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十八

首頁
    耳目,以除壅蔽之奸,任老成為腹心,以養中和之福。

    ”天下聞而壯之。

    蘇轼往賀曰:“公雖退而名益重矣。

    ”鎮愀然曰:“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日與賓客賦詩飲酒。

    或勸使稱疾杜門,鎮曰:“死生禍福,天也,吾其如天何!” 知山陰縣陳舜俞,自劾違旨不散青苗錢;谪監南康軍鹽酒稅。

    又有樂京、劉蒙,亦皆以役法廢黜。

    京知長葛縣,白提舉常平官,言助役不便。

    使之條析,又不報。

    因自列求去,坐奪官。

    蒙知湖陽縣,常平使者召會諸縣令,議免役法,蒙以為不便,不肯與議,退而條上其害,即投劾去。

    京,荊南人;蒙,渤海人也。

     陝西宣撫使下令分義勇戍邊,選諸軍骁勇士,募市井惡少年為奇兵,調民造幹糒,悉修城池樓橹,關輔騷然。

    知永興軍司馬光上疏,極言:“公私困敝,不可舉事。

    而永興一路皆内郡,繕治非急,宣撫之令,皆未敢從。

    若乏軍興,臣當任其責。

    ”于是一路獨得免。

     十一月,戊子朔,赈河北饑民徙京西者。

     壬辰,蠲陝西蕃部貸糧。

     甲辰,夏人寇大順城,都監燕達等擊走之。

     丁未,客星出婁。

     開封府判官、祠部郎中趙瞻,因出使得奏事,帝問:“卿為監司久,知青苗法便乎?”對曰:“青苗法,唐行之于季世擾攘中,掊民财甚便。

    今陛下欲為長久計,愛養百姓,誠不便。

    ”王安石陰使其黨俞充誘瞻曰:“當以知雜禦史奉待。

    ”瞻不應。

    由是出為陝西轉運副使。

     乙卯,以韓绛兼河東宣撫使,凡機事不可待報者,聽便宜施行;授以空名告敕,得自除吏。

     朝廷命諸道議更役法。

    梓州路轉運使汲人韓璹,首建并綱減役之制,綱以數計者百二十有八,衙前以人計者二百八十有三,于是省役人五百。

    又請裁定諸州衙簿。

    王安石言:“璹所言皆久為公私病,監司背公邀譽,莫之或恤,而璹獨能體上意,宜加賞。

    ”乃下诏褒璹,入為鹽鐵副使。

     遼禁鬻生熟鐵于回鹘、準布等果。

     十二月,乙未,遼以坤甯節赦徒罪以下。

     辛酉,禁漢人捕獵。

     乙醜,立保甲法。

     時王安石言:“先王以農為兵,今欲公私财用不匮,為宗社長久計,當罷募兵,用民兵。

    ”乃立保甲。

    其法,十家為保,選主戶有幹力者一人為保長。

    五十家為大保,選主戶物産最高者一夥人為保長。

    十大保為一都保,選主戶有行止材勇為衆所伏者為都保正,又以一人為之副。

    應主客戶兩丁以上選一人為保丁,授之弓弩,教之戰陣。

    每一大保,夜輪五人往來巡警,遇有盜,畫時聲鼓,大保長以下率保丁追捕。

    如盜入别保,遞相擊鼓應接襲逐。

    凡告捕所獲,以賞格從事。

    同保犯強盜、殺人、強奸、略人、傳習妖教、造畜蠱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

    馀事非幹己及非敕律所聽糾,皆無得告,雖知情亦不坐,若于法鄰保合坐罪者,乃坐之。

    其居停強盜三人,經三日,保鄰雖不知情,科失覺罪。

    逃移、死絕,同保不及五家,并它保。

    有自外入保者,收為同保,戶數足則附之,俟及十家,則别為保,置牌以書其戶數姓名。

     提點刑獄趙子幾,迎安石意,請先行于畿縣;诏行之。

    遂推行于永興、秦鳳、河北東、西五路,以達于天下。

    于是諸州籍民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為盜,郡縣不敢以聞。

    判大名府王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奪其農時,是以法驅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為大盜。

    其兆已見,縱未能盡罷,願裁損下戶以纾之。

    ”主者指拱辰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報國也!”抗章不已,帝悟,由是下戶得免。

     丁卯,以韓绛、王安石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翰林學士王珪參知政事。

    绛開幕府于延安,诏即軍中拜之。

    前一日,使者數輩召珪,珪入,帝禦小殿,得旨,草制相安石,因出禦批示珪曰:“已除卿參知政事。

    ”翼日,命果下。

    珪典内外制十八年,嘗因齋宮賦詩,有所感歎,帝聞而憐之,遂有是拜。

     庚午,夏人寇鎮戎軍,三川砦巡檢趙普伏兵邀擊,敗之。

     戊寅,行免役法。

     先是诏條例司講立役法,條例司言:“使民出錢募人充役,即先王緻民财以祿庶人在官者之意。

    ”命呂惠卿、曾布相繼草具條貫,逾年始成。

    計民之貧富,分五等輸錢,名“免役錢”。

    若官戶、女戶、寺觀、單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輸錢,名“助役錢”。

    凡輸錢,先定州若縣應用顧直多少,随戶等均取顧直。

    又增取二分,以備水旱欠阙,謂之“免役寬剩錢”,用其錢募人代役。

     既試用其法于開封府,遂推行于諸路。

    既而東明縣民數百,詣開封府訴降等第,帝知之,以诘安石,安石力言:“外間扇搖役法者,謂輸多必有赢馀,若群訴,必可免。

    彼既聚衆僥幸,苟受其訴,與免輸錢,當仍役之。

    ”帝乃盡用其言。

    尋以台谏多論奏,因謂安石,宜少裁之,安石曰:“朝廷制法,當斷以義,豈即規規淺近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