼給,謂之對貼。

    自是入錢京師稍複故。

     二月,甲申,出内藏庫絹五十萬,下河北、陝西、河東路,以備軍賞。

     丁亥,夏将攻遼金肅城,遼南面林牙杲嘉努等擊破之,斬首萬馀級。

     三月,戊子朔,诏罷今年冬至親祀南郊之禮,以九月擇日有事于明堂。

    先是宋庠議,今年當郊而日至在晦,用建隆故事,宜有所避,因請秋季大享于明堂。

    帝謂輔臣曰:“明堂者,布政之宮,朝諸侯之位,天子之路寝,乃今大慶殿也,況明道初,合祀天地于此。

    今之親祀,不當因循,尚于郊壝寓祭。

    ”己醜,诏以大慶殿為明堂,仍令所司詳定儀注以聞。

     甲午,遣官祈雨。

     戊戌,诏:“明堂禮成,群臣毋得上尊号。

    ” 遼殿前都點檢蕭迪裡特與夏人戰于三角川,敗之。

     己亥,诏祀明堂,自乘輿服禦諸物,務令有司裁簡之。

     庚子,遼遣殿前副點檢耶律益等來告伐夏國還。

     癸卯,遼遣西南招讨使蕭蒲努等帥師代夏。

    甲辰,遣同知北院樞密使蕭革按軍邊城,以為聲援。

     诏:“宗室子生四歲者,官為給食。

    ”初,诏五歲始給食,知大宗正事允讓請且仍舊以三歲,故裁定之。

     己酉,以朝林學士趙概為遼國信使。

    遼主駐息雞澱,嘗因會獵,令概賦《信誓如山河詩》,詩成,侑以玉杯。

     诏:“兩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聽人收養,後不得複取。

    ” 癸醜,诏以季秋辛亥大享明堂。

    先是禮官議王者郊用辛,蓋取齋戎自新之義,又,《通禮》祀明堂亦用辛;遂下司天擇日,而得辛亥吉,蓋九月二十七日也。

     丙辰,宋祁上《明堂通議》二篇。

     知府州折繼闵卒,以其弟繼祖領府州軍事。

     夏,四月,甲子,沙州符骨笃末、似婆溫等來貢玉。

     乙醜,内出手诏言:“明堂之禮,前代并用鄭康成、王肅兩家義說,兼祭昊天上帝,已為變禮。

    祖宗以來,三歲一親郊,合祭天地,祖宗并配,百神從祀。

    今祀明堂,正當親郊之期,而禮官所定,止祭昊天五帝,不及地祇,配坐不及祖宗,未合三朝之制。

    宜合祭地祇,奉太祖、太宗、真宗并配,而五帝、神州亦親獻,日月河海諸神,悉如圜丘從祀。

    ”因謂文彥博曰:“禮非天降地出,緣人情耳。

    禮官習拘儒之舊傳,捨三朝之成法,非朕所以昭孝息民也。

    ”翼日,彥博奏:“诏書所定親獻之禮,周于五天帝、神州,比圜丘之位,陟降為勞,請命官分獻。

    ”帝曰:“朕于大祀,豈敢憚勞!”禮官議從祀神位未決,複谕曰:“郊壇第一龛者在堂,第二、第三龛者設于左右夾庑及龍墀上,在壝内外者列于堂東西廂及後庑,以象壇壝之制,仍先繪圖以聞。

    ” 遼主如魚兒泺。

     戊辰,降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錢明逸為龍圖閣學士、知蔡州。

     先是,醫家子冷青自稱皇子,言其母嘗得幸掖廷,有娠而出,生青,都市聚觀。

    明逸捕得青,入府,叱明逸曰:“明逸安得不起!”明逸為起坐。

    既而以為狂,送汝州編管。

    推官韓绛言青留外将惑衆;翰林學士趙概言青言不妄不當流,若詐當誅;即诏概與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